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继电保护电磁干扰问题分析赵东明论文_赵东明

变电站继电保护电磁干扰问题分析赵东明论文_赵东明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电能的需求不断增加,变电站建设越来越多。继电保护装置是变电站的核心装置之一,是变电站安全运行的保障。近年来,继电保护装置不断的更新完善,渐渐向智能化、信息化过度,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新一代的继电保护装置对所工作的电磁环境更加敏感,为实现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运行,电磁干扰就是变电运维人员首先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变电站;继电保护;电磁干扰

引言

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经济的进步,推进了我国的电力企业进步,同时也让我国的电网逐渐实现了智能化管理,很多的智能化变电站也纷纷开始了建设。相对以往的传统变电站来说,智能变电站无论是从数据信息化、平台网络化等方面都发挥着非常好的优势,展现了电力企业和电网运行的智能化科技化。继电保护是为我国的电力系统提供保护的系统,有效防止电网大面积停电,同时也有效保障了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在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中,继电保护系统也发挥着非常好的作用,为了有效实现智能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必须加强对继电保护的分析,通过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提升继电保护运行的可靠性。

1继电保护故障的主要类型

引起继电保护系统故障的因素有很多,有外界因素,也有内部原因,目前比较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继电保护系统自身的绝缘性能是隔断外界影响的重要防线,一旦其绝缘性能下降到标准以下,其与其他带电体接触的概率将会增大,进而妨碍其正常发挥作用。在实际情况中,导致继电保护系统绝缘性能降低的因素也有很多,可能是由于相关设备插件没有被布置到合适的位置,使得继电保护系统的结构不完整。也有可能是人为对设备的参数设置过于频繁,导致相关设备长时间处于超负荷工作的状态。其次是继电保护系统中防止外界干扰的装置无法正常工作。在一些通讯设施比较密集的地方,继电保护系统很容易与通讯信号产生作用。继电保护系统内部设置有相关的程序和指令,在面临这样的状况时,系统会自动启用屏蔽功能,预防通信信号对自身的运转产生不良影响。虽然这一举措有效防止了通信信号的干扰,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继电保护系统功能紊乱的概率也大大增大了,某些部件可能会接收到错误的指令,做出不合规范的操作,甚至会造成整个变电站的瘫痪,影响到正常的供电。最后,继电保护系统的相关参数设置不合理。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将导致继电保护系统的整体混乱。应该发挥功能的装置没有反应,而不应该运作的装置做无用功。这使得变电站中出现的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而需要维护修理的部分被忽视。长此以往,继电保护系统形同虚设,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更会严重缩短其使用寿命,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电磁干扰对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影响

随着电力系统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装置也越来越智能、可靠、安装简单、维护方便。但是实际工作运行过程中,当今的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对其运行环境也要求十分严格,对于电磁干扰问题处理不当,便会导致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影响变电站的正常工作。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装置对其所处的电磁环境敏感,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电磁干扰会影响到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控制系统,当受到电磁干扰时,控制系统的模拟电路会产生误翻转的情况,造成控制系统误判,导致变电站运行故障;(2)数字电路是继电保护中决策环节的重要组成部件,数字电路在电磁干扰时会导致信息传输异常、模拟信号/数字信号转换错误等问题;(3)继电保护二次设备中有部分电气元件对电磁干扰十分敏感,电磁干扰会造成一些逻辑功能元件运行异常。继电保护装置设计人员以及变电站设备运维人员应在了解这些干扰造成的危害的前提下,合理地进行设计及运维,从而保障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可靠性。

3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优化策略

3.1就地化间隔保护

随着就地化保护技术的成熟,在智能变电站中安装继电保护装置时,就可以依照“就近原则”,在目标设备的附件上安装继电保护装置。在应用了就地保护技术后,实现了缩短继电保护装置的反应时间,降低了智能变电站运行故障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效消除了现行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接口连线不合理,光线联系不稳定存等的问题。以线路间隔保护为例。通过GOOSE网络发布装置自身的跳合闸信号,通过电缆采集必要的一次设备信息,直接传输保护的跳合闸命令。同时,线路间隔保护一体化装置还具备SV+GOOSE共口输出功能,供予其他站域其他保护使用。

3.2电磁干扰的磁感应耦合

磁感应耦合也称作互感耦合,是指在两个及以上的回路中,在其中一个回路工作时,其回路电流就会其他的回路感应产生磁耦合。在一个运行中的回路对其他的回路造成互感的时候,作为干扰源的回路就成为诱发磁耦合的首要因素。例如在某一电流回路中,如果回路中使用不同线径的导线就会感应生成较强的磁场,然后在此不同线径的两个导线之间形成差膜干扰,进而造成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磁耦合的产生。

3.3做适当的试验和补充检验

对于二次回路的缺陷,由于一般动作于断路器,常常回路在设计上是分合的一正一反,故在条件允许下,可适当的动作于把手分开断路器,改变回路相关接点的运行状态做试验而有效地逐步排查。而在自动化遥信类接点消缺后,应对信号接点作动作试验,验证信号传动的完好性。在遇到插件更换类的继电保护装置类缺陷,应做充足的补充检验,来验证更换插件号装置功能是否恢复正常运行。

3.4做好继电保护装置版本及软压板的校对工作

针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及装置硬件老化的情况,有必要做好继电保护装置版本及软压板的校对工作,以确保设备的硬件和软件版本符合当前国家电网系统检测的版本。与此同时,对机电保护装置软压板要加强其校对工作。基本上,在优化方案中,除置检修状态外,其余全部功能都必须转变为软压板形式。为此,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优化方案中,有必要核对软压板的正确性,从而实现继电保护装置的稳定运行。

3.5进一步研究分析后再处理

当继电保护装置出现的问题不能通过简单的工作经验进行判断,或者是装置故障比较复杂且原因尚不明确的时候,可以对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判断故障产生的原因,并以此为依据选择适合的处理措施。比如,当继电保护装置工作的时候,如果出现跳闸或者重合等现象,会自动重复操作这是由于重合和跳闸现象出现在继电保护装置内部,属于一般性活动现象,并不能找到引发该故障的本质原因。但是可以从跳闸和重合发生的频率和周期,并对此进行分类归纳寻找规律。

结语

综上所述,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在工作中面临着各种可能出现的干扰源,若不加防范抑制则会对继电保护的运行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对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各干扰源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干扰抑制措施以期提高变电站继电保护抗干扰能力,增强变电站的供电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刘峰,杨超,马晓卉.浅谈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抗电磁干扰问题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1):76-77.

[2]王斌,杨晓飞,赵国强.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前接线研究[J].电工技术,2016(2):132-133.

[3]刘震,李媚媚.浅析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检修方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0):167.

[4]宁小波.220kV及以上变电站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的抗干扰措施探讨[J].硅谷,2010(23):194.

[5]王翔.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状态评估实用化研究[J].电工技术,2018(20):11-13.

论文作者:赵东明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 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9

标签:;  ;  ;  ;  ;  ;  ;  ;  

变电站继电保护电磁干扰问题分析赵东明论文_赵东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