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综合评估法下工程投标报价策略及其他因素分析论文_李海斐

李海斐

中铁十五局集团城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省洛阳市 471000

摘要:施工企业首先要承揽到项目才能实现企业的发展和滚动,想要在市场竞争中获得项目的承揽,投标阶段的工作非常重要,投标文件的编制、报价的合理分析,施工组织的合理布置、人员业绩信用的搜集积累等都是投标文件获取高分的因素。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从工程投标实例入手进行阐述,对综合评估法下投标报价策略及其他因素进行分析,供以后投标中借鉴、参考。

关键字:综合评估法;投标报价分析;其他因素

一、综合评估法

综合评估法:是指在满足招标文件的前提下,评委根据投标文件中的项目管理机构配备、企业业绩、财务能力、信用评价、企业获奖情况、施工组织设计、投标报价等综合因素进行打分,综合得分最高的为中标单位。这一方法更具有科学性,能够选择综合实力强、报价及施工方案合理优化的施工企业。

二、投标报价案例分析

综合评估法投标中,投标报价往往占的分值在60分以上,所占比例较高,报价得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最终的综合得分,所以分析报价的策略,根据每次招标不同的评标办法去模拟测算合理的报价区间,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报价策略分析,靠的是日常投标工作中的基础资料及信息的积累,及时完善开标记录,总结投标报价中的得失,定期根据地区专业的不同搜集整理开标记录,了解同行业各单位的大致报价水平,这样才能在投标报价分析时做出合理的符合当地市场行情的报价策略分析。

1、案例1

(1)案例背景:

某项目评标办法为综合评估法,其中施工组织方案15分,项目管理机构3分,企业业绩5分,财务能力2分,信用评价3分,企业奖项2分,投标报价70分。评标基准价计算方法分为方法一和方法二,开标现场随机抽其一。

方法一:以有效投标文件的评标价算术平均值为A(有效投标文件家≥7家时,去掉其中的一个最高价和一个最低价后取算术平均值为A)。

评标基准价=A×K,K值在投标文件开启前由投标人推选的代表随机抽取确定,K值的取值范围为95%-98%,评标价等于评标基准价的得满分。

方法二:以有效投标文件的评标价算术平均值为A(有效投标文件家≥7家时,去掉其中的一个最高价和一个最低价后取算术平均值为A)。

评标基准价= A×K1×Q1+B×K2×Q2;(Q1抽取范围50%-70%,K1抽取范围

95%-98%,K2值为招标文件规定值95%)。

偏差率=100%×(投标人报价-评标基准价)/评标基准价,偏离基准价增加

1%扣0.9分,减少1%扣0.6分。

(2)报价策略分析:

方法一是平均值下浮2-5%为基准价,方法二是平均值和控制价各占权重,平均值下浮2-5%之后占权重50-70%,控制价根据招标文件规定的下浮系数占权重的30-50%,所有系数开标现场随机抽取。按此办法分析,方法二控制价占权重相对会比方法一降幅小一些。

首先根据两种评标办法分别模拟测算如下,当平均值降幅为6.87%时,方法二基准价范围为6.87-9.57%,即刚进入报价合理区间,当降幅为14.92%时,基准价范围为10.81-14.92%,此时已离开报价合理区间,当降幅为10.05%时,基准价范围为降幅约在8.42-11.68%,此时降幅在基准价区间的中值位置,即如果按照方法二考虑的话,最优区间约在降幅10%左右,而此时对应的方法一基准价区间为降幅11.85-14.45%。根据这样一个思路,投标人若考虑方法二的话,报价约在10%附近,考虑到还有方法一的存在,方法一比方法二降幅较多,如果某些投标人考虑抽取方法一的话,报价会在11.85%之下,这样综合考虑的话,报价平均值会到11-12%左右,而对应这个区间时候,方法二合理范围约在10-13%,方法一合理区间约在13-15%,这个时候就是投标人考虑抽取方法的运气成分了,考虑方法一报价范围约就在13%以下,考虑方法二报价约就在13%之上。结合以往搜集的该地区各投标人的习惯性报价,做出合理的报价区间。

2、案例2

(1)案例背景:

某项目评标办法为综合评估法,各项占分值为施工组织设计20分;项目管理机构5分;信用评价5分;财务能力3分;业绩6分;奖项1分。

投标报价:60分。

a、评标价的确定:评标价=投标函文字报价

b、理论成本价的确定:

理论成本价=(最高投标限价×60%+投标人的评标价(或去掉一个最高和一个最低值)的算术平均值×40%)×0.88(如果参与理论成本价平均值计算的有效投标人少于5 家时,则计算理论成本价平均值时不去掉最高值和最低值)。

c、评标价平均值的计算:

所有投标人的评标价去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后的算术平均值即为评标价平均值(如果参与评标价平均值计算的有效投标人少于5 家时,则计算评标价平均值时不去掉最高值和最低值)。

d、评标基准价的确定:

评标基准价=(最高投标限价×0.5+评标价平均值×0.5)×(1-下浮系数)

下浮系数将从1%、2%、3%、4%、5%五值中并在开标时随机抽取。

(2)报价策略分析:

此评标办法报价基准价为控制价和投标人平均值各占权重的50%计算出复合标底,然后下浮1-5%作为基准价。这种评标办法一方面控制价占一半的比例,所占权重较高,拉高了复合标底,另一方面复合标底再进行降造。这样根据控制价与下浮系数的关系首先能测算出报价的大致合理范围,再根据此基础上再进行报价的模拟分析。

根据下表所示,当投标人平均值为98.01%时,根据办法及各下浮系数计算的基准价范围为94.05-98.01%,当平均值为90.48%时,基准价范围为90.48-94.29%。这意味着投标人报价范围在98.01-90.48%时为初步的报价合理区间,在这区间以外的投标报价没有竞争优势。当投标人平均值在94.17%时,基准价区间为92.23-96.11%此时平均值正好处于对应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中间,为合理报价中值。考虑报价比基准价低扣分少的因素,基本范围在中值和下限之间,即平均值约在94.17-90.48%之间,再分析以往搜集的各单位的报价水平,根据以往的搜集资料,大约得出投标人平均值的所处位置,比如根据资料及调查分析,平均值约在93%,此时对应的基准价为95.54-91.68%,这样就可以在这个区间考虑下浮系数的抽取,根据自己选择的下浮系数做出自己的合理报价。

由于评标基准价的因素太多,投标人平均值、现场抽取的下浮系数都是不确定因素。因此在投标前要进行多方位的考虑,根据调查的内外部情况,结合搜集的以往投标资料,进行全面的模拟测算,才能做出合理的报价分析。

三、综合评估法下其他因素

综合评估法评标,投标文件中的项目管理机构配备、企业业绩、财务能力、信用评价、企业获奖情况、施工组织设计等均需计入总分,因此在投标文件编制及日常资料收集时,要对影响投标的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1、项目管理机构配备

项目管理机构配备方面,指在响应招标文件条款中人员配备方面,结合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组织精干高效的项目团队进行施工。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要选择干过类似项目的、有资质的人员,其他专业工程师、五大员等在满足招标文件强制性标准及加分的情况下,多配备一些职称高、经验丰富的人员,争取达到满分。

2、企业业绩

企业业绩方面,指在满足招标文件强制性及加分的情况下,多附一些招标文件要求的类似企业业绩,一方面可以展示公司的实力,二方面可以避免因个别类似业绩不完整而失分。

企业业绩重在日常的搜集和整理工作,目前业绩基本都需录入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及各省市建筑市场监督与诚信一体化平台,投标阶段从平台选取。所以平时就应该对完工项目的中标通知书、合同协议书、竣工验收报告进行搜集、整理、录入,避免投标业绩没来的及录入而导致业绩不满足的现象发生。

3、财务能力

财务能力方面,按招标文件要求附近年完整的财务审计报告,如财务报表中所反应的财务指标不能达到满分,则需要增加银行信贷额度、银行存款等方式来提高财务能力指标。

4、信用评价

信用评价方面,主要靠在建工程的积累,在建工程经营状况良好,施工安全质量进度满足要求,得到业主的认可,信用评价就能得到高分。因此施工企业一定要干好在建工程,维护企业信誉,实现滚动发展。

5、企业获奖情况

企业获奖情况,是指企业承建的以往类似项目中获得的国家级、省级质量、安全奖项的,这一点也充分体现了干好在建项目,实现“以干促揽”,才能将企业业绩转化为公司实力体现,为投标阶段加分提分。

6、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在综合评估法下尤为重要,因为人员配备、企业业绩、财务能力、信用评价、企业获奖都是企业的硬件,投标人可能无足够的资源去得到满分,但是施工组织设计可以通过方案优化、技术创新等方法去得到高分。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首先要勘察现场,取得完整的资料,然后再根据图纸和实勘资料进行编制,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临时道路布置、施工进度计划和各阶段进度的保证措施等内容与项目实际情况相结合。劳动力、机械设备和材料投入计划要满足工程施工需要。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组织企业技术骨干、专家进行论证分析,进行方案优化。把企业及行业内先进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对投标项目进行项目合理化建议。在标书版面布置上,要注意图表、文字相配合,以及色彩、字号相搭配,文字要书面化、专业化,追求简洁、精练。

结束语

施工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取得中标资格,首先要干好在建项目,实现良好的社会信誉度,其次对企业的人员证件、业绩、财务能力、信用评价、企业获奖情况等资料及时汇总梳理,同时要积累投标报价资料和成本分析资料,掌握各地市场行情,做出符合市场规律的投标报价方案,提高中标率。

参考文献:

[1]《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标准招标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俞国凤,建筑工程造价的基本原理与计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01日。

[3]工程造价员网、张国栋,建筑工程造价技巧与实例详解,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年06月01日。

论文作者:李海斐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8

标签:;  ;  ;  ;  ;  ;  ;  ;  

浅谈综合评估法下工程投标报价策略及其他因素分析论文_李海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