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电力行业发展逐渐受到国家重视的过程中,近几年内各类电力设备都得到了快速的更新,运维一体化的变电作业模式也得到了逐步的应用,这为变电运维过程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对变电运维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的主要来源和概念进行介绍,对新形势下变电运维作业中经常出现的安全隐患以及防范的措施进行分析,将变电运维安全隐患全面解决的办法提出来。
关键词:安全隐患;变电运维;电力系统;预控措施
作为一种无污染的清洁能源,电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社会中各行各业对于电能都具有很大的需求量。为了使社会发展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电力企业中引入了大量的新技术、新设备,这类技术和设备的引入将电力企业中的生产效率提升,同时也给运维变电人员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为了更好的应对运维变电过程中存在的调整,将其中遇到的新问题解决,就需要对变电运维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注意的来源进行充分的了解,并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变电运维安全隐患以及主要来源
变电运维中的安全隐患是不确定的一种因素,其不确定性会在变电运维工作中导致安全事故的引发。隐患主要来源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不到位的安全管理,不具备科学的管理制度,对于员工的安全作业培训较为缺乏等都可能导致运维变电作业产生松懈的安全意识,缺失安全技能的行为,导致习惯性的违章恶习产生,为安全生产最终埋下隐患;(2)繁琐操作长时间进行,操作人员容易产生焦躁的情绪,导致不严格根据规程操作或者由于判断错误产生的误操作产生,都有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影响电网稳定、安全运行;(3)逐步老化的电力设备,缺乏危险标示,导致设备的安全隐患增大,最终会威胁到电网以及人身的安全;(4)不达标的作业环境,导致安全隐患的产生,如环境中的有害气体、噪音、次声波、高温等都会对相应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对运维变电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使用相关措施进行预控,不仅能够将安全隐患产生的损失有效降低,还能够在萌芽阶段将其消灭,使隐患得以预防,使电网的安全得到保证。
二、安全的常见隐患以及预防措施
1.操作变压器时的隐患及预防措施
变电运维中的一类典型作业就是操控变压器,其主要的工作内容包含充电、调压、切合空载变压器等。
(1)操作运维过程中的隐患和危险点。在切合空载运行变压器时,因为分合电源的过程会有高低差产生,这对于变压器热磁效应的承受能力会产生考验,容易发生由内放电,对绝缘产生损坏,造成危险。
(2)防范措施。规避这类风险可以根据接地中性点的原理,将中性点直接接地过电压进行操作处理。其需要按照一些的要求和原则进行操作:①由于母联跳开后设备运行状态有了改变,可能会有一些安全的间接隐患产生。如果几台变压器并列运行接地母线不一样,在中性点就那些接地时,各母线上变压器的中性点最好使用直接节点的方法;②针对低压侧电源反送的情况,如果高压侧开关跳闸,其就会变为中性点绝缘系统,由于线圈变电会有高压安全隐患产生,需要中性点进行直接接地;③为了对变压器空载电源升高的问题有效避免,可以降低变压器的送端电压,或将电抗器并联在系统中等方式进行预防。
2.母线操作时的安全隐患以及防范措施
操作母线的过程在电力的整体系统中具有涉及元件多、操作工作量大的特点,属于相对较为复杂的一项操作,需要严格根据相应的操作步骤进行。
(1)操作过程中的危险点及其隐患。在操作电力系统母线时,长期分析和总结其危险点和隐患,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三类:①针对不能够熟练掌握操作原理的情况,带负荷直接进行拉刀闸的隐患;②对保护装置进行切换时,由于混乱引发人为勿动隐患;③对电容和电感的工作原理忽视,导致在系统中出现串联谐振,引发安全隐患。
(2)防范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①在备用母线有故障产生时,需要使用母联断路器对母线进行直接切除,这样能够对扩大事故的情况有效防止;②在倒换操作母线时,需要先拉开母联开关的操作电源,这样就能够使母联开关的误跳闸现象得到有效预防,是直接带负荷拉刀闸的问题得以避免。
3.直流回路操作时的隐患和防范措施
变电运维人员操作中的常用项目之一就是对直流进行操作,如果使用的操控方法不当,就可能会有保护装置勿动甚至拒动的问题产生,建议采取以下的措施预防此类安全隐患。
(1)为了使寄生回路的产生得以避免,在摘取直流熔断器时,其摘取的顺序需要根据先取正极再取负极的方式进行,在安装时则需要根据先装负极再装正极的顺序进行,拆装要迅速,避免长时间反复对熔断器绝缘产生损坏。
(2)工作中需要停用直流电源时,需要先退出相关保护,再拉开直流电源;在恢复时,需要先通电再将相关保护投入。
(3)停电对断路器进行检修时,需要将断路器在分的位置设置,做好各项安全措施后,才能够将相关的操作拆取。
4.并解列操作过程的隐患和防范措施
在电网发展的过程中,电力系统不但需要一些自状态的操作,还需要解环、合环的操作过程,和其他操作相比,并解列操作具有更为严格的要求,需要其在满足相应的设备承受范围、网络潮流分布、频率波动要求外,还需要对变压器和操作间隔线路进行操作,需要根据相应的安全措施严格进行操作。
三、消除安全隐患以及隐患解决的流程
1.危险点预控管理提升、标准化作业流程强化
在运维变电作用前,需要对现场的情况进行充分分析,确定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对现场实况进行模拟,进行相应预控案和方针的提前制定,在作业流程开启前,需要开会进行必要分析,实施人性化的管理,对作业人员的心理和身体状态、环境因素进行全面考虑。推动流程卡、巡视卡、操作票等工作形式,根据标准化的作业流程进行工作,并实现各项操作的不断规范,使安全隐患得以更好的消除,避免隐患的进一步发展。
2.提升安全教育力度,提升运行人员的安全意识
在可能诱发电力系统事故的所有因素中,占最大比重的就是人为因素。如果调度电力的运行人员安全责任意识不高,就可能因为误操作引发事故,给电网、设备以及人身造成损害。因而运维人员安全意识的提升能够将运行调度中的风险降低。首先,调度人员需要对以往通报的事故进行认真学习总结经验,剖析根源,举一反三,将类似或者同类的事故的发生避免;其次,需要增强运维人员进行安全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需要长期坚持安全责任意识的提升,对生产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为安全生产的更好进行服务;最后,需要将各项安全生产制度严格落实,使每位运维人员铭记自身的安全职责,将自身的操作不断规范。
3.加强培训,将运行调度人员的业务技能提升
要想电网实现安全运行就需要技术人员有过硬的业务素质,提升电力运维人员的业务素质能够经过技术培训实现,可以应用内部培训以及外部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同时还需要对运维人员的相关培养更为重视,在实施现场对运维人员进行培训。同时,为了使发生各类变电运维的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防止,需要积极的投入新的设备和技术,对一些非接触式的针对和探寻技术进行积极探索,使运维工作的安全性提升。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隐患和缺陷是电力企业中需要长期坚持改善的课题,需要电力系统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隐患的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会转换成缺陷对安全生产产生直接的影响。这个过程中,怎样保证人员的安全意识是电力企业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只有安全生产的流程等到保证,将全方位的预控方案制定出来,使变电运维工作的可靠、安全运行得到保证,实现电力企业的高效和高产。
参考文献:
[1]李运平.变电运维站规范化管理若干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0).
[2]王峰,冯延江.对变电运维技术管理中危险点与预控措施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3,(36)
论文作者:冯海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3
标签:操作论文; 安全隐患论文; 隐患论文; 作业论文; 人员论文; 母线论文; 变压器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