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热点问题评述_中东局势论文

中东热点问题评述_中东局势论文

热点中东点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东论文,热点论文,点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6年,中东仍是世界热点地区之一,地区形势在和平与发展的总趋势下,显现出剧烈的变化。从总体上看,中东地区形势复杂、多变,动荡不安的局面依然存在。

和平进程:一波三折

1996年5月底,以色列利库德集团领导人内塔尼亚胡上台执政。半年多来,以新政府在中东和平问题上一直奉行强硬政策,明确拒绝接受“以土地换和平”原则,坚持不承认巴勒斯坦国、不就耶路撒冷问题进行谈判和不从戈兰高地撤军的“三不”政策;取消前政府实行的停建犹太人定居点的政策,继续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扩建新的定居点;无视前政府与叙在和谈问题上取得的进展,坚持以叙和谈从零开始。以新政府的上述强硬立场致使中东和平进程一直陷入僵局,并导致阿以关系全面恶化。最近,在内外压力下,以政府逐渐软化其强硬立场,并在今年1月中旬与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就希伯伦撤军问题达成了希伯伦协议,使中东和平进程终于向前迈出了艰难的一步。

大国角逐:日趋激烈

欧洲在中东拥有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实现中东和平及实现与中东国家的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以法国为代表的欧盟日益不满美独霸中东事务,要求改变欧盟在中东“只出钱而无政治发言权”的局面,公开向美的主导地位提出挑战。在中东问题上,欧盟明确表示要与美共同主持中东和平进程,并提出了有别于美的主张,受到阿拉伯国家的普遍欢迎;在美袭击伊拉克问题上,欧盟大部分国家态度冷淡,拒绝与美合作,法甚至拒绝参加新的“禁飞区”行动;在制裁两伊和利比亚问题上,欧盟严厉谴责美旨在制裁伊(朗)、利的“达马托法”,法、德则主张与伊朗建立“批评性对话关系”。与此同时,俄罗斯也利用与阿拉伯国家的传统关系,加强在中东的活动,力图重返中东。大国在中东的角逐日趋激烈,使美在中东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的挑战。

阿拉伯世界:重新谋求团结与合作

在中东和平进程遭受严重挫折的情况下,阿拉伯国家谋求团结与合作的呼声增强,联合一致的趋势有所加强。内塔尼亚胡上台后,阿拉伯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双边和多边外交活动,并促成召开了自海湾战争以来中断6年之久的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会议就恢复阿拉伯团结、推进中东和平进程达成共识,共同向以新政府施加压力。埃、约等与以建交的国家对内的施政纲领予以公开谴责。突、摩、阿(曼)、卡等一些与以建立低级别外交关系的国家也注意与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协调立场,暂缓或中止与以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一些阿拉伯国家同伊拉克的关系也有所改善,埃及等国主张逐步解除对伊制裁;科威特日前表示,科将开始与曾支持伊拉克的也门、苏丹、约旦等国实现和解。但从总体上看,阿拉伯国家的团结依然十分脆弱,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内部矛盾与地区矛盾的制约,阿拉伯国家分裂的状况将继续存在。

美与中东国家关系:矛盾与摩擦加剧

中东国家虽在安全、经济等方面有求于美国,但对美推行强权政治、对阿以实行双重标准等做法日益不满。在中东和平进程危机四伏的情况下,中东国家与美的矛盾和摩擦更呈上升趋势。埃及拒绝克林顿的邀请,抵制美、以、巴、约、埃五国首脑会议;土耳其不顾美推出的“达马托法”,与伊朗签署价值230亿美的天然气合作协议。美对伊拉克发动袭击后,绝大多数中东国家表示谴责,认为美的行动是对一个主权国家的粗暴干涉;与美关系密切的海湾六国中,除科威特外,其他五国都未公开表示支持,沙特甚至不允许美军把飞机基地设在本国。在中东和谈问题上,阿拉伯国家普遍欢迎欧盟和法国的介入,希望借此抗衡美偏袒以的立场,争取更为有利的谈判地位。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活动势头趋缓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势力一直是影响本地区国家政局和地区局势稳定的重要因素,但近来由于受到进一步的遏制,其活动势头有所减弱。阿尔及利亚的原教旨主义组织“伊斯兰拯救阵线”因受当局打击,领导层内部分化瓦解,其力量和影响日趋减小,难以再次染指政权;埃及加紧防范和镇压恐怖活动,成效明显,政局稳定;苏丹为避免联合国的进一步制裁,已表示停止对恐怖活动的支持,并关闭了哈马斯等激进组织在苏的办事处;土耳其繁荣党虽具伊斯兰宗教色彩,但在上台后也注意调整策略,避免过激行动。但若中东和平进程重新陷入僵局,原教旨主义势力则有可能重新抬头,暴力和恐怖活动也将再趋活跃。

地区经济合作:步履维艰

1996年中东地区经济形势继续好转,海湾产油国经济普遍出现回升,埃及等经济改革国家的经济稳步发展。但中东地区经济合作因受地区局势变化的影响成效甚微。中东各国虽都有经济合作的需要和愿望,但因各国间的矛盾与问题尚未消除,各国政治制度各异,且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因而经济合作难有大的进展。中东和平进程遭受挫折也使阿以经济合作受到严重制约,直接影响埃以、约以经济合作;海湾国家实际上也已停止与以色列发展经贸合作。去年11月召开的中东北非经济会议降低了调子,以色列在会上没能与阿拉伯国家签订任何经济协议,空手而归。可以预料,在中东实现全面和平之前,中东地区的经济合作难有大的进展。

形势展望:危机与希望并存

总的来看,中东地区形势发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展望1997年,和平与发展仍将是地区形势的主流,但地区和平与稳定仍将面前十分严峻的考验。

1.中东和平进程将重新启动,但和谈进展的程度将主要取决于以色列现政府的态度。和平与谋求政治解决争端仍是地区形势发展的主流,中东和平进程符合阿以有关各方的利益。内塔尼亚胡尽管态度强硬,但尚没有逆潮流而动,抛弃和平的大旗。随着以现政权的稳定,它有可能继续调整政策,希伯伦协议的签署正是以政府迈出的务实的一步。克林顿获竞选连任,其地位得到了加强,所受的压力减小,面对欧盟和法、俄咄咄逼人的攻势,美将重新加大干预中东和平进程的力度,并有所作为。欧盟和法、俄亦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美阿矛盾,更积极地参与中东事务。

2.美通过海湾战争,已基本确定了在中东和海湾地区的势力范围,并凭借自身的强大实力,巩固了在中东的主导地位。虽然美阿、美以矛盾和摩擦有所加剧,但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在政治、经济和安全等方面仍有求于美,美阿、美以矛盾仍将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欧盟和法国近来虽加强了与美在中东的争夺,但诸多制约因素将影响其作用的发挥。美、以已明确反对欧盟参与中东和谈,欧盟内部本身在参与中东事务问题上也意见不一。可以预料,欧盟和法国在短期内仍将无法与美在中东的主导地位相抗衡。

3.受地区和外部因素影响,中东各种力量将发生新的分化组合,中东政治格局也将产生新的变化。埃、沙、叙等中东大国明显强化相互合作、协调立场的努力。另一方面,以美以、土以、美约军事合作和约以伙伴关系为标志,美、以、约、土四国正组成一个舆论称之为新的“战略组合”,它对未来中东政治格局的影响不可低估。伊朗不屈服于美的制载,不断扩充军事力量,对外扩张势头明显;伊拉克也在重重困难中不断调整政策,估计1997年对伊制裁将有所松动。可以肯定,两伊的“重新出山”将对未来中东政治格局的变化产生一定影响。

4.潜在的地区不安定因素仍然存在,有可能引发各种新的危机。在中东和平进程严重受阻的情况下,阿以间的各种矛盾变得更加突出和尖锐,发生武装冲突的可能性增大;巴自治区经济极度困难,群众的不满情绪激增,有可能发生新的暴力事件;阿富汗局势持续动荡,外国势力插手更使局势复杂化;沙特、巴林和阿曼等国的元首年老多病,统治家族内部的权力之争将直接影响其政局的稳定;一些国家之间的边界纠纷仍时有发生,给发展地区国家关系带来负面影响;库尔德问题仍将是影响地区稳定的重要因素,但土耳其、叙利亚和两伊在反对成立独立的库尔德国家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它们之间不致发生大的摩擦。

标签:;  ;  ;  ;  ;  

中东热点问题评述_中东局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