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排序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王秀

护理风险排序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王秀

王秀(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第二人民医院 266000)

【摘要】 对儿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事件,进行风险等级排序,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关注度。临床护理实践实用可行,对提高儿科护理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儿科 护理风险 等级排序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7-0166-01

城阳二医是一所小型二级甲等医院。位邻于青岛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由于门诊量大,儿科护理工作比较繁重。加强儿科护理质量,进行护理工作中的风险评估。对护理工作中存在或潜在的风险事件按等级排序,是警示护理人员对工作中的重点、难点、薄弱环节引起注意。有目标地加强劳动自觉性,提升应急能力的重要手段。这对保证儿科医疗护理安全,消除护患纠纷具有重要意义。现就我院儿科护理风险排序及相关防范措施分析如下:

1 风险等级排序依据

①护理工作中执行频率高者;

②有严重后果者;

③易引起护患纠纷者;

④易失去护理补救时机者;

⑤社会关注热点问题;

⑥政策性行政指令问题。

2 护理风险等级判定标准

具备上述3项以上(包括3项)的护理事项定为A级风险,具备2项者为B级风险,具备1项者为C级风险。所排序事项内容一般不多于10项,以防护理人员注意力分散,降低关注度而影响实用效果。内容务求具体,力戒模糊笼统,内容每月相应微调。如手足口病流行期间相关护理内容提升护理风险排序等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护理风险排序内容简介

A级风险(2012年8月)

①β—内酰胺类药物发生过敏性休克未及时发现;

②未落实查对制度挂错吊瓶;

③危重患儿抢救静脉穿刺延误;

④静脉用药发生不良反应未及时发现;

⑤护理巡查不及时未预警病情转重

⑥刺激性药物(如钙剂、镁剂、甘露醇)血管外渗未及时发现;

⑦呼叫输液管有气体未及时到位处置;

⑧手足口病预检分诊出现错误

B级风险(2012年8月)

①静脉穿刺2次失败,未人员更换;

②转抄环节出现错误;

③配药环节液体、药量计算不够精确;

④普通应激事件(如高热惊厥)未及时到位;

⑤家长呼叫到位延误;

⑥输液速度(如酚妥拉明、氨茶碱、大环内酯类)调控不当;

⑦情绪低落,疲劳上岗;

⑧护患沟通缺失或不当。

C级风险(2012年8月)

①静脉穿刺一次失败;

②家长不理解未及时沟通;

③高峰时段秩序掌控不到位;

④护理礼仪不到位。

4 护理风险排序后防范措施

4.1使儿科护理风险防范突出重点科室把ABC三级风险防范内容作为护理理论,让每一位护理工作者熟悉掌握,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抗风险能力。针对每一项内容并制定各种预案,规范护理流程。使儿科护理工作更加程序化、规范化,护理思维逻辑更加科学合理。

对护理技术培训突出重点,如小儿头皮静脉穿刺、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输液各个流程环节等。

4.2因时制宜,讲究实用时代的变迁,使儿科护理工作的内容,护理风险的重点防范方向都在变化调整。对护理风险进行排序分级,就是以实用为目的,调动调整护理人员的注意力和关注度。合理分配职工的护理精力。。例如现在儿科静脉输液穿刺是工作的重点,又是家长关注的重点,保证穿刺“一阵见血”,具有重大社会效益。我们就把这项技术的培训作为科室风险护理工作的重点来抓。与之相对应的问题均列入风险排序中(A级四项、B级四项、C级二项)。再如现在中心城市的二级医院儿科,面临要求科室零死亡率的苛刻现实。这就要求护理工作必须关注患儿住院、留院期间,病情是否加重反复,及时通知医生,以防延误抢救转诊。我院儿科曾收治一名儿童,来院不久出现大面积皮疹,被护理人员发现及时通知科主任会诊,第一时间确诊为暴发型流脑C型(也是青岛市首例确诊病例)。避免了一次医疗纠纷。另外一患儿,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不可手术型),在我科多次住院,因护理人员注意护患沟通,多次告知该病的严重性,结果在我科突然临床死亡后家长情绪平稳,对护理工作满意理解。由于护理工作的细致到位。可使有发生医患纠纷(包括护患纠纷)苗头的事件顺利消弭平息

4.3换位思考想家长所想

现在家长对患儿的关注度非常高。孩子生病就医,家长不可避免会有这样那样的顾虑。我们风险排序所警示的问题,正是家长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好,就为广大家长提供了一个安全放心的就医场所。使医院儿科的社会效益进一步提升。护理人员要和家长都沟通。精湛技术,细心护理,温馨语言是赢得家长信任的关键。特殊问题还要人性化处理。如高峰时段个别小儿就医应激反应强烈(哭闹等)或病情特殊。我们在争得其它家长同意,不破坏就医秩序的大前提下,可照顾优先就诊。肥胖婴儿,静脉穿刺由护士长、技术骨干直接完成。

5 结论

城阳区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护理工作进行风险等级排序,这项制度实用可行。医院儿科近五年统计门诊84195人次,住院7124人次,未发生医疗事故,无过错性医疗纠纷赔偿。在当地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连续多年来成为全区先进科室。总之,儿科护理风险排序,对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消弭医患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论文作者:王秀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3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1

标签:;  ;  ;  ;  ;  ;  ;  ;  

护理风险排序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王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