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状态检修的运用在继电保护装置检修与运行中有着巨大的潜力,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价值。本文介绍了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的定义及必要性,论述了继电保护检修工作的现状,并分析了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状态检修的策略。
关键词:变电站;继电保护;状态检修
在电力系统中,对变电站继电保护状态进行检修是提高变电站运行效率的有效途径,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主要手段,是减少变电站经济损失和人员损失的根本方法。随着供电系统规模的日益扩大,因此对其安全性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所以对变电站继电保护状态的检修与维护已成为供电公司日常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状态检修的定义
状态检修可定义为:在设备状态监测的基础上,根据监测和分析诊断的结果科学安排检修时间和项目的检修方式。它有三层含义:设备状态监测、设备诊断、检修决策。状态监测是状态检修的基础,设备诊断是以状态监测为依据。状态检修内容不仅包括在线监测与诊断,还包括设备运行维护、带电检测、预防性试验、故障记录、设备管理、设备检修等工作,最后综合设备信息、运行检修等方面信息作出检修决策。
二、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的必要性
随着电网的不断建设,变电站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变电站内的设备数量也呈不断增加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对变电站内的继电保护系统进行定期检修的方式已无法满足当前设备不断增多及操作的需求,使电网的安全性很难得到保证,所以采取预防性的检修方式已成为电网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方式的出现存在着必然性。首先体现在传统的检修方式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检修,而不是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来决定何时进行检修,其检修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同时由于故障的发生具有不可确定性,所以在定期检修时间时,系统可能提前就出现了故障,或在检修时还没有故障,而检修完成后则发生了故障的情况,所以这种检修方式不仅存在着人、财、物上的浪费,同时也无法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其次,在传统的检修方式中需要使设备停止运行,使人们正常的用电受到影响,同时还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投入到检修工作中,工作量大,而且作业的威胁性也较高。所以,传统的定期检修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而继电保护系统的状态检修则不需要停止设备的运行,同时也不需要大量人员的参与,其能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有效的监控,从而根据其运行的状态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检修,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有效的保证了电网运行的稳定性,避免了停电事故的发生。
三、继电保护检修工作现状
按照《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的要求,我国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及其二次回路接线的检验分为3种:①新安装装置的验收检验在下列情况进行:当新安装的一次设备投入运行时;当在现有的一次设备上投入新安装的装置时。②运行中装置的定期检验分为3种:全部检验;部分检验;用装置进行断路器跳、合闸试验。③运行中装置的补充检验分为5种:对运行中的装置进行较大的更改或增设新的回路后的检验;检修或更换一次设备后的检验;运行中发现异常情况后的检验;事故后检验;已投运行的装置停电1年及以上,再次投入运行时的检验。从以上分析可知,目前我国继电保护检修仍以定期检修为主。定期检修是在通过掌握设备平均故障率的基础上,以可用度或经济性最优为目标确定检修周期,按照检修周期进行检修。通过定期检修可检查出故障或隐患,检修周期越短,则更能及时查出故障或隐患,但频繁的检修会降低设备的可用性,同时检修成本也会增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定期检修单纯按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检修,针对性不强,盲目性检修过多,造成保护装置可用度下降,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同时检修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保护装置的使用寿命,甚至引起维修故障,并且2次检修之间出现的保护故障往往不能及时发现,从而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四、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状态检修策略
1、运用网络技术提高状态检修水平。加强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状态检修,是保护电力系统的重要举措。电力公司应在继电保护装置检修过程中引进计算机网络技术,并进行深度融合。对继电保护装置检修实行在线实时监测。这样,检修的工作人员可利用计算机或其他设备,及时了解继电保护装置设备的动态,及时对监测到的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从而更为及时快速地发现设备的问题,确认设备存在的问题及检修的策略和时间,进而及时安排工作人员进行维修。这样不仅相对降低了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工作量,而且也保证了继电保护装置状态检修的及时性、合理性和科学性,确保了继电保护装置的维修水平与管理水平的提升。只有继电保护装置正常运转,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对电力系统的保护作用,推动电力系统稳定健康地发展。因此,要想加强继电保护装置的状态检修,必须引入新的理念、新的技术,用技术来保障检修工作的正常进行,提高保护装置的维护水平,从而促进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
2、确定状态检修周期,及时进行检修。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电力公司应根据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明确具体的继电保护装置状态检修的具体时间和周期。按照电压的不同来确定检测的时间和周期,电压越高的系统,损耗程度越大,故需要检修的周期较小,时间较短。如10~110 kV系统保护设备,两年检修一次;220 kV的系统保护设备一年检修一次。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继电保护装置设备存在的问题,并得到有效解决。
3、加强继电设备的状态监测,及时发现问题,确保安全。检修人员在进行继电保护装置状态检修时,首先要确保继电保护装置具有自诊功能并能正确运行。相关的技术人员采用计算机编程技术来加强继电保护装置的电源、电压、电流的输出、输入及回路的检测,并采集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检验,以此来达到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实时检测的效果,及时发现问题,确保继电保护装置和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其次,保护继电保护装置的二次回路。继电保护装置的二次回路是由继电保护的电器与各个设备的电缆连接组成的。而这个二次回路是不具备自我检测功能的,因而就需要检修人员针对继电保护的二次回路设备作出正确的操作,按时按质完成检测,从而确保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转。
4、深入分析检测数据,降低故障发生率。对检测的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是继电保护装置状态检测的最后关键一步。作为检修人员,应及时整理、归纳、总结相关检测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发现继电保护装置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检修和管理人员根据所发现的故障前兆,对保护装置建立风险预警和评估机制,加强对保护装置故障的预测,做好发生故障的准备,一旦发现故障,及时作出回应,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状态检修与管理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对保护装置数据的科学采集与分析,能准确及时彻底地排查故障,发现隐蔽性的问题,全面把握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状况,降低故障发生率,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转。然而要想根据数据分析得出准确、及时的分析结果,前提是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及时性。反之,则会增大检测的成本,影响检测人员与管理人员的正确判断,最终不利于对整个电力系统的保护。
五、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确保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最重要的装置是继电保护装置,因此继电保护设备的检修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其往往在电力企业受到高度重视。同时,大力开展有效的状态检修不但能保障电力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还能保护设备不被破坏,最终避免大规模停电等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宋洋.变电站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研究[J].中国科技纵横,2014(23).
[2]何小飞.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状态检修实际应用研究[J].四川电力技术,2014(01).
[3]程少林.变电站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方案的研究[J].电子制作,2014(16).
论文作者:李庆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2
标签:保护装置论文; 状态论文; 继电论文; 设备论文; 变电站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故障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