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和促进学生自然发展的美术课堂论文_彭艳

顺应和促进学生自然发展的美术课堂论文_彭艳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石堤小学 725000

摘 要:本文在对自然发展、顺应自然发展和促进自然发展,以及顺应自然发展和促进自然发展的关系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构建顺应和促进自然发展的美术课堂六条原则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顺应 自然发展 课堂原则

自然发展就是在没有外在因素的刻意干扰下的发展。顺应天性是基础部件,促进天性是提高部件,给学生的活动搭建脚手架可以促进天性的发展,多次的顺应也可以促进天性的发展。顺应和促进犹如车之两轮,只有两者都正常运转,车才跑得顺畅而快速。当学生的每种天性得到多次锻炼后,天性就进化成为对这方面的兴趣和能力。

一、自然发展

自然发展就是没有外在因素刻意干扰下的发展。安康市教研室王能举老师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来说明自然发展:“两个八岁的孩子,一个在学校,每天接受学校和老师精心安排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另一个在家,每天按照家长的要求上山放羊。一年后,在学校的这个孩子,他的阅读能力、观察能力、比较能力、探索能力等得到了发展;而在家放羊的孩子,他的阅读能力、观察能力、比较能力、探索能力等也有所提升或发展,他的变化是在没有或很少有外在因素的刻意干扰下发生的变化和发展,我们把后者的这种变化叫作自然发展。”后者这个孩子各种能力的发展是靠他的天性,是天性驱使他看书、观察、比较、探究,并进一步获得发展。其实孩子有很多的天性,比如喜欢看书、玩玩具,喜欢画画,喜欢观察家里各种动物以及和动物玩耍,喜欢追根求源,喜欢一遍又一遍地玩各种玩具,并玩得开心、玩出花样来,还有很多的天性。小孩子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天性,有选择地独立自主地或者与同伴有合作地开展一系列活动,并通过活动使自己的天性不断得到锻炼、不断获得新的认知,这就是自然发展。课堂活动只有符合学生的天性,才能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天性;只有在活动中不断地给学生提供脚手架,才能最大化地培养、提高和发展学生的天性。前者是顺应学生自然发展,后者就是促进学生自然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小学生的美术天性

天性,一个人出生就具有的秉性和禀赋,其中遗传占有很大一部分,但后天的影响会使天性得到部分的改变。所以天性成长到后来就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

试验和观察表明,婴儿一出世就会找母乳吃,这就是其天性;再后来对光、颜色、声音的兴趣,这就是视力、观察、倾听的天性。当两种不同的颜色挂在空中时,他的眼睛会不由自主地交换去看;当两个人在他面前说话时,婴儿眼睛不仅会交替着去看这两个人,同时,他的耳朵也在进行着辨别。这就是认知、比较、辨别的天性。在婴儿身边放几个玩具或工具,他会先观察后拿一个在手中观察,接着他试着做各种动作,然后换一个玩具继续玩,这就是婴儿的探索天性。婴儿还有很多的天性……

小学生有哪些美术天性呢?小学生喜欢自己阅读,喜欢观察、欣赏、比较,喜欢游戏,喜欢探索追根求源,喜欢动脑、动手、实践等等。实际上,这些也是小学生的美术天性。小学生的美术天性还有喜欢艳丽的色彩,并用色彩描绘、表现自己的生活和周围事物,喜欢用线勾勾画画,勾画自己的现实世界和美好的想象。小学的美术课堂,就是要不断地顺应和促进学生的各种天性,锻炼、培养和提升各种天性,使其进化为兴趣和能力。

三、顺应和促进学生自然发展的美术课堂建构

有一位老农,喜欢把喂牛的草料铲到一间小茅屋的屋檐上。路人奇怪,问老农:“为什么不把喂牛的草放在地上?”老农说:“这种草不好吃,我要是放在地上牛就不屑一顾,但是我放到让它勉强够得着的屋檐上,它会努力去吃,直到把全部草料吃个精光。”

老农的养牛之道为什么能取得成功?最根本的是老农顺应了牛的天性,他的做法抓住了“牛鼻子”,合乎牛脾气。同样的草料,换一种供给方式,对方就愉快地接受了。这蕴含着多么巧妙的教育之道啊!

构建顺应和促进学生自然发展的美术课堂,就是在美术课堂的活动设计上要能顺应和促进学生各种天性的锻炼、培养和提升。所以在设计课堂活动的时候,教师必须明确:每个教材片段所隐含的学生的天性因素是什么?学生要学习这个片段需要什么能力,选择什么学习方法,安排什么学习活动?

如《艳丽的大公鸡》一课,教材的第三个教学片断,是在学生欣赏、描述农民画《艳丽大公鸡》,欣赏学生作品大公鸡特点和教师示范画的基础上,学生再练习画大公鸡。学生要完成这个内容,需要观察、欣赏、评述、绘画的能力,以及对线条、色彩运用的能力,而观察、欣赏、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较为熟悉的实物和生活中的素材,是学生与生俱来的天性,所以,学生进行练习画大公鸡活动,就把教材需要的能力和天性有机对接,既能保护学生相应的天性,又将其转化为浓厚的兴趣和较强的能力,这种活动就顺应和促进了学生的自然发展。

构建顺应和促进学生自然发展的美术课堂,要充分挖掘学生学习教材各片段的能力因素,研究学生已具备的相应的天性因素,按照能力因素和天性因素安排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天性因素、学习教材应具备的能力因素和活动方式(教学方式)在活动中完全对接,使其顺应和保护学生的各种天性,促进、发展各种天性,又使学生的天性不断地转化为兴趣和能力。

论文作者:彭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6月第28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5

标签:;  ;  ;  ;  ;  ;  ;  ;  

顺应和促进学生自然发展的美术课堂论文_彭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