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观念转变的机制与引导

论观念转变的机制与引导

李云华[1]2000年在《论观念转变的机制与引导》文中提出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观念变革对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的效应。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层次的拓展以及社会变革的加剧,观念的转变益发显得必要和紧迫。这也使得观念转变的机制与引导,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亟待解决的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社会课题。但是,仅就本人有限的阅读视野而言,我认为对于这方面的关注与研究还远没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本文试图从两方面对观念转变的机制及其引导这一课题作些初步探讨。从理论层面,本文首先给出了“观念”的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界定;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观念的基本特征,即从观念的内容上看,作为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观念具有广泛性和超越性的特征。从观念的功能上看,观念作为实践过程及其结果的先行的意识设定,具有有效性和有限性的特征。并从观念萌芽的出现、观念萌芽的强化、观念从萌芽到成熟理念的转变、观念体系的形成四方面描拟了观念生成过程的逻辑图式;依据协同学和科学革命的观点,宏观描述了观念转变的过程。接着,本文探讨了观念转变的机制,也即旧观念体系的解体和新观念体系的建构得以发生的条件以及这些条件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包括观念转变的动力机制、创新机制、传播机制等。这其中,特别提及了理论工作者在观念创新中的作用并分析了传播关系中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大众传播媒介在观念传播中的运用以及观念传播过程中障碍的克服等问题。最后,关于观念转变的引导,本文依据科学革命以及舆论引导的观点,论证了引导观念转变的必要性;依据协同学、系统论以及方法论的证实,论证了引导观念转变的可能性。同时指出,立足社会现实,积极引导转变、着眼于观念创新,大力推动转变、提高宣传质量,有效保障转变,是引导观念转变的最切实、最根本的途径。 从实践层面,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观念转变,指出了78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92年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以及党的“十五大”,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发展、对全社会的思想解放和观念转变所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分析了近年来外来文化冲击带来的正、负面影响,提出了在观念转变过程中对外来文化传播进行辨证引导的问题。分析了大众传媒在观念传播中如何提高质量的问题,指出与受众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的必要性。此外,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那样:“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本文强调了基于观念创新推动观念转变的重要意义,指出观念创新不仅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组成部分,而且,观念创新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和各领域创新的源泉。 限于篇幅特别是本人的能力所限,论题在理论与现实两方面的重要性,可能都没能在文中得到具有足够说服力的呈现或者证明,就我本人而言,希望今后还能有进一步丰富它的机会。

梁剑[2]2017年在《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转型作为当代中国社会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宏观背景与主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领域已经逐步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格局,资源配置方式已经由计划向市场转变,市场的基础性配置作用已经开始发挥。经济领域的变化要求教育必须与之相适应,从而促使我国教育办学体制机制转变。高中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对巩固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和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于提高整体国民素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现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都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各国也都在大力发展高中教育,并将高中教育作为21世纪人才培养的战略性目标与突破口。然而,我国高中教育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它总是处于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夹缝中生存与发展。伴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接受高层次、高质量的高中教育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必需。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教育需求对原有高中教育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由社会转型导致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各种人才的需求迫使传统办学体制向现代办学体制转型。自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开始,包括普通高中教育在内的办学体制改革就拉开了序幕,迄今已有三十多年,尽管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改革效果仍然难以令人满意,迫使人们不得不反思: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到底遭遇到哪些困境致使其举步维艰?其转型的机理是什么?在社会转型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推进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等等?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对促进我国高中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丰富高中教育改革和发展理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普通高中教育为问题研究域,以办学体制改革为落脚点,针对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相关问题进行分析,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遵循“是什么”→“为什么”→“现状如何”→“怎么样”的逻辑,综合运用社会学、新制度经济学、公共管理学、法学等各种理论方法进行分析。论文主要由绪论和正文六章以及结语所组成。绪论部分主要是对问题提出、已有相关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框架以及对论文中可能涉及到的相关核心概念进行解释和说明。正文第一章从本体论角度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即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实质。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是一种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即由传统计划配置方式向现代市场配置方式转型;又是我国中等教育领域中的一种制度变迁,即由传统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向诱致性制度变迁转型的过程;也是高中教育领域各种利益的重新分配和调整的过程,即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是政府及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的过程,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决定了办学体制改革的成效;还是一个适应性调整的过程,即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做出的适应性调整。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实质分析为后文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正文第二章是在“是什么”的基础上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即对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既有内在因素,又有外在要求。内在因素主要是人的多元全面发展的要求与现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不能满足人们群众对普通高中教育的多样化需求之间的矛盾;外在因素主要是经济社会转型对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要求、传统办学体制下高中教育办学经费不足的外在要求、教育治理现代化以及新高考改革对办学体制改革的要求以及国际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趋势所迫。正文第三章是在分析了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是什么和为什么的基础上,重点对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内容即转什么问题进行分析。论文主要从办学主体、办学模式、办学经费投入以及办学评价等四个维度对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内容进行分析,办学主体是由传统单一政府办学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型;办学模式是由传统单一办模式向多样化办学模式转型;办学经费由单一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向多渠道教育经费投入转型;办学评价由单一升学评价向综合性评价转型。论文第四章主要是以重庆、四川两地共四所普通高中学校为考察对象,对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的实际境况进行考察。通过实践考察发现,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还存在着观念认识上存在误区、学校办学自主权尚未真正落实、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发展不平等、政府职能缺位失位现象仍然存在以及制度供给困境等问题。论文第五章主要是在实践考察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理论成果,对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所遭遇的困境进行分析。提出,传统的社会文化、改革的路径依赖、政府主导办学体制改革所产生的政府悖论、改革的制度缺陷、教育改革的行政化制约以及改革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博弈等因素制约了当前我国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其中,文化作为教育改革所蕴含的内在机理,它主要体现在实用主义文化、功利主义文化、行政主义文化和族群主义文化上;路径依赖作为一种旧体制与新变通,它是任何制度改革都无法避免的一种规律,必然要受传统体制的影响;政府悖论作为认识转型难的一个新视角,它是政府在办学体制改革中自身利益和角色冲突而引起的;制度是教育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供给不足是制约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难的根本;教育行政化作为我国教育体制的主要特征,它影响和制约着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的各个方面;利益分化作为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根本性特征,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中的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博弈影响和制约着改革的进程与成效。论文第六章主要是针对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所面临的困境,提出进一步推进办学体制转型的建议。第一,体制转型必须要以观念作为先导,因为观念变革是教育改革的前提和基础,转变观念要立足于现实,准确把握现实转变;加强舆论宣传与教育,以制度实现对思想观念的现实化和具体化。第二,切实转变政府职能,通过转变政府教育办学管理的思想观念和创新政府理念,科学定位政府教育职能,继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政府清单制度,实现政府在教育办学过程中由管理向治理转变。第三,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加大高中教育制度供给,通过制定《高中教育法》及其相应配套制度等正式制度供给,来保障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有法可依;通过现代化媒介宣传与引导,转变广大民众对高中教育以及人才的思想观念,以非正式制度形式为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第四,优化利益协调机制,消解办学体制改革中的各种矛盾,通过构建利益引导机制、完善利益表达机制、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和构建利益保障机制,形成利益共享,从而降低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阻力。第五,多方联动,形成协同效应。普通高中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它需要社会各方面改革齐头并进才能取得成效。通过重新科学定位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继续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普职融通、建立和完善普通高中教育办学效益评价机制等形成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的协同效应,为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顺利推进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论文结语部分主要是对全文做一个总体性总结以及对未来改革进行展望,认为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在当下中国教育改革背景下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对于满足人们多样化、个性化教育需要,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提高整个国民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进程十分艰巨,周期也十分漫长。在当下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要想顺利推进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必须要从顶层设计入手,实现一系列转变。与此同时,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还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注重改革的协同性,以政府自身改革为关键,以制度为保障。

刘建荣[3]2006年在《当代中国农民道德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农村至今是中国社会的广阔天地,8亿农民在中国社会仍然占绝对多数,且在社会变革中处于社会弱势地位。中国农民在当代社会缺乏自我的组织形式,在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实施后更呈现出自给自足的小农特征,在社会改革开放环境下的利益重新调整的格局中,既缺乏社会利益分配的话语渠道,也缺乏参与社会利益分配的机制,在社会改革中日益处于政治上的被动地位和经济上的合理利益被不断剥离局面,日益远离社会资源的公平享有,在社会中日益显示出经济上的相对贫困和文化素质上的相对落后,社会地位也日益边缘化。然而,农民所遭受的生活痛苦、所遭遇的社会不公、所罹患的身心灾难,是多么地需要道德伸张,农民在困境中被扭曲的心灵是多么地需要道德抚慰,农民所遭遇的来自内在与外在的矛盾冲突是多么地需要道德调适。 农民道德建设不仅是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文明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发展的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冲突在各领域全面凸显,思想道德规范约束在社会转型中出现了一定真空。农民在矛盾中寻找希望,在冲突中渴望走出困惑。农民道德建设在全社会的道德建设和农民的全面发展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论文立足时代的变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倡导的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为依据,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对农民道德现状和道德建设环节进行较为深入而全面系统的理论探索,希望为中国农民道德建设提供具有一定价值意义的思维理念和思考方法及路径。首先,通过深入全国广大的农民中,进行广泛的实证调查,以典型访谈和问卷的形式,从接受调查的农民全体、

毛德智[4]2006年在《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指根据农村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等现状,通过各种教育形式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政治法律修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并通过加强医疗保健等措施提高其身体素质,以协调其数量,提高其质量,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推动农村经济健康稳步发展。从资源结构看,我国资源的最大优势既不是物力资源,也不是自然资源,而是人力资源,尤其是农村人力资源。当前,在人力资源领域的相关研究较多,但涉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尤其是从经济学、社会学多角度系统研究这一问题的学术成果并不多见,本论文的选题正是以此为基本出发点的。 本论文共七章,从逻辑上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第二和第三章为总论部分,以理论分析为主。主要内容是概括性提出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思路与方法,在经验事实描述的基础上,对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进行历史考察与现状评价,并对美国、韩国人力资源开发的模式与经验进行剖析,将其概括为“先发模式”和“后发模式”,据此提出了对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启示与借鉴。接下来第三章系统构建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各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程度不尽相同,地区间有明显的差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程度基本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第四、五章为本论文的核心内容,详细阐述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问题,以及在当前市场化与国际化不断加速的社会进程中,从技术进步、体制改革、社会转型的角度探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农业教育是开发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重要手段,第六章对此进行了专项研究,通过美国、荷兰、日本等国家农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开发的经验借鉴,试图找到一条适合我国现状的农村职业技能开发之路。第七章为结论部分,在提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原则思路的基础上,从观念开发、教育性开发、制度性开发、迁移性开发、政策性开发等角度,系统探讨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选择。本研究可能实现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通过对比较优势的综合分析,提出了我国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以及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本文认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充分利用我国的人力资源,不仅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取国际贸易比较利益,使静态比较优势得以实现。但从动态看,由于放弃了具备潜在动态比较优势产业的发展,结果会由于工业化推进速度的迟缓及国际分工低级化和边缘化,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不利。为此,本研究试图通过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探讨和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状况的分析,指出我国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并结合社会经

余敬[5]2016年在《我国人的观念现代化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要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伟大理想,就必须完成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核心和关键是人的观念现代化,只有实现了传统观念向现代观念的转变,才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将主体观念、法治观念、竞争意识、公共观念等现代化的观念注入人们的思想中,以观念带动行为,显示出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巨大能动作用,才能使我国真正实现现代化。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容回避的是距离真正现代化国家的要求还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而我国最重要的差距就是在人的现代化方面,其中以人的观念问题最为突出,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的一部分观念已经转变为现代化观念,但仍有一部分观念尚未实现更新和转变,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的矛盾冲突严重影响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因此,实现传统观念向现代观念的转变对于每一个个人实现人的现代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基于此,对于我国人的观念现代化的问题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在重视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要强调精神生产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能动作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与其相对应的思想观念,只有适应时代发展的观念才能正确引导人们的行为,因此,在我国只有具备了与现代化相匹配的观念,不断地实现传统观念向现代观念的转变,才能推动我国成为真正意义的现代化国家。研究人的观念现代化应当基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同时借鉴西方现代化理论,分析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性及其特征、人的观念现代化的深刻内涵,探讨人的观念现代化对人的现代化及社会现代化的能动作用。结合我国人的传统观念向现代观念的转变中存在的矛盾冲突的种种现象,如权力依附观念与自我主体的冲突、人情观念与法治观念的矛盾以及尚未完全形成的市场观念和公共意识等,这些矛盾在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存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中,是阻碍我们实现个人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市场经济不仅是资源配置的手段,更是思想观念不断更新的重要机制。目前我国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和重视仍然不够,教育、法治和社会环境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还阻碍着我国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实现。实现我国人的观念更新与转变,要真正从实际出发,一方面人作为观念现代化的主体要自我学习和自我反思,一方面要转变教育理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进一步优化我们的社会舆论环境和文化环境,以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人们现代化观念的提升;推进我国的法治建设现代化,健全法治体系,构建法治秩序,以法治方式促进推进人的观念现代化,从而规范人们的行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叶平[6]2014年在《基于生态伦理的环境科学理论观念和实践观念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于生态伦理视角的环境科学,肩负着变革传统理论观念与建构和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所需要的实践观念的光荣任务和历史使命。为此,对环境科学的整体定位进行了重新确证,认为环境科学的体系结构是兼容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以及环境自然科学、环境人文与社会科学等门类的超级学科群落。它的特征在于观念的继承性和革命性、研究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学科发展的发散性和收敛性、文化的批判性和先导性、结果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环境科学共同体不应局限于自然科学,还应扩展到环境交叉学科,形成大环境科学共同体,明确环境科学研究的人文范式,并以“一个地球,两个世界”协同进化的生态世界观、地球“资源”和“根源”并存的生态价值观、从“社会契约”到“自然契约”的生态权利观,作为本课题研究的基础和理论工具。分析环境科学不同层面的理论观念问题,认为环境自然观不应当建立在自然终结论的基础上,而应当坚持自然有机体论、进化自然论,主张敬畏自然,其依据在于“自然界最懂自然”、“生物利益的自我保护性”和“大自然的报复性”;在环境保护观上,分析了“极端的环保”观点产生的原因,其症结在于坚持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并忽视环境保护的时-空异质性、经济发展区位的差异性。人与自然关系的度在于“益于人类,促进生态”的双标尺度;在“循环型经济还是节约型经济”的环境社会观的争论上,对二者的不同观点进行了分析,认为“循环型经济”适合于产业发展模式,不适合于环境社会发展模式;节约型经济是针对经济社会的物欲消费提出的,包括循环。循环的目的在于节约,突出环境社会的伦理自觉,即在于物质上的节制主义、生活上的简约主义。对环境科学的实践观念问题展开研究。一方面,分析城市环境友好型产业产生的背景和工业生态化应确立的实践观念,认为环境友好型产业是工业生态化的范例,不可能自动实现,依据在于“整体支配并决定部分”、“外部不经济性”、“工业生态化并非企业自愿”和“取-予平衡”等环境观念。特别是“小水泥”为摆脱“落后产能”而开展的处理城镇生活垃圾的工艺创新,尽管环境评价和水泥质量监测均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但是其社会正当的商品生产和生态生产的名分仍未确定,其症结在于缺乏“实践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态度,以及正确的评价标准。“耗能”、“环保程度”、“地方水泥需求状况”以及企业本土化程度应当成为评价的标准。另一方面,从生态伦理视角,对“荒野环境”、“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以及“河流生命伦理及其建构的实践思维方式”进行论证,认为荒野属于环境关系集合体,其内涵不在于有无人居住,而在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可持续性。其特征在于:原发自然性与建构自然性、多样性与统一性、稳定性与波动性、局部斗争性与整体和谐性。荒野的本质在于野性。野性是自然历史过程中积累的成就。确立荒野概念并作为决策观念,有助于改变仅从森林,或湿地,或河流等局部进行的“条块分割的决策”。生物多样性属于环境关系的属性,它与文化多样性相互制约,并以此为出发点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伦理进行探讨,发现生物多样性不等于生物多样,而是多样生物的本质属性。认为人类与其他生物都有“生存环境的依赖”,而人类科学理性则把多样的“生活世界”变成了单一的物质世界,用简单的机械物理运动代替生命运动形式,这是今天生物多样性破坏的文化本质。实质上,任何生物包括人类,都有存活属性和种属属性。保护存活属性的共性和种属属性的差异性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本质。基于生态伦理研究河流环境实体,在地球水圈图景中透视河流“活的”生命形态,目的是确立以“河流生命健康”观念为特征的河流生命管理方式。认为河流生命概念符合非平衡生态学和复杂性理论,特别是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和超循环理论的机体模型解释,体现自然界活的系统是自组织系统,具有协同的整体性和进化的方向性。由此,把机械系统存在的因果关系与有机系统存在的功能关系相区别。河流生命的根是水,其命脉是超循环流动,有其自身的生存和健康方式。对河流生命的管理应坚持协同的整体论、进化的价值论和“像河流那样思考”的伦理思想特征。河流生命是一个新概念,是绿色知识创造和传播体系中的一个范畴。其实践思维方式体现在对河流生命意义的重要性、表达和理解的三个维度。环境科学肩负着为人类终极关怀服务和为人与自然和谐服务的使命,其任务在于形成大环境科学共同体并促进环境学科的交叉研究,特别是当前需要开展环境科学史的基础研究。

安婕[7]2015年在《福柯的治理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福柯是当代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从文学、历史、社会学、政治学和哲学中提取能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这些理论又与各种知识遗产产生思想撞击,裹挟着强大的生命力,为世界所瞩目。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福柯转向了生命政治的研究工作。福柯创造了知识/权力与治理的技艺学。这些技艺学围绕着生命,也包围着社会,使得社会变得易于控制,也使得生命可以被投资。本论文以历史叙事的方式来讨论福柯有关治理术的思想体系。治理术作为福柯研究生命政治的一个独特维度,既是政治哲学的改写,也是主体和权力理论的建构。围绕这两个主要线索,论文依托福柯文本,展开了治理术的谱系学梳理,同时尝试对福柯政治哲学及主体和权力理论的建构提出新的见解。论文第一章主要研究治理术的源起。福柯将它追溯至希伯来牧领权力。与古希腊传统的普适性法律权力不同,这是一种游离于政治之外的个体性的善意权力。这种权力与基督教牧领制度相结合,在牧领引导与反引导的运动中积蓄了冲出教堂的力量,从而有了侵入政治领域的可能。第二章分析治理术进入政治领域后的第一个具体化形式—国家理性。16世纪围绕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展开了治理术的大论战,由此契机治理术并入了政治领域,并且具体化为国家理性的形式。国家理性作为一种政治治理术,模仿家政经济的治理模式,发展出了两大技术装置,对内强调无限治理的治安技术,对外采用外交-军事的制衡战略。第三章探讨了政治治理术的蜕变和转折。治安国家对重商主义的征用逐渐表现出家政经济模式与主权庞大框架的不协调,国家理性逐渐成为治理术发展的障碍。18世纪下半期,重农主义借用人口-财富要素,使经济摆脱了家政模式,转而成为治理的对象。这引发了治理的变化。人口和经济的“自然”要求治理从无限治理转变为有限治理。这是西方治理思想上的重大转折。第四章论述治理术转折之后应运而生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是最小的国家理性。福柯的自由主义以政治经济学为知识工具,以市场为实践场域,结合真理与法律的纠缠,来发现自由的消耗与生产的机制。这个机制既向我们表明治理术自我限制的可能,也像我们展示了自由主义的内在危机,而对危机的思考是新自由主义的起点。第五章讨论作为新自由主义形式之一的德国秩序自由主义。20世纪德国秩序自由主义站在胡塞尔现象学、马克斯·韦伯社会学和新康德主义哲学的交汇处,试图通过国家、市场、社会和人之间关系的重组,通过建构法律框架和制度框架的配合机制,来保证经济进程的自由不会损害社会,从而从经济合理性中建立一个强大的德国。第六章关注的是美国新自由主义。对于福柯的治理术而言,美国新自由主义意味着一种由经济而生发的对于存在的思考方式和阐释学。基于休谟经验主义哲学,人的有目的的选择活动,即利益取舍,其起点不是理性的推理,而是本能的利益偏好对情感的触动。情感的本能性及其不可化约性为从行动出发去理解经济和社会提供了合法性基础。从这种理解中,福柯带领我们发现了经济人主体的原理和市民社会的广阔空间。福柯治对理术的谱系学研究揭开了一个全新的政治哲学的面纱,这不是某种本质的玄想,而是行动和实践的敞开。治理术研究为权力关系分析附上了更为丰富的内容,为主体的建构和生命的可能性提供了更深的思考。

陈思[8]2014年在《学校教学观念变革的社会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学活动也是如此,科学的教学观念是保证教学活动的方向性与成效性的关键。对于学校教学而言,学校教学观念对于推进与改善学校教学意义重大,要想进行教学改革,就必须变革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教学作为一种人为性的活动,真正意义的教学观念变革应该落实于具体的、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将先进的教学观念转化为教学生活的实践形态,转化为真实的师生的生存方式。然而,教学是一项社会性活动,学校教学观念的变革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过程,有着自身内在的社会逻辑和复杂而现实的社会性基础。面对现实中学校教学观念变革出现的僵持、反复、拖延、表里不一和敷衍了事等诸多问题,只有立足于宏观的社会背景,结合具体的社会情境,分析学校作为“微型社会”的内部组织运作,明确教师个体行动的社会逻辑,才能实事求是的制定解决学校教学观念变革中现实难题的合理目标及科学推进学校教学变革的策略。论文采用文献梳理与实际调研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宏观层级的社会制约、中观层级的学校内部组织运作机制和微观层级的教师个体行动逻辑对学校教学观念变革这一社会过程的影响。以期找出解决变革过程中诸多问题的方法。论文第一章是“概念解读与问题厘清”,解读学校教学观念的内涵与意义,分析学校教学观念变革的动力、形式和过程、阶段,分“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级阐明学校教学观念变革的社会性,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学校教学观念做铺垫。论文第二章是“学校教学观念变革的外部社会制约”,学校教学的社会性使对学校教学观念变革的讨论离不开对社会背景的分析。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文化对人价值观的影响与塑造,和每一所学校所处的生存空间与学校独特的具体情况,是学校教学观念形成和变革无法脱离的社会制约,这是学校教学观念变革社会性的宏观层级。论文第三章是“学校教学观念变革的组织运作”,学校内部的组织运作是我们所关注的学校教学观念变革社会性的中观层级。首先,每一所学校都拥有相对独特的文化,这种代表学校主导价值观念的文化是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和渗透,在学校内部形成一种相对独立的场域,在这种场域中个体的行为及个体间的交往都会遵循某种非正式的、潜在的规则。其次,学校本身是一种制度化的存在,通过制度化的教学系统完成社会赋予学校的使命;也通过制度规范教学主体的行为和思想观念,使教学主体受到制度的强制力规训;同时,学校教学制度又为教学活动规范、顺利的进行和教学观念从观念到实践的转变提供支持与保障。再次,学校内部各主体间的利益博弈与权力制衡是学校现实运作的社会性基础。然后,学校之外与教学变革相关的其他主体也基于自身价值诉求在不同程度上关注着教学的发生与变革。最后,教育教学研究者的理论研究也是推进学校教学观念变革的重要力量。论文第四章是“学校教学观念变革中的教师及其行动逻辑”,对学校教学观念变革社会性的研究,最终应落实为学校教学观念的实践,即落实为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由教师个体教学观念决定,个体教学观念会受到一系列社会性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因此,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其教学观念变革的过程会遵循一定的社会逻辑,经历一系列的过程,最终完成教学观念的变革。这是学校教学观念变革社会性的微观层级。论文第五章是“学校教学观念变革的共赢与共识”,要真正实现学校教学观念的变革,一是要使学校教学观念变革中的各主体建立一种平等、互信、互惠、包容的合作氛围,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协调的合作体系,实现利益的共赢;二是要建立公平合理的教学制度对教学观念变革予以确认与保障,使身处其中的主体和组织采纳与实施这种制度化的观念,并逐步转化为教学主体自身的教学观念;三是教学主体在面对教学中的观念差异、利益矛盾和意见分歧时,应当将面对的共同教学问题和相同或相似的利益需求以及相容的立场作为认识教学的前提,在相互妥协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协同合作。四是要重新审视被称为“专家”的教学理论研究者与作为教学理论实践者的教师之间的关系,在平等对话与真诚沟通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彼此理解、相互包容、共同推进的平等合作关系,使学校教学观念变革过程成为理论研究者与教学实践者共同建构的过程。五是作为教学实践者的教师本身,应在多元的价值观面前秉持教育者的良知,以客观的自我认识厘清现代社会赋予教师的角色困惑,追寻制度规约下的精神自由,维护独立、理性的主体意识,积极应对时代的更新与挑战。

郑伦仁[9]2012年在《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研究,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和有关理论,对研究中涉及到的几个基本概念做出了如下界定:(1)大学。也称高等学校或高等院校,简称高校,是实施高等教育的社会组织或机构。本研究所指的大学仅包括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公立普通高等学校中的本科大学和学院。(2)学术。是指探究、综合、传播、应用专门而系统的学问的活动过程和结果。本研究所指的学术包括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3)权力。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某一主体凭借和利用某种资源对客体实行价值控制,以实现主体意志、目标、利益的一种强制性力量和特殊的影响力。(4)大学学术权力。是指大学组织、团体和个人对学术机构、学术人员、学术事务、学术活动和学术资源等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本研究所指的大学学术权力主要包括个体学术权力、团体学术权力和组织学术权力;行政性学术权力(职位权力)和民主性学术权力(专家权力);纵向学术权力和横向学术权力;正式学术权力和非正式学术权力;学术决策权力、学术执行权力和学术监督权力等。(5)机制。是指在客观事物或现象有规律的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变化、发展的各种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方式和原理。一种机制或是一种“特定的因果关系模式”,或是一种“带规律性的模式”。(6)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是指大学学术权力在有规律的运行过程中,影响这种运行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方式和原理。简言之,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就是大学学术权力运行“带规律性的模式”。本文以权力社会学理论为指导,分析了大学学术权力运行的一般原理。这些原理包括大学学术权力运行主体与客体及其相对性、运行过程及其连续性、运行程序及其规范性和严密性、运行方式及其多样性、运行实际轨迹与理论轨迹及其差异性、运行结果或后果及其可评价性和可监督性,以及运行目的或目标及其价值性和导向性。选取机制设计理论和比较经济学的DIM方法(即决策方法)作为理论视角,构建了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的理论模型。该理论模型主要包括:(1)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的形式结构。基于机制设计理论和DIM方法构建的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的形式结构包括七个子机制:即决策机制(Decision Mechanism)、信息机制(Information Mechanism)、动力机制(Motivation Mechanism)、导向机制(OrientationMechanism)、协调机制(Coordination Mechanism)、监督机制(Supervision Mechanism)和保障机制(Protection Mechanism)。每一种子机制都有其特定的涵义、类型、结构、功能和运作机理。(2)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的要素结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运作环境、运作动力、运作主体、运作程序、运作手段、运作目标等。每一种要素都有其特定的结构和功能作用。(3)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的主要功能。有激励功能,自我实施功能,得益功能和发展功能等。(4)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的作用机理。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可以通过以下任何一种方式发生作用:一是自我实施,二是强制实施,三是放弃或重新设定。本文对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的成就及问题进行了反思。首先,充分肯定了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改革与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其次,运用实证与引证结合等方式,对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采用自编的《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情况调查问卷》,在我国15所不同类型的公立大学,面向603名行政干部、教师和研究生进行了测验研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对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结构不完善、不合理;第二,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第三,运行状态不佳。同时对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决策机制、信息机制、动力机制、导向机制、协调机制、监督机制和保障机制在运作主体与客体、运作对象与范围、运作制度与体制、运作手段与方式、运作过程与程序、运作目标与结果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第三,对导致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指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观念陈旧、认识不到位;二是制度不够完善、有效供给严重不足;三是体制不健全、不顺畅。本文提出了完善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的取向与原则。认为,首先,需要更新四个思想观念。即摒弃传统的官本位观念、树立学术本位观念,摒弃传统的人治观念、树立现代法治观念,摒弃传统的机械论观念、树立科学的系统观念,摒弃守旧观念、树立创新观念;其次,需要确立三个价值取向。即有利于学术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有利于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第三,需要坚持五项主要原则。即科学化、合理化、民主化、法制化和适应性原则。本文提出了完善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的目标和策略。认为,首先,需要确定一个基本目标。即建立“科学、合理、严密、有效”的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其次,针对我国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中七个子机制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可操作的完善策略。这些策略包括:(1)决策机制完善策略。决策主体要更新决策观念、提升决策能力;明确权力边界,清晰界定决策对象与范围;建立健全决策制度与规则;健全决策组织与体制;采用科学的决策方式与方法;进一步规范决策过程,严格决策程序。(2)信息机制完善策略。提高信息主体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丰富信息资源;规范信息过程;健全信息系统;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运用科学的信息方法。(3)动力机制完善策略。健全大学学术权力运行制度,保障学术权益;创新大学学术权力运行体制,增强办学活力;完善大学学术权力、利益和责任机制,提供充足动力。(4)导向机制完善策略。重视目标导向;强化学术导向;调整利益导向;完善价值导向;把握舆论导向;强化政策导向;加强法纪导向;注重行为导向。(5)协调机制完善策略。提高协调主体的权威性和协调客体的配合度;明确协调的对象与范围;合理选择和灵活运用不同的协调手段与方法;有序推进协调进程,顺利实现协调目标。(6)监督机制完善策略。监督主体要更新监督观念、提高监督能力;明确监督对象与范围;规范监督过程与程序;健全监督制度;完善监督体制;采用先进的监督手段、方式与方法。(7)保障机制完善策略。提升保障主体和对象的保障意识和保障能力;完善保障制度;健全保障体制;大力培育、科学选择和实施保障手段;规范保障过程与程序。以上是针对我国公立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的完善策略。各高校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突破口和侧重点,逐步推进、逐步完善。

徐丽娟[10]2007年在《传统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中的观念产出及其营销规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国内学者、企业人士逐步开始认同产品内涵的观念、产品及其延伸服务构成企业营销规划和管理的基本内容。从实践看,企业无论是通过其向市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还是通过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都无时无刻地向社会提供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观念。这种观念上的产出在企业向消费者的提供过程中既可以作为独立的商品也可以作为其他产品形式的附加促进销售,这种基于企业观念产出的营销管理模式构成观念营销这一崭新领域。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基础产业,该行业的发展始终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缩影。现代通讯技术、电子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使工业生产方式、商业运作方式以及消费者消费模式发生了巨大变革。工业的原材料和物料的需求模式、供给方式以及半成品和产成品的管理方式的变化,商业的商品存储、供应方式的变化,消费者购买机会和购买习惯的变化等给交通运输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整个社会的物流正在逐步走向现代化,与此相适应,交通运输业中的货物运输也开始了物流化的进程,从客观上要求运输企业超越传统运营理念和模式。观念营销提供了一个十分可行的方式。本论文以现代通讯技术和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为基本前提,探讨传统运输企业在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过程中的观念变革及其构成的产出形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以该形式产出为基础的运输服务的特征、价值补偿的特殊性以及相关营销行为的规划方法和内容。在假设转型中的运输企业及其客户都是不断追求经济利益的经济组织以及双方所处的市场环境是合理的前提下,将观念视作为企业的一种产出形式并探讨基于这种产出的企业的营销管理即观念营销在运输企业转型过程中的应用。主要创新点如下:(1)论文分析了传统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过程中需要重点培育的观念内容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指出了物流技术是价值创造即企业利润的源泉之一;(2)根据图的可嵌入性理论提出了观念元素、观念图等范畴,探讨了运输企业转型过程中经营理念、核心观念产出与目标客户群体运输观念之间的可嵌入性及其对企业营销管理的重要指导作用,通过对观念图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解析阐释了市场营销中对客户研究的重要性;(3)以控制理论为指导,提出了消费者消费状态函数以及消费者群体状态分布分析方法、消费者消费状态转换升级模型,指出了企业观念产出与客户运输状态相互之间的深远影响;(4)分析了观念产品的基本特征,探讨了运输产品与观念产品之间的关系,构建了观念营销组合模型;(5)分析了运输企业转型过程中在客户让渡价值中实施观念价值供给的过程,对观念的价值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企业通过客户的观念满足来获得观念价值补偿即实现销售的基本途径和一般方法;(6)基于指数法提出了评价企业观念营销力的指数指标体系;(7)结合运输企业客户关系现状调查数据,分析了传统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过程中的观念产出的主要来源,提出了针对传统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过程中实施观念营销的思路和解决方案。本论文是首次将观念营销应用到运输企业管理,是首次运用图的可嵌入性理论探讨企业理念与客户消费观念之间的关系并作为企业营销规划中目标客户群体选择的知识基础。

参考文献:

[1]. 论观念转变的机制与引导[D]. 李云华. 中共中央党校. 2000

[2]. 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研究[D]. 梁剑. 西南大学. 2017

[3]. 当代中国农民道德建设研究[D]. 刘建荣. 湖南师范大学. 2006

[4]. 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D]. 毛德智. 华中农业大学. 2006

[5]. 我国人的观念现代化问题研究[D]. 余敬. 河南师范大学. 2016

[6]. 基于生态伦理的环境科学理论观念和实践观念问题研究[D]. 叶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

[7]. 福柯的治理术研究[D]. 安婕.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

[8]. 学校教学观念变革的社会性研究[D]. 陈思. 山东师范大学. 2014

[9]. 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研究[D]. 郑伦仁. 西南大学. 2012

[10]. 传统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中的观念产出及其营销规划[D]. 徐丽娟. 北京交通大学. 2007

标签:;  ;  ;  ;  ;  ;  ;  ;  ;  ;  ;  ;  ;  ;  ;  

论观念转变的机制与引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