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技期刊评价指标看提高高校学报学术质量_大学论文

从科技期刊评价指标看提高高校学报学术质量_大学论文

从科技期刊的评价指标谈提高高校学报的学术质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报论文,评价指标论文,学术论文,高校论文,质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我国1000余所高校中,没有一所大学的《SCI》的论文数超过千篇,而美国哈佛大学的《SCI》论文数超过8000篇[1]。作为反映高校科研学术成果的高校学报,其学术地位与学术水平很不相称。从评价期刊的影响因子看,高校学报的发展前景确实不容乐观。提高高校学报的学术质量已迫在眉捷,高校学报的出路急需探索。

1 高校学报学术质量的现状分析

全国现已拥有1000余所高校。到1995年底,公开发行的高校学报(自然科学版)已达到600余种。高校学报从1915年创办的《清华学报》至今,为祖国积累了大量的科技成果,推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进步和繁荣,是我国科技期刊的一支生力军,也是培养青年人才的一个重要园地。据统计,1996年由《SCI》收录的我国8200篇论文中,高校产出5478篇,占66.80%[2];1996年1227种国内科技期刊共产生的116239篇论文中,有72447篇来自高校,占62.33%[2],表明了高等学校是论文发表的主体部分。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场所,其科研水平和学术地位也应位居前列。但是,1996年发表科技论文数最多的前50名高校中,在本校主办的学报上发表的论文占总论文数的12.79%~32.12%[3],这也表明了高校的多数科研成果不是通过高校学报来反映的。目前,由于种种原因,不少高校的科研人员仍然愿意将高质量的论文投到国内、国际有影响的刊物。部分原因是由于一些管理部门人为地将高校学报划分为三类期刊,加上一些论文来稿质量不高,审稿把关不严,一些学报又以收本校稿件为主,致使一些本校的优秀论文不愿投本校学报,一些高质量的外稿又无法在高校学报刊出。由此而造成一系列的恶性循环,使高校学报的论文质量下降,导致学报质量下降,高质量的论文来稿更少。从1995年起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在对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时已不再将一些水平不太高的高校学报作为统计源期刊[4]。高校学报的学术地位和生存发展面临更大的挑战。

高校学报作为高等院校对外进行学术交流的窗口,其质量如何,早已为人们关注的话题。高校学报发行量如何?能被国际著名检索刊物索引的论文有多少?刊物的影响因子又如何呢?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1996年的统计结果表明,被引频次最高的100名科技期刊中只有2种高校学报。1996年1227种科技期刊引用次数较多的20种期刊没有一种高校学报,影响因子较大的50种期刊中也没有一种高校学报[5]。1996年有论文被《SCI》收录的高等学校为334所[1],仅占高校的1/3。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高校学报的学术质量确实急待进一步提高。

2 科技期刊的评价指标与高校学报的学术质量

近几年来高校学报的编排质量有了较大的改观,具有统一的编排格式,按国家标准正确使用计量单位,校对差错率降低,印刷质量大大提高。然而,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对科技期刊的评价主要用3个定量指标来反映,即引文率、当年指标(某年该刊发表文章的被引次数/该刊发表的全部论文数)和影响因子(某年引用该刊前两年文章的总数/前两年该刊发表的文章总数)。引文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载文量的影响,对刊文量较大的期刊较有利。因此,影响因子和即时率是目前评价期刊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影响因子的大小反映了期刊被引用的程度,代表了期刊被同行的认可程度,它越高,表明期刊被引用的程度越高,也可认为期刊的质量越高[6]。即时率代表了期刊对科研成果的反映速度。1996年我国被《SCI》作为选用期刊的5种刊物中,高校学报未有一种入选[7]。高校学报虽然量多但不精,学科全而杂,加上论文质量参差不齐,所用语种的限制,影响交流和收录。

高校学报作为一种学术含量高的科技期刊,评价指标应着重表现在其学术价值上。笔者认为,对于以基础学科为主的学报,影响因子应作为重要评价指标;而对于一些综合性的学报,除影响因子外还应考虑所载论文的创新性。科学技术没有创新,就不可能有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但由于创新性的评价未有定量的指标衡量,所以目前评价高校学报的质量还是以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来进行的。

高校学报学术质量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所载论文的质量。目前我国论文的被引用率仍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说明论文的质量仍有待提高[8]。必须采取措施,提高论文水平,扩大影响。一篇论文被引用次数的多少表示了该论文被同行的认可程度。1995年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500名中高校学报有67种,而1996年上升到71种;1995年《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的被引频次为167次,列高校学报榜首,而1996年列榜首的《厦门大学学报》被引频次达234次[9],说明高校学报已逐步重视提高论文的学术质量。

3 提高高校学报学术质量的思路

一些高校学报已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学报的学术质量,如增大信息量(季刊改双月刊或月刊)、提高信息密度(压缩每篇文章的长度)、加快出版周期、吸引高质量的外稿、优先登载基金论文、期刊入编光盘版或上本地区科技网。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使高校学报的学术质量有了明显改观,学报的被引频次有了明显提高,如《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的被引频次从1995年的50次上升到1996年的181次[9]。由于高校学报是学术期刊,因此发行量与一些科技期刊无法相比,学报入编上网发行应是扩大其影响的一个主要途径。高质量的外稿和较快的出版时效则提高了高校学报的竞争力。

但是,目前高校学报的办刊模式值得探讨。试想,每一所高校不论条件是否成熟、人员素质是否具备,均办上一个刊物,稿源不足自然难以保证学术质量。当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高校学报为促进本校的科研发展及科研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随着科技的发展,这种模式已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一校一刊实质上不利于高校学报总体质量的提高。今后的发展趋势可以是高校学报进行适当的调整,如一个省(地区)的几个农业院校学报可合并为一个或几个以地区特点或优势学科为主的专业性学术期刊,甚至也可以进行跨地区的联合,华南地区农业院校可合办《热带和亚热带农业学报》,由主办单位提供编辑人员及办刊条件,面向全地区、全国乃至世界办刊,以提高整个高校学报的来稿质量和办刊水平。

同时,由于《SCI》使用的英语期刊超过80%[10],收录我国使用英语的科技论文的比例1996年占了99.67%[10],这为高校学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向。高校学报应充分发挥人才集中的优势,利用其科技领先的地位,创办英文版刊物,以其高质量在科技期刊中占有一席之地。

此外,一本科技期刊办得成功与否,与编辑人员和作者队伍有很大关系。懂政策、有眼光、善知人、通文理的编辑能从众多的来稿中编出优秀的论文,也能发现和培养优秀的作者;而稳定的高素质的作者队伍是保证期刊质量的重要基础。

4 结束语

高校学报最终能否在国内、国际科技期刊中占有一席之地,能否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巨大的影响,取决于各高校学报的总体质量、编辑人员素质的高低以及高质量论文的多少。在今后的办刊中,各高校学报应将学术质量视为学报的生命力所在,努力提高论文水平,使更多的高校学报能进入国际六大检索机构,缩短与世界著名刊物的差距,确立我国期刊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

标签:;  ;  ;  

从科技期刊评价指标看提高高校学报学术质量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