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的魅力在传统修养中绽放_音乐论文

让音乐的魅力在传统修养中绽放_音乐论文

让音乐的魅力在常规培养中绽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常规论文,魅力论文,音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上课了,赶快回到自己座位上”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跑回自己的座位;“快把玩具送回家,游戏结束了”小朋友手忙脚乱地整理着玩具;“快点脱外套,要午休了”幼儿想也不想开始脱外套,睡觉……每天教师都重复着类似的、枯燥的、具有强烈的命令的语言,孩子们则像机器人一样按老师的要求去做。这样的结果往往让幼儿在各种活动中没有自己的思考,没有乐趣,只是在教师的威力及命令下的一种被动行为,并不是孩子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这样的常规培养并不是我们想要的。如何让常规的教育无痕,让他们感受到平等、满足和尊重,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并自觉遵守一日活动规则呢?

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可以鼓舞人的进取精神。”音乐教育的结果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喜欢音乐”,而且不同的音乐能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根据这一特点,我们是否可以以音乐为信号,在反复的培养中,产生动力定型,让幼儿听到同一种音乐,就会做出同样的反应呢。如何让音乐走进孩子的世界,让音乐在常规的培养中绽放它应有的魅力,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的。

一、选择合适的音乐,为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奠定基础

音乐可以愉悦身心,给人们带来美感,能够使人们获得高尚的情操,不同的音乐能够让人们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如节奏明快的音乐能够让人精神愉快与振奋,安静平缓的音乐能使人心情舒畅,情绪稳定。作为教师,可以按照幼儿一日生活常规内容安排的不同来选择不同性质的音乐。

如:早晨来园活动可选择《清晨》等音乐,让幼儿聆听鸟叫声,在悦耳的音乐声中保持快乐的心情迎接一天开始;活动结束的时候可以选择节奏明朗的幼儿喜欢的歌曲如《小小一片云》等让幼儿收拾各种桌面游戏用品,同时进行入厕、洗手等环节;在听到《娃哈哈》音乐时提醒幼儿要迅速回到座位上坐好,然后准备进行教学活动或其它一系列活动;在进行进餐环节时,可选择《田园曲》等,让幼儿在节奏平稳、安静,愉快的情绪中进餐;在午休的时候,选择比较轻柔,安静的乐曲《小马摇篮曲》让幼儿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能迅速进入梦乡……

在日常行为中为幼儿选择合适的音乐,可以让幼儿在享受音乐的同时,快乐轻松的接收相应的音乐信号,在这种愉悦快乐的音乐声中,孩子们渐渐养成了良好的常规习惯,这为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奠定基础。

二、循序渐进的贯入,逐渐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因此,在这部分,我分为四个阶段对幼儿进行习惯养成的培养。

1.音乐与教师体态语、口头语言相结合的阶段

幼儿主要通过感知,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具体形象左右着幼儿的整个认识过程,幼儿心理活动及行为具有无意性,因此,用音乐做信号,培养幼儿生活常规的第一阶段要做到音乐、教师体态语、口头语言相结合。

如:在听到《娃哈哈》音乐时,教师可以告诉幼儿我们准备上课了,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拍手坐好,这样,幼儿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既培养了他们的节奏感,也杜绝了无事可做等待的现象,同时也向幼儿发出了活动前特定的音乐信号。

2.音乐与教师体态语相结合阶段,口头语言逐渐消失

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自制力比较差,情绪也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在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也具有不断的反复性,即使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幼儿基本上能够听到音乐做出相应的要求,但仍然会出现时而遵守,时而不遵守的现象,因此,在此阶段,教师可多用音乐、体态语言来指导其行为规范、逐渐让口头语言消失,让孩子在音乐声中,在教师的一个动作中感知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久而久之逐渐就形成了习惯,然后保持下去,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起到好的作用。

3.音乐占主导,体态语言逐渐消失阶段

在一日生活的各环节中,由于幼儿对音乐越来越熟悉,教师的体态语言在常规培养中逐渐失去“色彩”,在各个环节中几乎不需要教师体态语言的提醒,幼儿就能在相应的音乐声中做出相应的反应。

如《娃哈哈》音乐一响,幼儿自然会拍手坐好等待活动开始。听到《小小一片云》的时候,孩子们就会立即收拾玩具,入厕,洗手有序的进行着。慢慢地,教师的肢体语言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4.音乐独绽光彩,良好的一日生活常规在音乐信号中形成

研究表明,如果长期在同一时间、同一情况,出现同一刺激,就会产生牢固的稳定的“习惯性”,在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中,在教师不断地反复地强化过程中,音乐刺激越来越独绽光彩,体态语言,口头语言基本甚至完全消失,音乐成了一日生活常规管理中的重要角色。在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只要有相应的音乐响起,幼儿就会做出相应的动作。

用音乐信号取代教师的口头命令独具匠心,不仅使幼儿心情舒畅,情绪稳定,更让幼儿感受到平等、满足和尊重,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进而对幼儿良好性格的培养起着促进作用,为孩子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但这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孩子们就能适应的,需要教师耐心的引导、循序渐进的贯入。

标签:;  ;  ;  

让音乐的魅力在传统修养中绽放_音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