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的非言语沟通能力缺陷分析论文_阮玉娜

孤独症儿童的非言语沟通能力缺陷分析论文_阮玉娜

摘要:非语言沟通能力是影响孤独症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此导致的沟通障碍是孤独症最为突出的特点。尤其对于患有孤独症的儿童来说,语言沟通能力的缺失已经使其社会交往难以进行,如果非语言沟通依然存在缺陷,那么就会对儿童孤独症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通过培养儿童非语言沟通能力能够很好的帮助孤独症儿童环节沟通障碍,并且有效对其言语沟通障碍进行补偿。本文通过对孤独症儿童非言语沟通能力缺陷的分析,为治愈孤独症儿童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孤独症;儿童;沟通能力;缺陷

孤独症是一种沟通及社会性发展缺陷。通常表现为人际关系障碍、语言沟通能力障碍和行为僵化固定。根据所有关于儿童发展的研究来看,非语言沟通能力对后来的语言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所以针对孤独症儿童的非语言沟通能力研究,有助于帮助孤独症儿童进行治疗。

一、孤独症儿童非语言沟通能力缺陷成因

(一)共同注意机制受损

共同注意机制英文缩写为“sam”,指的是儿童调整自己注意力焦点的机制,通过这一机制,能够使儿童将自己的注意力与成人共同集中在同一个对象上,是调整儿童对于周围人、物、事注意力的能力。共同注意机制的损害,会导致儿童发育出现缺陷。共同注意机制受损可能是导致儿童心理理论缺陷形成的原因。心理理论指的就是个体对自己或他人意图、愿望的理解认知和能力,通过这种能力,能够实现对外界事物的理解和推理,从而产生与外界失误交换信息的愿望。这种能力的缺陷会导致儿童在语言、交往上造成缺陷,导致出现自闭。通过研究表明, 共同注意机制是否受到伤害,是诊断儿童在语言前(一岁前)是否出现孤独症倾向的主要依据。

(二)情绪表达与调节能力缺陷

情绪是使人产生交流活动的重要因素,在儿童时期,同样会因为情绪而产生不同的诉求,会产生痛苦、委屈、恐惧等感情,在发生情绪的波动时,通常会主动寻求信赖的成人进行依靠。但是患有孤独症的儿童表现却不同,他们在产生恐惧、委屈等负面情绪时,并不会表现出害怕的状态,对于外界不利因素的刺激并不会表现出正常的行为[1]。例如:在遇到凶猛的动物时,即便产生害怕或者恐惧的情绪,也不会躲避或者寻求其他人的帮助。甚至宁可独自一个人躲起来,也不会产生同人交流沟通的愿望。当孤独症的儿童对某种事物产生需求的时候,通常不会用正常的交流来表达自己的想法,通常拉着成年人的手进行示意,或者通过吵闹的行为来表现,但是不会真正支持自己确实的需求。

(三)与外部事物沟通互动困难

通常情况,正常发育的儿童在六个月的时候就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沟通能力,能够对外界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对父母或者其他亲近的人产生依恋或者其他愿望。但是患有孤独症的儿童这种能力出现会相对较晚,甚至不会出现。除此之外,虽然一些孤独症的儿童也会对亲人产生一定的依赖,但是在表达自己愿望的时候,缺乏目光的交流,动作僵硬,能够明显让人产生生硬感,与正常孩子对于父母亲人的依赖有着很大的区别[2]。随着儿童的逐渐发育,在二到三岁左右,在情感上就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感情和愿望,更能够理解身边的人的感情,例如看到母亲不开心会跟着哭闹,看到母亲流眼泪会做出擦拭的动作等,已经具备表达自己感情和愿望的能力。但是孤独症儿童在这方面明显缺失,对于身边的人态度冷漠。不会对外界的变化产生沟通交流的倾向。

二、非语言沟通能力的训练

(一)培养共享性注意

在非语言共同能力的训练中,要培养儿童的共同注意能力。首先,可以用目光接触的形式进行训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训练人员与儿童面对面,然后通过语言的指令引导儿童的注意力,例如:发布指令“看着我”。然后训练人员目光关注儿童的目光情况,当二者目光能够接触到一起时,不论对视时间的长短,都给予儿童鼓励和奖励,使其建立起注意倾向。通过反复的训练,慢慢加强目光接触集中注意的能力。其次就是通过单一注意的培养,通过呼喊儿童名字,使其意识到自己需要有所反应,如果开始阶段儿童反应不足,可以用他的玩具或者他注意力正关注的东西引起他的注意力转移变化。最后就是对共同注意的培养,从儿童注意力经常关注的事物入手,由于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兴趣,所以在训练时不会产生反感,训练时可以通过夸张的动作表情,吸引其关注,并且在其感兴趣时终止,使其主动产生继续交流下去的愿望。

(二)模仿能力的训练

对于儿童来说,模仿是其了解事物和学习知识的主要方式,通过有意识的模仿,使得儿童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展示出与外界事物交流的欲望。模仿能力的缺失是大多数孤独症儿童的共同点,这一缺陷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速度缓慢。而且模仿对于语言能力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通过模仿发音和神态,来学习语言,所以模仿能力的训练对治疗孤独症儿童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训练时,可以先让其模仿比较单一的动作,例如挥手,通过对单一模仿能力的学习,逐渐增加难度,模仿两个甚至三个动作的复核动作。通过循序渐进,逐渐开发出儿童的模仿能力,使其对外界刺激具有一定的模仿,从而进行交流和理解,这个过程中一定不能打击孤独症儿童的自信心,要通过不断的鼓励慢慢建立起模仿能力,并且劳逸结合,避免因为孤独疲劳导致其厌倦模仿。

三、非语沟通能力的运用

(一)肢体沟通

肢体语言是除了语言之外,人们沟通使用最为普遍的方式。通过身体的不同动作和面部的身边表情达到传递自己意愿的目的。其中包换了肢体的动作和面部的表情。最简单的例如点头和摇头等。这些看似简单的沟通方式对于患有孤独症的儿童来说,学习起来是非常困难的。所以需要进行专门的训练,使其掌握一定的肢体语言,进而逐渐进行孤独症的干预治疗[4]。通过将肢体语言进行系统训练,教会孤独症儿童用特定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内心的想法或者意愿,从而能够通过正确的途径表现内心的想法,例如固定挥手就是再见的意思,使其看到别人挥手时,能够明白在和自己告别,从而学会用挥手和他人告别。

(二)通过图形沟通

除了肢体语言外,还可以通过图形的方式进行非语言能力的运用,将画上不同图像的卡片,交给孤独症儿童。使没有发育出语言能力的儿童能够通过使用卡片来表达内心的想法,这样的交流方式能够从一定程度上释放儿童内心的情绪,表达自己的愿望,对于孤独症的治疗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通过卡片上的视觉团刺激,能够让其掌握图形识别能力,和具体的情感表达能力。通过卡片这种简单的操作行为,能够建立起孤独症儿童初步的交流意识,从而慢慢得到治愈。

结束语

总而言之,孤独症儿童虽然在沟通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而且非语言沟通能力发育存在障碍,但是通过系统的训练和辅导,能够逐渐掌握沟通能力,并且学会用简单的动作和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通过对孤独症儿童交流意愿的培养,能够逐渐让其参与到沟通和社会互动中,促进孤独症的治愈。

参考文献:

[1]贺晓旭,于妍.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类型及训练策略分析[J].绥化学院学报,2018v.38(4):103-106.

[2]喻斌,朱柯,吴开腾,等.我国自闭症儿童的现状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9(5).

[3]江静静.自闭症幼儿个案分析及支持策略[J].好家长,2017(4).

[4]孙玉静,陈安涛,蒋军.图片交换沟通系统促进孤独症儿童沟通能力的研究[C]//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2018.

论文作者:阮玉娜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8

标签:;  ;  ;  ;  ;  ;  ;  ;  

孤独症儿童的非言语沟通能力缺陷分析论文_阮玉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