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应用长托宁、阿托品和血液灌注治疗重症有机磷中毒临床干预价值分析论文_高梅

(贾汪区人民医院 江苏 徐州 221000)

【摘要】目的:探析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采取血液灌注、阿托品以及长托宁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我院通过诊断后确诊为重症有机磷中毒的患者66例纳为本组参研的样本,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参照组与干预组,前者实施阿托品、长托宁联合治疗;后者在前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注治疗。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疗效的优劣。结果:干预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7%)高于参照组(78.5%),观察指标优于参照组,P<0.05,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临床治疗中采取血液灌注、长托宁以及阿托品联合治疗的效果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长托宁;有机磷中毒;血液灌注;治疗效果;阿托品

【中图分类号】R5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6-0088-01

往常临床治疗重症有机磷中毒时常采取药物治疗,但此种治疗方式无法有效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明确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临床治疗的确切方案,现就我院在2015年5月到2017年5月接收的66例重症有机磷患者依次行长托宁联合阿托品治疗以及血液灌注、阿托品结合长托宁治疗的效果展开探析,总结如下。

1.资料、方法

1.1 常规资料

本研究66例样本均经临床诊断明确为重症有机磷中毒,入选研究的时间为2015年5月—2017年5月,将其分为例数均等的两组,参照组中有女性19例,男性14例;年龄均值(38.54±5.92)岁;中毒类型:9例甲胺磷中毒,13例敌敌畏中毒,6例乐果中毒,5例敌百虫中毒。干预组有20例女性,13例男性;年龄均值(38.75±5.61)岁;中毒类型:10例甲胺磷中毒,15例敌敌畏中毒,4例乐果中毒,4例敌百虫中毒。两组性别、年龄与中毒类型等临床基础性资料存在良好一致性,P>0.05,满足研究对比要求。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采取保肝利尿、洗胃导泻、酸碱平衡与水电解质平衡维持等对症干预,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及时建立人工气道的同时采取机械辅助通气措施,在此治疗前提下:

参照组:给予阿托品和长托宁治疗,即初次给予阿托品5mg至20mg静脉推注治疗,同时给予长托宁2mg~4mg肌内注射;治疗0.5h内可追加适量的阿托品,待达到阿托品化后再给予长托宁肌内注射维持治疗。干预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血液灌注治疗,应用HA型号的树脂血液灌流器,通过每分钟200ml的血流量实施灌流措施,给予4000U的肝素,其后再以每小时1000U的剂量追加,需控制总剂量在6000U至8000U,灌流的时间控制在每次2h。最后依照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给予阿托品静脉推注与长托宁肌内注射治疗。

1.3 效果评价(观察)

评价指标[1]:显效:治疗后患者神志逐渐清醒,并且生命体征逐渐恢复正常;好转:患者治疗后神志改善明显,生命体征显著改善;无效:治疗前后患者病情无明显改善或加重。显效率+好转率=总有效率。

观察指标:用药次数、胆碱酯酶恢复时间与住院用时。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组研究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及汇总,并将整理好的数据纳入统计学软件SPSS22.0数据包中展开处理,数据对比计数资料通过n%(率)表示,χ2表达组间差检验;x-±s(均数±平方差)表示计量资料,t值检验表示组间差异,各组数据对比后P值小于0.05,提示统计学意义成立;反之则表明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情况分析

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

2.2 两组观察指标分析

参照组胆碱酯酶恢复时间在(5.78±2.53)d,用药次数为(17.96±11.67)次,住院用时为(17.89±3.76)d;干预组上述指标依次为(3.49±2.90)d,(8.49±2.88)次与(11.48±2.83)d,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构成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重症有机磷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进展迅速以及病情危重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病死率,患者临床症状为神志不清与多脏器功能受损,病情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惊厥与昏迷现象,可对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此采取及时有效的救治极为关键,其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举措。重症有机磷中毒的患病机制在于有机磷毒物抑制患者体内的乙酰胆碱酯酶,导致其蓄积过度,促使胆碱能神经维持在冲动状态中,最终造成起初兴奋而后衰竭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对重症有机磷治疗时临床推荐药物与血液灌注联合治疗。

阿托品属于抗乙酰胆碱药物,在有机磷中毒治疗中有确切的效果,其可作用在M1、M2以及M3受体中,对抗M受体选择性不高,在中枢、外周以及神经节N受体中作用不明显,因而在有机磷中毒导致的肌颤、中枢神经症状等方面的对抗效果不佳,单药治疗剂量较大时会导致中毒副反应。长托宁属新型抗胆碱药,抗中枢N、M与外周胆碱效果可观,可选择性在M1、M3受体中产生作用;此外,长托宁还可经血脑屏障,确保患者脑组织药物浓度持续维持在高状态,并且能够对中枢神经症状,例如抽搐、昏迷等起到显著的对抗作用。血液灌流属于穿刺治疗形式,作用机制在于由体内引出血液至体外循环,以此及时清除外循环机内循环的药物及毒素。

本研究发现干预组治疗整体效果(包括总有效率97%与临床各项指标)优于参照组(其中总有效率为75.8%),P<0.05,与李银琦[2]治疗总有效率95%接近,提示重症有机磷中毒采取药物(长托宁和阿托品)结合血液灌注治疗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建议在临床中推广此种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杨奕.长托宁、阿托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重症有机磷中毒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2):178-179.

[2]李银琦.联合应用长托宁、阿托品和血液灌注治疗重症有机磷中毒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7,11(2):130-131.

论文作者:高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0

标签:;  ;  ;  ;  ;  ;  ;  ;  

联合应用长托宁、阿托品和血液灌注治疗重症有机磷中毒临床干预价值分析论文_高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