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礼仪存在的必要性论文

浅析网络礼仪存在的必要性论文

浅析网络礼仪存在的必要性

张 勤 张梓墨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210018)

摘要: 网络礼仪是生活礼仪的延申。网络礼仪有着虚拟性、开放性等特点,导致各类网络暴力事件层出不穷,所以对于网络礼仪的倡导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提倡网络礼仪应到做到博采众长;恰当使用语言,待人真诚。

关键词: 网络礼仪;尊重;虚拟性;普遍性

一、网络礼仪的含义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其本质是对他人的尊重,即尊敬、敬重,表现为人们对自己从事的活动有一种敬重,以及人们对与活动有关的对象产生一种尊敬。

当我们谈到礼仪时,常常是指在现实生活中需要遵守的一套行为准则和规范,其中包括个人礼仪、日常交往礼仪、学校礼仪、就职就业礼仪等,这些礼仪都是针对具体的生活场景而提出来的。在这里,我们忽略了网络礼仪。随着网络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与此相对应的网络礼仪,其重要性也应该被人们所认识到。网络礼仪是生活礼仪的延申,人们通过互联网这种媒介,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中国联塑将秉承“为居者构筑轻松生活”的品牌信仰,以全新的姿态,打造泛家居领域、世界领先的大型建材家居产业集团,为客户提供更多高性价比的产品的服务,缔造舒适、高品质居家生活。

二、网络礼仪的性质

(一)虚拟性

我们所熟知的礼仪交际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它需要我们面对面的交流。在网络中,人们并不直接见面,而是通过互联网,利用一个虚拟的身份来进行间接的交流。

网络上的社交分为两类,一类是“陌生人社交”,它是指你与交流对象互不了解,拥有比现实生活更广泛的言论自由,不必担心这些言论会影响现实生活。另一类则是是“朋友圈社交”,它是指你可以通过QQ、微信等社交软件,添加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和亲人来进行交流,由于和这些人在生活中关系较为紧密,所以在发表言论时,会慎重考虑所发表的言论对现实生活造成的影响。不论是“陌生人社交”还是“朋友圈社交”,它们都是通过网络来实现的。而由于网络社交所具有的虚拟性,这决定了网络礼仪也具有虚拟性。

(二)普遍性

采用P e a r s o n相关分析探索病例组血浆H c y(1 2.8±2.6)与C AV I(1 3.0 2±2.88)、I M T(1.06±0.12)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结果相关分析Hcy与CAVI(r=0.520,P=0.021)、和IMT(r=0.488,P=0.038)之间均呈正相关,见表3。

(三)开放性

网络比现实更具开放性。一方面表现在信息的获取上。网络信息的庞杂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其中既有各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典籍,也有暴力色情的信息。获取这些信息的门槛是非常低的,也不需要特别的操作技巧。另一方面表现在社交上。虽然我们在现实生活上也会面对着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但是由于诸如地理上的限制、性格含蓄内向、语言的差异性等特点,我们交流的机会是少之又少的,交流的过程也是十分困难的。而在网络上,我们可以突破时空限制与来自海外的朋友进行交流;我们可以避免因羞怯而造成的尴尬局面;我们可以在屏幕前更好的组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与此同时,各种网络暴力事件也不断涌现。2014年11月,一位名叫曾鹏宇的网友在微博上直播自杀,虽然经过各方努力找到了他,但是最后他还是不幸身亡。在他开始进行直播时,众多网友好奇他是否会真的结束自己的生命,纷纷选择围观,但随着他迟迟没有行动,越来越多的网民开始怂恿他自杀,甚至于到最后直接辱骂他。关于他自杀的原因,或许是因为他患有抑郁症。他活着的力量,来源于忍受,忍受生命赋予他的责任,忍受现实给予他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但这些怂恿、辱骂他的人肯定成为了压死他的最后一根稻草,要为他的死负部分责任。对于怂恿和辱骂他的网民来说,很多时候他们能清醒意识到曾鹏宇处于困境之中,但更多的时候,由于性格思维等主观条件和社会环境等客观条件的存在,网民们选择了忽略。另外,网络上存在有诸如“人肉搜索”、暴力色情图片的传播、网络赌博等其他形式的网络暴力,这些都对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网民,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

现在网络上出现了一类新词语,它们当中一些是词语首字母的缩写,例如xfxy(腥风血雨)、zqsg(真情实感)、xswl(笑死我了),还有一些是词语的缩写,例如李涛(理性讨论)。如果不经别人解释这些缩写的含义,常常会让人困惑不已。虽然使用这些词语的人并没有恶意(他们大多秉持着使交流更快速的理念),但是这也形成了一种藩篱,将不懂这些词语含义的人隔离在外,不利于人们的交流。对于一些暴力血腥的图片和视频,我们也应当避免进行传播。我们对字符、图片和视频的文明使用,体现了我们拥有良好的礼貌。

三、倡导网络礼仪的必要性

面对这些情况,除了诸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这一系列法律规定外,还必须得有相关的网络礼仪来规范这些行为。

夜里戴菲儿躺在中间,艾莉和秦川,各守一侧。每夜艾莉都会惊醒好几次,她知道,戴菲儿随时可能死去。戴菲儿早已不能下地,吃喝屙撒睡,全都需要艾莉和秦川的照顾。有时艾莉试图唤来女佣,秦川急忙制止她说,让我来吧!他明晓戴菲儿的心思,他想在她生命的尽头,给她一点“做人”的尊严。想想便觉得滑稽,两个人为一个即将报废的玩偶夜不能寐,两个人为这个玩偶的所谓尊严筋疲力尽,这样的事情说出去,绝不会有人相信。可是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艾莉和秦川,已经很久没有做爱。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民数量也快速增长,网络暴力现象层出不穷。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全年新增网民5653万,互联网普及率达59.6%;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全年新增手机网民6433万。

马克思认为:要努力做到使私人关系之间应该遵循那种简单的道德和正义的标准,成为各民族之间关系中至高无上的准则。当个体和群体中的其他人进行交往时,存在着一种道德的和正义的标准,这种标准应当由私人推广到群体。网络社交作为一种随着科技发展而产生出来的新型社交方式,属于群体社交的一部分,所以它也应当遵循在道德和正义指导下制定出来的社交礼仪准则。例如,遵守不同国家在文化上的差异,待人热情真诚等,这些准则同时适用现实生活社交和网络社交。

四、倡导网络礼仪的方法

(一)博采众长,与传统思想结合起来,吸收西方先进思想。

在我国传统思想中,有许多关于礼仪思想,将这些思想融合到网络礼仪之中,将有助于构建更加完整的网络礼仪,有助于构建更加和谐的网络世界。儒家思想倡导“克己复礼”,它是指约束自己的的行为,以符合礼的规范。在网络上,在面对别人发表与我们相左的观点或是谩骂指责时,我们应该有一颗宽容的心来面对,不能以“以暴制暴”这样的想法来指导我们的行为。美国学者布吉林教授曾提出了3A法则,即接受(accept)对方、重视(admire)对方、赞同(appreciate)对方。这一理论广泛运用于现代礼仪交际中,同时,也应被吸纳进网络礼仪的规范之中。

(二)恰当地运用语言,文明地传播图片和视频

其四,动态性。动态是指事物作为系统存在的运动、发展和变化。社会治理是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管理社会事务的活动,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决定了社会治理系统必须根据变化及时作出相应调整,这就使得社会治理系统具有了动态性特征。研究社会治理,必须关注社会治理的动态变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的开放性加剧了社会治理生态的复杂性[4],而社会治理外部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各类社会组织和社会自治力量的快速兴起,加快了治理格局从政府一元主导的社会管理模式向多元主体共建的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变。社会治理格局的变动,体现了社会治理的动态变化,同时也是发展的观点在社会治理领域的生动体现。

(三)真诚待人,及时回复

在用微信QQ等社交软件进行即时聊天或是回复工作邮件时,也有相关的网络礼仪规范。首先是要待人热情真诚,对待素不相识的网友,真诚能够快速拉近彼此的距离。沈从文曾写过一篇小说《医生》,小说的主人公是白医生,正如他的姓氏那样,干净而无纤尘。他身上具有源于秀丽清新的自然环境中纯朴的乡民身上所特有的醇厚、善良、踏实。这样的品格,正是我们在网络交往中所需要的。其次是要及时回复对方的消息,即使在紧急情况下不能及时回复,在事后也要解释清楚缘由。最后是在节假日时,不要发送千篇一律的内容,这样容易让人觉得自己不受重视。

网络礼仪是网络社交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没有它,我们的网络生活将会变得混乱不堪。

参考文献:

[1]徐爱琴.实用礼仪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95.

[3]刘弋舸.悲哀与幸福,死亡与活着——我读余华《活着》[J].大众文艺,2019(03):13-14.

[4]王欣欣.从《围城》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看“围城式”人生困境[J].大众文艺,2019(03):29-30

[5]闫舒琪.探究沈从文《医生》的主旨——人性的善恶、寻常与荒谬的交织[J].大众文艺,2019(03):34-35.

[6]刘新.慎独与大学生网络交往[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42-44.

指导教师:缪军荣

作者简介:

张勤,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在读本科生。

张梓墨,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在读本科生。

标签:;  ;  ;  ;  ;  

浅析网络礼仪存在的必要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