我国生产资料市场现状分析_重工业论文

当前我国生产资料市场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产资料论文,市场分析论文,当前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期生产资料市场运行特点

(一)供需增势减弱,销售增幅回落(参见图1)

图1 全国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各月累计同比增幅

(2003年-2005年)

进入2005年,我国生产资料供需增势明显减弱。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统计测算,一季度全社会实现生产资料销售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4.6%,比去年同期增速回落9.2个百分点。1—4月份,生产资料销售总额42520亿元,增长14.9%,比去年同期回落9.1个百分点。

据对30种主要生产资料统计测算,今年一季度,市场资源供给(包括国内生产+进口)平均增长11.1%,市场需求(包括国内需求+出口)平均增长14.2%,与去年同期相比,供给资源增速回落10.5个百分点;消费需求增速回落6.2个百分点。今年1—4月份,市场资源供给平均增长12%,市场需求平均增长14.9%,与去年同期相比,资源供给增速回落9.5个百分点,需求增速回落5.5个百分点。

(二)价格涨势趋缓,涨幅下降明显(参见图2)

图2 各月全国生产资料价格环比变化(%)

(2004-2005年)

进入2005年,国内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仍保持一定的涨势,但涨幅有明显回落。据统计,今年一季度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1%,涨幅比去年同期回落8.7个百分点。其中,今年新涨价因素仅有0.9%,比上年同期减少4.3个百分点。4月份,我国生产资料价格升势回落依旧,总水平月环比上涨0.8%,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月同比上涨5.7%,与上月变化大体相同;累计同比上涨5.8%,涨幅比一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显见,这一轮始于2002年四季度的生产资料价格涨波,在历经了两年多持续波动上涨之后,正逐渐走向平缓。

具体来说,国内资源供给相对充足的产品市场价格涨势趋缓明显,甚至出现下降。如急剧大幅上涨的钢材价格在4月份得到有力抑制,平均价格比3月份仅上涨0.9%,涨幅比上月回落了2.8个百分点。尤其是到4月中下旬,部分品种甚至出现大幅下降,钢材价格再次上演了大起大落的一幕。另外前期涨势明显的煤炭及部分化工产品市场价格也稳中有落。如原煤环比平均下降0.1%,纯碱环比平均下降0.5%,水泥环比价格在3月份下降2.2%的基础上,4月份继续下降0.5%,与去年4月份相比,水泥价格已下降了8.7%。

而国内资源不足,对外依存度大的油品及主要有色金属类产品继续快速上涨。如,4月份国内石油及其制品价格总水平环比涨达4.4%,推动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上升了0.6个百分点。

(三)出口持续扩大,进口降中有升

影响当前市场供需形势变化的重要因素,仍然是高耗能的资源性产品出口持续高速增长。如粗钢一季度出口286万吨,增长9.7倍;钢材出口519万吨,增长2.2倍;生铁出口93万吨,增长更是高达10.8倍。1—4月份,我国出口贸易总额超过2180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34%。

由于出口的高速增长,拉动我国生产资料市场需求的对外依存度相应提高,一季度同比提高了1.83个百分点。据对30种主要生产资料统计,一季度市场总需求同比增长14.2%,其中出口需求平均增长高达62.9%,拉动市场总需求增速提高2.7个百分点。

在出口强劲增长的同时,进口却有明显下降。如一季度粗钢和钢材进口分别为39万吨和597万吨,同比分别下降77.8%和40.8%。另外,铜及铜材进口下降13.1%、铝及铝材进口下降26%;汽车进口下降51.1%。一季度,30和主要生产资料市场总资源同比增长11.1%,其中进口资源平均下降11.5%,进口资源占总资源的比重同比下降了2.92个百分点。4月份,部分产品进口又出现回升态势,原油、钢材等尤其明显。

影响生产资料市场变化的因素(参见图3)

图3 去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幅(%)

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了明显回落,特别是钢铁、水泥、电解铝等几个行业投资过快增长的情况得到有效抑制。如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8%,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0.2个百分点,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分别下降2.9%和1.4%;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仅增长6%。因此,一季度固定资产增速的大幅回落,对投资类原材料产品需求明显减弱,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市场需求的增速。

第二,工业生产中重工业生产增速减缓,使工业性原材料消费需求增势减弱。如一季度,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3%,增速下降3.8个百分点;重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27%,增速下降8.3个百分点。1—4月份,现价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26.1%,其中重工业销售产值增幅达到27.3%。

另外,我国生产资料出口快速增长,进口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政策性预期心理明显增强,造成一定程度的集中出口。如各种传闻及市场预期国家要对钢铁产品出口加强控制,取消出口退税,所以能出口的都加快了办理速度;二是国际市场需求较大,价格明显高于国内,对生产经营企业有很大的吸引力;三是国内前期提供的自身供给能力增大,库存增加,增强了进口替代能力。

全年生产资料市场的走势(参见图4、图5)

图4 各月全国生产资料价格升降变化趋势图

(2003-2005年)

图5 各月全国生产资料价格同比变化情况表(%)

(2004-2005年)

指标

时期1月2月3月4月5月6月

2004年

14.1

15.2

15.0

15.8

14.3

13.7

2005年

7.55.15.66

5.67

2004年

14.1

14.6

14.8

15.0

14.9

14.1

2005年

7.56.26.05

5.84

指标

时期7月8月9月10月

11月

12月

2004年

13.3

13.7

14.3

15.2

13.4

8.2

2005年

2004年

14 13.9

13.9

14.0

13.9

13.6

2005年

总的来说,今年生产资料市场供需增长将随着投资、重工业生产增势减缓而有所回落,增幅继续高于当年GDP的增长水平,全年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增长速度估计不低于12%,市场供需总体可保持大体平衡。但部分能源及金属材料仍会出现阶段性紧缺,市场价格总水平呈现高位回稳增势回落的走势,预计全年价格总水平升幅在5%—6%。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当前市场运行中有一些问题需要密切关注。

一是要密切关注市场变化情况,既要控制市场的持续过热和价格大幅上涨,也要防止市场出现明显降温和价格大起大落。眼下,从市场监测情况来看,当前生产资料市场持续过热和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市场正朝着调控目标更趋理性和协调发展。但我们还要看到,保障市场稳步协调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仍潜伏着一些不确定因素。比如,国内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总体上看仍处在较高价位和上升通道,但品种结构发展不平衡,市场波动变化依然很大。一方面,成品油、煤炭、电力等能源产品以及部分金属矿原料的价格继续上涨的压力依然存在,特别是国际上石油及主要矿产资源、部分有色金属等产品市场价格继续在高位频繁波动,直接推动了我国物价上涨;另一方面,建筑用钢材、水泥等产品价格出现明显回落。

二是钢铁等高耗能资源性产品出口持续过快增长的势头继续发展,不仅影响了国内市场供需平衡,加剧了能源及矿产资源的紧张状况,而且不利于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自去年5月份之后我国钢材出口持续增长,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今年1、2、3月份,我国钢材出口量分别达到149万、149万和221万吨,累计达到519万吨,增长幅度高达2.2倍。粗钢及生铁出口也急剧扩张,一季度粗钢出口286万吨,增幅达到9.7倍;生铁出口93万吨,增长幅度更是达到10.8倍的惊人水平。而且就当前国际市场发展情况看,仍对我国钢铁产品具有较强的出口需求。这种以消耗大量能源和矿山资源为代价,产品结构多以低端和技术含量低为主的原料型产品出口的过快增长,势必加剧煤、电、油、运等瓶颈制约因素的紧张程度,影响国内市场的供需平衡。1—4月份,由于需求增速快于资源增速,市场供需差率为—0.3%,部分石油、化工、钢铁板材以及铜及铜材、铝及铝材等产品市场资源紧缺严重。如,原油资源供应量为10136万吨,同比增长4.63%,而市场需求量为10258万吨,同比大约增长8.7%;铜的资源供应量为122.8万吨,同比仅增长1.2%,而需求量增长超过了15%;铝的资源供应量为245.7万吨,同比增长8.1%,而需求量增长超过16.8%。另外,受进口下降出口大幅攀升的拉动,钢材总资源同比增长15.6%,而钢材总需求增长达到20.5%。

标签:;  

我国生产资料市场现状分析_重工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