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颅内高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闫桂萍

天津市海河医院结核一科 300222

摘要: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在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颅内高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我院治疗的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颅内高压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5.24%,对照组为80.95%,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颅内高压患者中,加强护理干预,能够保障诊治措施的有效进行,提升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值得采纳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结核性脑膜炎;颅内高压;应用效果

结核性脑膜炎(TBM)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是最严重的一种肺外结核病,结核分枝杆菌在入侵人体后,将随着血液循环进入软脑膜并形成结节,结节溃败后,结核杆菌会进入蛛网膜下腔,诱发头痛、发热、呕吐、脑膜刺激征的发生,而且随着脑膜、脉络丛、室管膜炎性反应的发生,会并发交通性脑积水、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危及患者性命,必须及时予以治疗,并且加强临床护理干预,以保障诊治措施的有效展开[1]。此次试验在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颅内高压患者中应用了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反响甚好,现将试验结果作如下报告:

1 资料及方法

1.1 基本资料

以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我院治疗的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颅内高压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前瞻性研究原则,采用掷币随机法,将之分为两组,各42例。患者基本资料为:①对照组。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23:19,最小、最大年龄分别为17岁、64岁,平均40.88岁。②观察组。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22:20,最小、最大年龄分别为15岁、72岁,平均33.26岁。根据上述信息可知,从基本资料上看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研究对比的价值。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Thwaites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标准,合并有颅内高压症状;②此次试验计划上交至医学伦理委员会后,通过审批,并在其监理下进行,患者知悉实验内容后自愿参加,已签署知情同意书[2]。

(2)排除标准:①合并有严重心、肝、肾等严重器质病变患者;②认知及语言功能障碍患者[3]。

1.3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详细记录下来,及时反馈给责任医生,为临床治疗及护理方案的调整提供信息支持。

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方案如下:①环境护理干预。环境护理干预。保证房间的干净整洁,定期消毒打扫,每日上午7:00至10:00应关掉空调,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新鲜,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0至24℃,湿度控制在55%至60%,定期更换床褥,保持床铺的平整干燥,在患者睡觉时保持安静,尽量降低推车的声音;②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和病情巡视。按照患者的护理级别,定时定点巡房,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变化,加强体温、心率、脉搏等生命体征指标变化,当患者出现头痛加剧、昏迷程度加深、肢体抽搐、瞳孔变化等指征是,及时反馈主治医生,采取合理急救措施,避免脑水肿、脑积水、脑血管痉挛等危象的发生;③起居饮食护理。患者因宽松着衣,勤换衣物,厚薄适宜,定期帮助患者翻身、拍背,发现污染应及时帮助患者更换衣物及床单,加强皮肤护理,每日温水泡脚,每周修剪一次指甲、趾甲。同时,加强饮食护理干预,少量多餐,循环进食,多食用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针对昏迷无法进食患者,可根据患者营养需求评估其进食量,给予鼻饲流质饮食,严格控制鼻饲液温度及鼻饲速度即可;④专业医疗指导。告知患者及家属结核性脑膜炎的病因病机、易感人群、高危因素、治疗方式,提高其病症认知水平,用药前告知家属用药目的、给药方式及注意事项,尤其是在雾化吸入治疗前,需提前进行技术指导,指导患者如何有效呼吸,确保局部药物浓度能够达到标准,避免呛咳、呕吐,同时向患者介绍成功治疗案例,引导患者以乐观积极的态度接受治疗。

1.4 判定标准

患者出院前夕,发放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由患者对护理工作进行评分,根据评分计算护理满意度。

1.5 统计学分析

此次试验所记录的基础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2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的表示方式为百分率(%),组间对比方式为χ2检验,若计算得到P<0.05的结果,表示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5.24%,对照组为80.95%,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结核性脑膜炎(TBM)是结核病中常见的一种临床症型,是由于脑膜、脊膜感染结核杆菌引发的非化脓性炎症性病变,其中70%的患者将累及神经系统,常合并有颅内高压症状[4]。针对这类患者,在给予治疗的同时,必须采用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环境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住院环境,保证其睡眠环境;通过生命体征监测,做好病房巡视工作,切实掌握患者病情进展动态,加强对于头痛加剧、肢体抽搐等高危征兆的监测及治疗,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控制及改善[5];通过起居饮食护理,从患者卫生、饮食、起居等方面加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患者安心接受治疗[6]。

此次试验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其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在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颅内高压患者中,加强护理干预,能够保障诊治措施的有效进行,提升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值得采纳应用。

参考文献:

[1]高江彦,任广潘,张晓光,李德新,曹红涛.循证护理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19):165-168.

[2]侯志琴,黄镇,谢瑾,夏蓉青,张宇航,丘利娜.管床责任制护理模式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07):29-31.

[3]宋磊,张爱华.护理干预在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颅内高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06):134-137.

[4]高江彦,任广潘,李德新,张晓光,曹红涛.专病一体化护理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04):154-157.

[5]王金妹,许庆敏,蔡敏.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颅内高压症状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5,38(2):156-157.

[6]饶勤.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患儿颅内高压症状的影响分析[J].母婴世界,2015(10):282-283.

论文作者:闫桂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在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颅内高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闫桂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