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成因及纠正方法初探论文_张艾青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成因及纠正方法初探论文_张艾青

◆ 张艾青 山东省平度市西关小学 266700

处于青春期中的青少年,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表现出显著的变化。家长会发现,不知何时起,孩子不听话了,你要东,他偏要西。这种现象,就是我们所说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在心理学上有两种含义:其一是属于传统变态心理学的范畴,指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或言行的心理状态;其二是属于传统发展心理学的范畴,指青少年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与劝告所持的反抗或反对的心理倾向。平日活动中,逆反现象频繁发生。总之,越是老师不提倡做的事情,学生越是偏想尝试一番。如何看待个别青少年的这种逆反心理呢?

一、具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学生所具有的特点

1.自尊心被自卑感所代替。自尊心是指人们要求社会和集体对自己信任和尊重的一种感情,是自我意识的表现,也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具有逆反心理的学生,由于他们已经养成了某种不良的行为习惯,而且学习成绩一般较差,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歧视,因此,他们的自尊心往往受到挫伤,久而久之便产生了严重的自卑感。于是,这些学生便会出现懊恼、丧失信心的情况,以至产生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的抵触情绪。

2.对集体既向往又抵触。青少年普遍是“恋群”的,喜欢和同学在一起,喜欢参加集体活动。而具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对集体却持有一种既向往又抵触的矛盾态度。一些学生家长经常教育自己的子女不要和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在一起,以免跟着学坏;个别老师在言行中有意无意地表露出对这些学生的“冷淡”,有的甚至以不让他们参加集体活动作为“教育”和惩罚的手段;同时,这些学生也不愿意使自己的言行受到集体的约束。这样,就使这些学生游离于集体之外,不能充分享受集体的温暖,从而对集体产生了对立情绪。

二、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1.自身发展的特点,生理心理发生了巨大变化。青少年正处于“心理断乳期”,最主要表现是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但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不能正确理解自尊,只是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成人。如果这时家长还把他们当孩子来看待,他们就会厌烦,就会觉得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就会产生反抗的心理,萌发对立的情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失误。个别教师不当的工作方法,也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如一名学生作业没写好,或者回答问题时遗漏了知识点,于是老师不满,批评瞬间就落到了他的头上。教师对犯错的学生采取这种态度,不仅会使学生产生屈辱的感觉,而且也会使其他学生产生一种恐惧心理,唯恐自己在什么地方做错。恐惧心理往往会影响人的正常的反应活动,比如知觉、记忆、思维、语言等。一个学生在正常状态下能完全正确地回答问题,而在恐惧状态下就会惊慌失措,变得愚笨,抑制了正常的思路。久而久之,便产生了自卑感和抵触情绪。

3.青少年自身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则是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观原因。随着认识范围的扩展、知识经验的增加、认知方式的发展,尤其是独立意识的增加,他们开始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来判断当前事物的是非曲折,形成了独特的批判性眼光。对于越是禁止的事物,越是向往憧憬,以至于产生“你越是不让我做,我越是想尝试”的逆反心理。

三、如何纠正学生的逆反心理

具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其心理发展是一个内部斗争的过程,既有积极因素,又有消极因素。因此必须使学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良行为和逆反心理的危害性,并充分利用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帮助他们克服消极因素,使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及时得到纠正。具体做法如下:

1.对学生进行组织观念的培养。组织观念具有自我要求、自我勉励、自我督促、自我克制、自我批评、自我调节等六项自我教育功能,能增强意志(抑制邪念,克制畏怯,排除障碍,改正缺点),调整行为方向。

2.改善教师、周围同学与这些学生之间的关系,形成正确的舆论氛围。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虽然因人而异,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改善人际关系。老师必须仔细分析这些学生的特点,热情地关心、爱护他们,教育周围学生正确地对待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参加一些集体活动,提供给他们获得成功的机会,从而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愉悦。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体会到教师的关心和集体的温暖,从而增强对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消除疑惧和对立情绪,诚信诚意地接受老师的教育和同学们的帮助。

3.引导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归因。 把失败归因于运气不好而不是自己努力不够,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较好,由此,学生就会产生膨胀的自我认识,出现自我认知偏差,从而形成心理上的不平衡与不相容。 要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善于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别人的心情与处境,减少对别人的责怪和埋怨,用自我激励的方法,克服自卑,树立信心,减少逆反心理的形成。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知,人在满足基本的生理与安全的需要之后,就会积极追求社会与外界的尊重与认可。青少年亦是如此,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尊重学生,努力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尊重他们的合理想法,争取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增强他们的社会认同感,从而杜绝逆反心理的形成。

4.重视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关系充满着和谐的气氛,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关心、帮助、尊重、信任、支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总之,对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纠正,关键在于措施得当,在具体方法上要根据其具体特点,因人而异,根据成因,采取恰当的纠正方法。只有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办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实效。

论文作者:张艾青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7月总第16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31

标签:;  ;  ;  ;  ;  ;  ;  ;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成因及纠正方法初探论文_张艾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