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信息运维的探索研究论文_任晴晴,曹进平,罗瑞雪

电力企业信息运维的探索研究论文_任晴晴,曹进平,罗瑞雪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近几年,企业级信息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以及企业信息化的深化,信息系统的应用成为电力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电力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措施。目前有部分电力企业业务十分依赖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因此,电力企业在信息化建设初期建立的信息运维模式,难以满足电力企业中业务对信息化运行质量要求。不仅要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可靠,而且需要运用科学有效的信息系统运维体系,才能为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保证,才能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力企业信息运维的现状,并对当前电力企业信息运维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此来实现工作效率和运维管理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电力企业信息运维现状问题对策

前言

电力信息运维体系的建立,是提高电力企业管理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方法,也在逐渐改善用户对电力企业的固有看法。电力企业的电力信息运维增强了运营能力和办事效率,加强了企业与客户的互动与沟通,提高了服务质量,电力行业应该不断地增强这一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1电力企业信息化运维现状及问题

1.1电力企业信息运维工作缺乏统一管理和制度

电网企业信息化都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在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部分电力企业的信息系统的运维体制存在制度不够完善,有些电力企业信息运维采用运作简单的事后“救火”模式,这样严重降低了运维工作的效率,同时也增加了运维成本,目前出现了一种运维人员像消防队员一样,哪里出现故障了就去哪里处理的现象。同时部分电力企业信息系统运维管理经验缺乏,由于信息化建设不断地深入,运维工作中缺乏一套科学合理、规范的运维体系及其相关管理理念,缺少一些合理有效的运维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导致很多信息运维人员整天在故障中奔波,所以造成了运维资源不能实现共享,网络与信息系统运行质量难保障,运维工作随意性大,运维质量难以保障。

1.2运维人员水平低下

随着信息化设施的逐渐升级和信息化知识机制的逐渐变化,也给运行和维护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尤其是在新系统运行以后,有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现实工作的要求有很大差距。复合型人员的数量较少,这类复合型人员既懂得电力信息技术,有队电力的生产、管理、经营有着一定的了解。

1.3运维管理方式落后,效率低下

目前有一部分电网企业信息运维仍采用手工作坊管理模式,当电力企业在运维管理中问题时,采用提交,审批,记录,反馈等均通过纸或表格记录,运维人员按系统分片“包干”运维工作,这种手工记录的方式难以追踪问题的处理过程。没有统一的服务级别定义、质量标准、工作标准和工作表单,电力企业管理方式落后,导致运维管理效率低,运维人员需凭自身经验开展工作,不利于运维工作监督落实。

2电力企业信息运维管理的对策与探索

2.1建立完善的运维制度

电力企业制定一些合理、规范的运维管理制度能有效衔接企业级管理系统建设与运维工作,是运维体系稳定运行的根本保证。从软硬件平台架构、运行资源分配等方面,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流程化的运维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制定必要的管理规定和规章制度,同时电力企业应该明确工作人员、交待工作任务和工作内容,这样可以有效地实现运维管理人员按章有序地进行维护,减少运维中的不确定因素,履行工作许可、工作监护和工作终结的书面依据。更有效地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严密的激励、考核机制,这样可以形成对信息系统操作人员、运维管理人员日常工作的科学评价,不但可以提高工作人员其积极性,又可以提升工作效率。

2.2改良资源模型

要对以往的资源模型进行改良, 必须与资源信息的分类及定义作为其改良的前提, 同时严格遵循电力业务的优化及支撑的相关原则。 改良资源信息模型可以从业务内容与物理条件这两方面入手,并根据当前信息时代发展的实际情况,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及设备,对资源信息模型进行改良。 电力部门在改良资源信息模型的过程中, 必须要掌握当前通信资源的定义及分类情况,并以此作为支撑电力业务的基础,进而实现业务及物理层面的综合发展,实现模型的转变。 电力企业改良资源模型,可以根据以下几方面: ① 根据自身企业的发展及运营的实际情况,结合现代的信息技术,在当前电力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构建一套完整的信息模型,同时对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系统的相关资源进行有效的分类及归纳。 ② 对电力信息系统与通信监督系统的运营模式展开相关的调查工作,对其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适当的修正,进而全方位的反映电力运行的状况,基于此,电力企业可以以及相关的运行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法,使资源模型的利用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3建立知识体系库

运维业务流程化、标准化,让一般员工干出不一般的成绩。为全面提高企业员工对于信息系统的了解和应用程度,组织能力一般的运维人员高效、高质量开展运维,构建知识体系库,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企业信息部门要解决的问题。将信息系统运维过程中遇到的内容、日常的工作经验等导入知识库,更合理运用资源,提高运维工作效率。部门各岗位的学习培训计划,随时自我充电,用工作标准规范、指导各业务步骤操作,真正实现共享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重复劳动。

2.4加强信息体制建设

构建这一体制的目的在于减少创新活动的成本。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不断创新网络组织形式,信息体制也会与此相适应。信息体制主要包括如下几种模式:信息分散化体制下的独立分布创新、信息同化体制下的网络一体化的创新、信息包裹下的模块化创新。信息体制是依据信息的规范性与分散性来构建的。信息体制会对制度、组织等多方面产生影响,且不同的信息体制会产生不同的交易成本。针对企业创新网络展开研究工作的过程中,应重视网络结点间的相互作用。在信息处理层次方面主要包括网络层次与组织单元层。其中,组织单元层的信息处理能力比较强。这是通过系统环境的各项参数的观察而发现的。网络层次上的信息传递效率比较高,而互补性水平的系统性信息的共享与交流则必须依赖组织单元层。

总结

信息化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随着信息化建设的长时间进步,关键是在企业运用过程中,电网企业业务与信息化更加紧密融合,是否能够真正吸收和运用信息化系统,已经成为电力企业的重要任务。企业网络与信息系统规模、重要性远非信息化建设初期可比。只有在合理的管理体制、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完善的运维体系,通过不断创新运维模式创新,才能保证信息系统可持续性的有效运转,提高信息运维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唐杰,刘志永.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体系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6(06).

[2]戈 丹,李永臣,李婷婷,等 . 新形势下电力企业营销系统运维管理体系研究 [J]. 水电能源科学, 2011 ( 10 ) .

[3]孙欣.夏清基于精细化管理模式的电网运行方式[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32(21):14~17.

论文作者:任晴晴,曹进平,罗瑞雪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1

标签:;  ;  ;  ;  ;  ;  ;  ;  

电力企业信息运维的探索研究论文_任晴晴,曹进平,罗瑞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