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师教学改革与计算机辅助教学_课件论文

中师教学改革与计算机辅助教学_课件论文

中师教改与计算机辅助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师论文,教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于计算机发展而形成的以信息革命为中心的社会正以较快速度向前发展。这场信息革命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被人们称为新的教育革命。这场革命引起了教育系统内部成员态度的改变,引起了学习者学习、思考方式的改变,引起了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改变。在这次教育革命中,计算机对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受到全世界的高度重视,从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到计算机教学软件的编制,各国都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人力,计算机已经渗入到中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所开发的计算机教学软件种类繁多,几乎应有尽有。在我国多数城镇小学开设了计算机课,“电脑从娃娃抓起”已开始起步。在大中城市,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应用在中学一些重点学校各科教学中,小学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一些条件较好的学校开始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成为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对照这种趋势,仍以传统教学为主的中师教育显然需要改革。中师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必须加快步伐走在基础教育的前面。因此,中师教师必须懂得并能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 指的是利用计算机来帮助教师实现教学功能。其关键问题就是软件的质量,而软件的质量是由课件的适用性决定的。所谓课件,即课程教学程序,是教学内容与教学逻辑的有机结合。目前,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种类繁多,但适用于我国课堂教学的软件却极少,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大多数软件是从商业角度出发,编制过程中没有具有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参与,使课件不适合于教学,不能充分发挥CAI的作用。教师参与课件制作, 既能使软件真正符合教学需要,切实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又能使教师在课件制作中学习计算机,运用计算机。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不仅使教师得到了充实和提高,而且有利于教师帮助学生形成现代科技意识。因此,中师教师有责任学会并掌握教学课件的编制。

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知道教学过程中需要什么并深谙传统教学的弊端,但电脑知识缺乏,不具备独立制作软件的能力;而专业编程人员具有熟练的编程技巧,灵通的信息,精良的设备,但他们不具备专业知识,缺乏教学经验。因此,就需要双方通力合作,各取所长,编制出符合教学实际,满足教学要求的实用教学辅助软件。我们编制中师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辅助软件正是这样,与有志于CAI的计算机专业人员联手,共同研制完成。 在编制中师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辅助软件的过程中,我们深切体会到,要使软件符合教学需要,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科学性与实践性原则

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一般来说决定于教师输出的信息量、学生接收的信息量和学生接收面的大小。任何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都是为了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接收最多的信息,并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等,为此,课件的内容必须是正确的,编排必须是科学的,从界面到色彩、音乐都应符合心理要求。并且,课件不能脱离教学内容。因此,必须以现有教学大纲、教材、教参为蓝本,结合教学实践,将板书、挂图、表格、演示实验有机地编排,并尽量选取具有定论的叙述。同时,将有关原始资料按其原始状态编录成库,使科学性与实践性原则得到充分体现。

例如,在编制“小学儿童想象的发展”的教学内容时,我们将部分小学生作文和图画编制成软件,作文分别请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儿童现场录音,图画则按低、高年级随机选取各四幅扫描原样录入。通过试教,我们发现中师生通过感知、分析、比较、结合课本进行讨论,很快就理解和掌握了“小学儿童想象力的发展”一般规律,并且在积极主动的探索分析活动中培养了能力。

(二)大容量与选择性原则

教学是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动态过程。不同地域,不同经济状况,不同教学对象以及不同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的处理是有极大差异的。因此,软件应包含大容量信息,每一个课件内容都应尽可能提供一个库供教师按需要选择。比如,在“个性的概念”一节的设计上,我们选取一个典型人物的成长经历来说明个性发展的特点。作为城市师范,我们用球星马拉多纳的典型系列图片说明问题,学生熟悉,兴趣极高。但农村师范学生就不一定了解这位外国球星,因此,软件同时还需要备有政治人物、英雄模范等其他的典型人物内容供教师选择。

(三)灵活性与趣味性原则

软件是为辅助教学而设计的,它不能是一种僵化的东西。教师在使用时要能在一定时间内运用课件进行演示和开展实验,必要时可反复进行。教学中可随时调用或停止所需内容,并能根据教师个人要求随意调整先后顺序。为此,软件的表格出现时均为空表,教师可随意点按任一位置,出现相应的内容,而不必按一定顺序进行。此外,软件还设有黑屏功能,当教学进行到某一阶段即教师需要讲解时,教师可按一个指定键使屏幕成为黑色,当需要软件内容出现时,按任意键则可恢复画面。

为了解决学生难以理解心理学知识,缺乏学习兴趣的问题,软件尽量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的多功能,在声、色、动态方面增强其新颖性,同时尽量通过实验或演示让学生自己总结得出结论,获得知识,进而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较强的独立思考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四)现实性与发展性原则

在我国现有经济状况下,软件应以教师演示为主,硬件设备成本应降至最低限度(一部486以上多媒体电脑和一部大彩电), 今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计算机将逐步联网,进一步升级。

另外,还要考虑教学实际。长期以来,教育学、心理学多采用讲授法,这有着历史的、文化的、经济的原因。因此,讲授法应该是教学方法改革的现实基础和生长点,如果立即要求教师完全脱离讲授而用计算机操纵教学,显然既不科学也不现实,那只会使改革因急功近利而无法进行下去。为此,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结合教师教学实际,循序渐进,首先让教师能运用软件切实提高教学效率,然后再求得更高的发展。

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发挥软件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呢?

(一)树立正确观念

CAI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不能误以为运用软件后, 教师可以不板书、不开口,甚至不备课,上课开机即可。运用软件,对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它要求教师在减少劳动强度的情况下提高教学效率。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堂中,教师不再是传统的中心人物,学生成为了中心。教师要成为群体的组织者,学生自学的咨询者和学生智力交流的协调者。美国安迪·海因斯指出,到2010年,教师很少有整天授课的。他们是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他们将帮助学生吸收世界各地的教学资源。通过各种教学录像、电视教育计划和人工智能课程对学生的指导,教师将完全从课堂中解脱出来,进行对提高教学成果至关重要的个性化教育,人工智能将成为极为重要的教学助理。

(二)懂得基本知识,掌握操作技能

80年代,美国社会各界的有识之士纷纷呼吁:“师范教育方面必须大规模地增加微电子学的意识和技能,否则,明天的教师将会像昨天的文盲一样残缺不全。”〔1〕

现在,同样的问题又摆在我们面前。对此,我们应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掌握初步的计算机知识,在课堂教学中,要能够熟练操纵计算机,调用自己所需要的课件,并能在机器出现故障时进行简单处理,这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最基本条件之一。

(三)恰当选取课件内容

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中,存贮着丰富的课件内容。教师可以选取其中的材料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但这个选材过程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是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目的和任务不同,所选课件内容和运用的次数及方式也就不同。例如,心理学中“注意的品质”一节,有并列的几个实验,每一实验又可反复进行,每次刺激的呈现又可各不相同。如果教学目的仅仅只是让学生懂得注意的几种品质,则只需演示一、二个实验。如果教学目的还包括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注意品质,就要将几个实验搭配组合,多次进行,使学生认识自己的注意品质。

其次是学生的状况。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学习习惯不一样,就要选用不同的材料,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创造想象的培养”中有三幅配乐想象画、二幅动画,在授课过程中,对于音乐班学生一般选用《在音乐声中遐想的女孩》的图画,而对体育班则选用《小白兔踢足球》的动画。

再次是本地区的情况。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经济状况和文化背景,因而要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恰当地选用合适的材料。

总之,课件内容的选用没有固定的模式,主要靠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学生的基本状况和本地区的情况以及本人的爱好,灵活选取,合理编排,创造性运用。

(四)充分发挥辅助软件的功能

首先是直观性功能。CAI系统使教材内容变得形象、生动、直观、 有声有色,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关系、原理变得具体化或半具体化,并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让学生听到、看到不易直接观察到的事物、现象和过程。这就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为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脑结构图,只需点按相应菜单就会出现所需彩色动态立体三维脑结构画面,并配有相应的声音,还能使之按要求转动,暂停于任何角度的画面,还可以模拟演示神经兴奋的传导过程。这就为学生了解脑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良好的材料。此外,CAI系统可以通过模拟课堂教学的方式, 为中师生提供仿真课堂教学场景,让中师生在模拟状态下学习理论,运用理论解决具体问题,这就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

其次是资料库功能。CAI系统将大量的有关知识、 信息素材按知识点以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存贮其中,配有方便的检索方法。教师利用资料库可以获得所有知识点的有关素材,这样可以充实自己,使自己的教学居高临下,融会贯通,从容解答学生的各种疑难问题。同时,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利用资料库,围绕某一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自己得出结论,获取知识。

再次是程序教学功能。这是建立在计算机交互特点之上的一种功能。“交互”是指人与计算机互相作用,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计算机呈现的信息进行选择,计算机根据人的应答情况调度相应程序,再次呈现有关内容,如同两人交谈。现阶段CAI 的教学过程一般是在教师安排下通过一系列的人—机交互活动来进行的。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情况从CAI系统中选出所需课件内容,学生集中注意观察, 并进行分析和理解,强化记忆。CAI向学生提出一个与所呈现的教材有关的问题, 学生经过一定时间思考、分析和判断,教师进行判别与评价并在CAI 帮助下确认结果,分析错误及其原因,选择下一步学习内容与形式。

此外,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还具有系统化的功能。它可以帮助学生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纳入知识系统之中,使学生随时都能知道已学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及所形成的知识结构。

总之,计算机辅助教学必将作为中师教学改革的突破口而进入中师课堂。作为中师教师必须主动适应这一变革的要求,学习计算机知识,掌握操作技能,学会编制和运用课件,充分发挥CAI系统的作用, 切实提高教育质量。

注释:

〔1〕转引自《世界教育年鉴1982/83》英文版,第27页。

标签:;  ;  ;  ;  

中师教学改革与计算机辅助教学_课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