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调度指挥及调整相关思考论文_何永旺

天津市地下铁道运营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铁交通整体上具有环保性、安全性以及便捷性的独特优势,因而近些年来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城市居民通行的首选。针对非正常的地铁通车有必要予以适当调整,避免突然陷入故障状态。目前的情况下,与地铁行车指挥和行车调度有关的各项技术措施正在逐步获得改进,然而整体上仍然有待加以完善。

关键词:地铁;非正常情况;行车调度指挥;调整措施

引言

在各种类型的出行方式中,乘坐地铁出行已经受到了更多城市居民的关注。这是由于,地铁出行简化了日常交通的流程,同时也有助于节省时间并且提升出行效率。但是实质上,运行中的地铁将会受到多样要素带来的影响,一旦引发故障,那么整条线路都将表现为停运的现象,延误乘客的时间并且影响到与之有关的其他线路交通。针对非正常的地铁运行情况而言,作为行车指挥与行车调度的负责人员有必要在最短的时间段里进行处理,从而迅速恢复各条地铁线路的正常运营。

1进行行车调整与行车调度的重要意义

从本质上讲,地铁运营表现为很强的动态性与连续性特征在正常运行时,地铁如果突然遇到了外界要素给其带来的影响,那么很可能将会出现断电、晚点或者秩序紊乱等异常现象,这些现象就构成了非正常的地铁运营状况。针对此类状况,作为行车调度的负责人员有必要在最短的时间段里加以调整,针对不同类型的异常状况应当选择适当的调整措施。由此可见,开展行车调度、行车指挥与行车调整具有很关键的价值和意义。运行中的地铁如果陷入了异常状况,那么开展行车调整与调度的前提就在于保障安全,避免乘坐地铁的乘客由于异常运行而遭受伤害。与此同时,行车调整以及行车调度还要保证全面,对于不同类型的故障根源都要予以精确判断。某些情况下,调度人员单纯关注了特定的某一类原因,对于其他原因则进行了忽视,这种状态实质上不利于提升行车调度的综合效率。因此在遇到地铁异常的时候,多部门应当致力于密切配合,共同探求迅速恢复运营的措施和途径,进而在最大限度内调控地铁运营,对于处理故障的最佳时机进行全面把握。

2地铁行车过程中的调度指挥

地铁在运行中,异常状况具体应当包括运行秩序错乱、地铁晚点、供电中断及其他现象。如果遇到上述现象,则可以判断为非正常的地铁运行。针对非正常的地铁运行如果要予以处理,前提在于迅速识别异常现象的根源所在。具体在判断地铁出现异常的根源时,有必要密切结合各项要素。因此可以得知,地铁行车不能够缺少调度指挥,做好地铁行车的指挥与调度措施有助于防控地铁故障带来的运营干扰,在必要时应当改变现有的运行模式。经过分析可知,行车调度指挥构成了地铁运营中的核心要素。在调度指挥行车的具体实践中,应当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运用于地铁调度指挥的技术措施。详细而言,针对地铁运营涉及到的各种异常要素都应当予以全面考虑,而不能单纯考虑某项要素但却忽视了其他相关要素。负责调度指挥的部门一旦判断为地铁运营的异常现象,那么立即就要予以妥善处理,这种措施有助于保护车辆内部的乘客,避免人身伤害的出现。目前的状态下,非正常地铁运营涉及到的行车指挥与行车调整措施正在逐步获得改进,因此有利于保障地铁的顺利通行。下图1地铁行车调度的模式。

图1地铁行车调度的模式

3非正常地铁行车的调整手段和措施

处理地铁的异常现象,关键就在于迅速判断最基本的故障根源,针对现场涉及到的各种要素都应当开展全方位的判断。在必要的时候,负责行车指挥的相关人员还需调整原先的地铁运行模式,以此来消除后期地铁运营遭受的影响。具体来讲,非正常状态的地铁行车调整以及调度指挥应当包含如下要点:

3.1保持减速行驶

遇到紧急状态时,地铁行车将会陷于故障。但是如果运营故障并没达到特别严重的程度,那么地铁可以维持较慢速度的持续行驶,以此来保障正常的线路通车。在减速行驶时,有必要适当延长地铁停靠站点的时间。因此,保持地铁减速持续行驶有助于争取到更充足的地铁检修时间,针对地铁遇到的各种故障都能迅速完成处理。此外,通过延长停靠站所需的时间,也能保证后续的地铁车辆实现限速行驶,而不至于堵塞整条的地铁线路。在修复故障完毕之后,该条线路上的地铁则可恢复正常速度。相比于其他的处理措施,减速行驶更加符合保障乘客安全的宗旨,对于运营速度也能予以全面控制。

3.2加开、替开列车,车辆段提前发车

由于客流的增加或故障列车下线的影响,势必会拉大列车的行车间隔或者造成一个较大的“洞”,对于正常的运营是不利的,作为调度人员在考虑客流的同时也考虑组织加开空车,一般使用备用车或出段列车,西安地铁在会展中心和车辆段,即线路南北各准备1辆备用车。对在终点站退出服务的列车,可以使用备用列车替开,仍按原交路运行。在间隔较大时及时组织备用车提前出段以达到确保间隔的目的。加开、替开、更换回段车和车辆段提前发车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列车服务的数量和行车间隔,从而保证客运服务。

3.3对紧急情况的通报

突发事故、事件的处理有时不仅要动用本公司的人力、物力资源,还需要动用社会资源,甚至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而且控制中心不仅仅是处理中心,也是信息中心,所有事故、事件现场的信息汇总到控制中心,然后再传播出去;如果遇到列车晚点等情况,控制中心应当及时发布信息,以免影响乘客出行。遇突发事故、事件,控制中心应当保证信息流转的通畅,通报以下部门或者单位:首先,通知本公司车辆部门、维修部门、车站等部门以及上级领导。通知车站和司机以利于车站和司机及时向乘客发布列车晚点信息,使乘客知晓地铁运营情况,可以考虑选择其他的方式出行;同时通知维修人员、抢险人员、抢修车辆等及时调配和出动,以最快的速度抢修抢险,将损失降低到最小;另外还需通知公司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掌握事故、事件处理的进度,把握地铁信息的对外发布;其次,通知与本线路有换乘的相邻线路的车站、控制中心。本线路发生事故、事件中断运营,可能导致乘客在换乘站大量换乘,导致邻线线路客流激增。此时需要通知邻线线路的车站和控制中心,实现信息共享、地铁网络化运营的目标。最后,必要时通知地铁公安、110、119、120、122、所在地区应急指挥中心等。当遇到发生治安、刑事案件、火灾、人员伤亡等情况时,仅仅依靠地铁的力量不足以圆满处理整个事故、事件,此时需要通知相关的社会部门,寻求社会支援。

3.4做好经常性的维护

地铁一旦陷入非正常的营运状况,此时再去开展检修则会耗费较多的物力与人力。由此可见,最便捷的措施就在于经常进行地铁车辆的维护。在日常检修的过程中,检修维护的关键就在于更换某些故障构件,对于潜在的故障隐患进行全面的消除。对于处在营运状态中的地铁车辆如果能做好经常性的检修与维护,就能从根源上消除潜在的故障可能,提供行车安全保障。

结束语

总之,在未来的实践中,负责行车调度的相关人员还需要不断的摸索,针对不同类型的地铁故障选择适当的调整措施,进面迅速恢复正常的城市交通。

参考文献

[1]孙涛,郭颂,宋吉鹏.地铁高架长大区间非正常情况下行车组织探究[J].都市快轨交通.2018(02)

[2]张顺强.地铁线路分段开通试运行的行车组织方案分析[J].农家参谋.2017(12)

[3]黄林义.论非常情况下地铁行车组织对乘客的影响[J].科技经济导刊.2016(16)

论文作者:何永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  ;  ;  ;  ;  ;  ;  ;  

地铁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调度指挥及调整相关思考论文_何永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