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论文_曹利芸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脊柱外科 四川 攀枝花 617068)

【摘要】 目的:根据创伤性骨折病症,本文分析探讨疼痛控制护理对其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到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2例创伤性骨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疼痛控制护理,比较患者的术后骨折愈合所需时间、住院所需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等情况及患者手术后的VAS评分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术后骨折愈合所需时间、住院所需等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但在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48h、72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创伤性骨折病症,应用疼痛控制护理此病在临床上具有显著效果,可以加快患者术后康复的速度,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关键词】疼痛控制护理;创伤性骨折;术后康复;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8-0277-02

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为创伤性骨折,且一半以上患者多为四肢骨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为肢体功能损伤、局部或是大面积出现疼痛感,选用及时正确的治疗方法是重中之重,临床上多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过的疼痛感是每位患者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若患者出现持续性的疼痛感会影响患者的心理、身体等,同时还会出现各种并发症状,对于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的处理,对其进行疼痛控制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术后康复速度[1]。现选取我院的72例创伤性骨折患者进行不同的分组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提取2015年5月到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2例小儿创伤性骨折患者,按照分配方法随机的将两个组别平均分配,其中对照组的36例患者中男患者19例,女患者17例,年龄19~56岁,平均年龄(33.4±1.2)岁;观察组的36例患者中男患者20例,女患者16例,年龄18~55岁,平均年龄(35.0±2.7)岁。两个组别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起因等一般资料并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上没有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行常规的护理方法,即对患儿进行常规的疼痛护理处理,护理过程中应密切观测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观测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状,给予相应的常规饮食、健康教育等常规护理,出现突发情况时应及时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疼痛控制护理,具体的护理措施如下:

1.2.1专业护理小组 对于创伤性骨折患者来说,术后我们对其进行疼痛情况评估,密切观测患者的疼痛指标,建立专业的护理小组,对患者的健康史、术后并发伴随症状、手术史等进行全面的评估与记录,根据护理小组每个人的职能分工,为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疼痛护理方案[2]。

1.2.2心理护理 因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大多会出现严重疼痛感,随着疼痛感的加重患者会伴随一些心理压力,同时需要服用相应的镇痛药物,在用药过程中,医护人员务必把握好药量的控制,避免患者出现依赖药物的现象[3]。在术后护理时,关注患者的心理,与患者多沟通,消除患者因疼痛感带来的负面情绪,鼓励患者转移疼痛目标,平时可以听听音乐,与家属或医护人员谈谈心,更深入的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4]。

1.2.3换药护理 为患者换药时,医护人员必须要持有专业的操作水准,动作轻柔,快速准确的进行换药处理,切记不可刺激患者的伤口,且为患者讲述换药前后的注意事项,例如换药前应尽量多食用食物,可减缓患者的疼痛感,换药后避免大幅度运动,以防伤口破裂[5]。

1.2.4物理疗法护理 手术后,应对患者进行简单的下肢按摩操作,操作手法应熟练,且需均匀按摩,可根据患者的需求及身体状态加大按摩幅度。术后麻醉消失后,可进行适中强度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可减轻患者的疼痛感[6]。对于患者的伤口,可进行热敷、冷敷干预,促进伤口不断的愈合。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所需时间、住院所需时间、护理满意度等,可根据记录的时间长短进行判定;也可根据患者的VAS评分进行判定,其中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疼痛感越强烈。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 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相关数据对比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愈合时间、住院所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创伤性骨折是近年来常见的骨折形式,在临床中多应用手术治疗结合术后疼痛控制护理,持续疼痛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状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及心理,如果不能及时控制疼痛感的出现会对患者造成不可想象的损伤[7]。本文结果表明了: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愈合时间、住院所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行疼痛控制护理可从患者的心理、换药、物理疗法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配备专业的团队对其进行护理,可明显缩短患者的骨折恢复及住院时间。

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即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感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的护理方法不能全方面的给予患者护理。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疼痛控制护理愈来愈被人们所关注,从人文角度出发,更能关注患者的内心世界,进而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加快患者术后的康复速度[8]。

综上所述,对创伤性骨折患者行全面的疼痛控制护理,护理满意度极高,在临床应用上存在一定价值。

【参考文献】

[1]杨筝.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6):13-14.

[2]黄雪霞,彭丽娟.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7):71-73.

[3]聂薇,刘丽芳,彭芳,等.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6):161-163.

[4]车晓琳.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6):250-250.

[5]茹长英,郑超华,张艳茹,等.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应用效果[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6):406.

[6]梁梅林.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 心理医生,2015,21(12):199-200.

[7]杨筝.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6):15.

[8]段璞.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58):211-212.

论文作者:曹利芸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3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

标签:;  ;  ;  ;  ;  ;  ;  ;  

分析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论文_曹利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