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万顶尖人才从哪里来?论文_周华明

100万顶尖人才从哪里来?论文_周华明

广东当代民办教育管理研究院 广东 广州 510303

摘 要:中国需要一大批顶尖人才——英才,用以引领中国未来的发展。英才的作用在领先,并将榜样的作用发扬光大,形成群体力量。国家要发展,需要一大批英才。英才教育其实是差别教育,特长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也不影响教育公平。教育也是追求卓越的工程,培养英才是当前迫切的重要任务。应改变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人才培养状态,对英才教育作出科学又可行的部署和安排。

关键词:教育 人才 英才

几年前,有专家论证,20年后,中国需要100万顶尖人才。这100万顶尖人才干什么?担任国家和各高级行政以及大型企事业的主要管理人员,从事各自然科学研究并能担任冲击诺贝尔奖的领头人,成为各种技、艺优胜者并产生世界级影响的超级能手。任何国家如果没有足够的顶尖人才支撑,就不可能成为一流强国。中国正在发展,势头迅猛。发展不能停顿,没有回头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需要培养顶尖人才。这顶尖人才,就是英才。英才是客观存在的。人在能力上,有先进、一般、落后之分;英才就是走得最快,也能领头的人。古语说“行行出状元”,英才就是各行里面的佼佼者。国家需要英才,正是各国英才的对抗、较量,才能产生与英才水平相匹配、相吻合的国家水平。六十多年来,毛泽东风靡世界立国,邓小平排除阻力开放,而后各届领导承前启后,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各行各业许多科学家在不同领域功绩卓著……这中间国家虽然有过顿宕、起落,但我们还是赶上并超越了很多对手、邻居或朋友。我们说,这成绩首先归功于人民群众,但也一定归功于引领广大人民群众奋斗的中国英才们。当一个单位人才济济时,英才最容易产生,整体水平也相对较高,业绩也必然超人。在这样的单位工作能锻炼人,能提高人,当然也会淘汰人。

因此,是谁创造了历史?是人民创造了历史,也是人民从诸多“英才”们领先并领导下创造了历史。英才的作用在哪里?在一路领先,在将榜样的作用发扬光大,形成无坚不摧的群体力量。英才从哪里来?不是从天上掉下来,而是在实践中造就,在教育培养中来。此前国家规避英才教育,人们忌谈英才教育,都唯恐被戴上贵族教育的帽子,触及了教育不公平的群众心理底线。因此,当前业已产生的英才,与其说在国家教育中产生,不如说是他们自我奋斗,颖脱而出。我们看一个单位、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他们的管理或科技领头人,哪一个没有一番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哪一个不是历经反复淘汰才能占有自己现在的舞台!其实,国人谁不希望自己成为英才,尤其希望孩子成为英才?中国人比谁都重视子女教育,希望子女成才,一代胜过一代。过去希望光宗耀祖,现在希望成为优秀人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什么都希望孩子考取名牌大学?因为能接受最良好的教育,最可能成为英才。

教育也是追求卓越的工程,普通教育在提高着每个受教育者,也同时在竞争中选拔着佼佼者。英才教育实际处在人们“嘴上不敢说,实际在做;口头不承认,心里不否认”的状态。因此,它只能算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英才教育。

对国家来说,人才呈宝塔尖式,“更上一层楼”是一个常态的促进,不断提高则是具体要求。人才使用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矮子里选高个”,若我们最高的人比别国最高的人“矮”一截时,我们国家的发展就势必慢一步,层级也会矮一截。其决定因素是什么?是人,首先是顶尖人才,有创新精神的顶尖人才——英才。当然,英才在发展中提高,英才是相对的。现在普通人的技能,在过去可以算得上英才;现在的英才,对将来来说可能又只是一普通人而已。

于是,人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20年后中国需要的100万顶尖人才从哪里来?是像以前一样仅靠个人自我修炼而成还是经过国家着意培养而后得?而这两种人才成长方式的结果绝对不是一个等量级。同样,100万顶尖人才后面大批量的一流人才,再后面更大批量的优秀人才也不是一个等量级。因此,要想这100万人才在世界上顶尖,必须有英才培养的教育规划和设计。就一个国家来说,英才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也不影响教育公平,关键是怎么做。英才教育的实质其实就是差别教育、特长教育。教育要改革,不同教育阶段的改革不一样。我们在加强素质教育并强调创新意识的同时,在一定阶段如中学选择一些智力或个性特长比较突出的孩子相对集中,像英国“伊顿公学”那样进行针对性教育,这应是可取的做法之一,也是一个国家不能没有也不可多有的教育安排。

参考文献

[1]格林 力文 大试验:美国英才教育秘史[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0,(01)。

[2]吕型伟 要重视英才教育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1999,(05)。

[3]赵小华 数学英才教育初探[J].上饶师专学报,1996,(03)。

[4]潘发勤 杨得国 英才教育·素质教育·学科结构[J].上海教育科研,1997,(01)。

[5]张大同 论:英才教育[J].现代物理知识,1994,(03)。

[6]韩国重视英才教育[J].石油教育,1995,(09)。

[7]赵凤济 “英才教育”与“平等教育”——日本教育制度漫淡[J].西航教育,1995,(01)。

论文作者:周华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7月第28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4

标签:;  ;  ;  ;  ;  ;  ;  ;  

100万顶尖人才从哪里来?论文_周华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