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书乡社会建设美丽邹平_邹平论文

建设书乡社会建设美丽邹平_邹平论文

营造书香社会 建设美好邹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书香论文,美好论文,社会论文,邹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山东省邹平读书文化节,是一项由政府倡导组织、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型群众性读书文化盛会,是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是该县近年来最具特色、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社会文化盛会。全民读书作为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的文化现象在邹平落地生根,已成为邹平最具影响力的社会文化品牌和宣传思想工作的有效载体。

近几年来,邹平经济实现了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发展,2003年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重点扶持的30个经济强县之一,2004年一举跨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2005年又成功跨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成为全国“双百强”县,被授予中国纺织名城、国家卫生县城、首届省级文明城市等40多项国家及省级荣誉称号。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邹平县的社会文化事业也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县委、县政府连续五年,每年举办读书文化节,其总主题为:“营造书香社会,建设美好邹平”,每届确定一个鲜明的分主题,如“公民道德与邹平文化”、“兴邹平文化,做文明新人”、“创新从学习开始”、“爱我邹平,共建美好家园”等,先后共计有五十多万人次参与。五年来,该县还推出了“全民一小时读书活动”、“公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等一系列以学习为主题的活动,基本做到了月月有活动、处处有亮点、活动不断线、好戏连成串,形成了城乡联动、上下互动、遍地开花的活动格局。

邹平县的读书文化活动,高扬时代主旋律,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陶冶了群众情操,而且把全县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追求引到了积极健康向上的轨道上来,促使该县连续两届进入了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县的行列中。目前,全县已经建立起基层业余文艺演出队伍310支,参加人数达到3200人;成立读书、书法、作家、音乐舞蹈、摄影等各种协会260个,会员有2500多人;全县及各基层单位每年组织广场文艺演出50多场次,观众超过60万人次。同时,该县通过举办“读书论坛”、“我创业我光荣职工岗位技能大赛”、“文化形象大使评选”等活动,充分展示了读书对一个人成长进步的促进作用,在全社会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推动了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建设,营造了全县读书学习的浓厚氛围,涌现出了“十佳藏书家庭”和“十佳学习型个人”、“十佳学习型单位”、“十佳学习型家庭”。

邹平县的读书文化活动,充分展示了邹平的历史文化、现实生活和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文艺节目的创作、编排以“说邹平、唱邹平”为主要内容,充分发挥了本县文艺人才的作用,先后多次组织全县文艺创作人才开展采风活动,创作出了《邹平正是好时候》、《为邹平自豪》、《为邹平喝彩》、《我的邹平》等一大批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高新街道办事处农民巩建华坚持歌词创作,先后在全国八十多家刊物上发表歌词、短诗、儿歌作品500多件。1996年出版了专集《我的歌》,2003年又集结出版了近五年创作的歌词集《福字歌》,今年又集结出版新歌词集《喜字歌》。创作的歌词《福字歌》在《歌曲》杂志上刊登后被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采用,一时唱遍大江南北。

目前,读书在邹平已成为一种习惯和时尚。全民一小时读书活动、行业歌曲创作、创建学习型单位、公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等一系列与读书有关的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而流动图书馆与万人周末进课堂活动更是开创了我省读书学习之先河,成为邹平人读书学习的一大创举。全县已先后投资800多万元,在乡镇、企业、村建立“流动”图书馆32家,其图书定期流转和更新,人们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全县绝大部分的图书。目前流动图书馆的馆藏图书已达32万余册,基层读者由4000多人增加到3.6万人。“万人周末走进大课堂”是该县建立全民教育培训的长期培训规划和运行机制的有效尝试,该县将每季度举办一次邹平大课堂,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举办学术讲座。利用农村远程教育网络,邀请上级农业科技专家和科技人员为全县广大农村群众授课指导。各镇办等成立“市民(村民)培训学校”,利用每个周末半天的时间,组织全体人员进行集中授课学习。今年,为解决农民等弱势群体看书难的问题,该县又创新方式,发动机关工作人员捐书,在3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县城农民打工集中的建筑工地分别设立爱心流动图书室,为他们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

标签:;  ;  

建设书乡社会建设美丽邹平_邹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