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会计信息披露_会计论文

浅谈会计信息披露_会计论文

关于会计信息披露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披露论文,会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国际发展趋势来看,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势必造成会计信息披露范围的扩大,同时也对会计信息披露的时间效率、传递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试图结合我国国情对此问题做些初步探讨。

关于会计信息披露的范围

由于目前我国的国民经济信息化程度仍不很高,整个宏观经济环境的信息化特征尚不明显,这决定了我国的信息使用者的素质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其结果便是我国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范围仍很狭窄。但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正使信息需求发生着量变,特别是随着近年来我国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和市场经济的深化,企业资金结构、市场监管部门、投资者以及社会各方面对企业会计信息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笔者认为,在目前适当加大会计信息的披露范围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应适当加大对或有事项的披露力度。过去,我们仅披露诸如票据贴现、融资租赁等有限的或有事项。但现在,企业的经济业务及经济关系都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例如,各种金融工具已开始在企业经营中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新出现的和对企业影响日益增大的或有事项予以披露。

其次,诸如研究开发费用和人力资源成本已在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中占据愈来愈重要的位置,加强对这些事项的相关信息披露也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在“十五大”的抓大放小、鼓励兼并重组以及企业的股份制改造精神推动下,企业规模的扩大和跨行业、跨地区的企业集团的增多是必然趋势,对这些企业的信息如何披露,也是当前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应尽快加以解决的问题。

第四,从长远看会计信息披露范围的扩大是时代的要求。对此,我们应能保持积极的态度,在我国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发生质变以前,作好理论上和思想上的准备。在这里,有一个问题应特别引起我们的重视,即如何解决日益增加的信息披露的风险。实际上,信息披露的增加,特别是对各种具有较大不确性的经济事项的披露,以及对管理行为分析和前瞻性信息的披露,都将大大增加财务报告的信息风险。这种负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审计人员来讲,这些信息的审计风险巨大,对它们的真实性与公允性的判断十分困难,其所引起的法律诉讼层出不穷。二是对报告的编制者来说,会计责任风险也相应增大。如果信息披露有误,既会给自己造成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造成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的不信任。因此企业过去一般不愿提供有关前瞻性、管理行为分析等风险较大的信息。

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是建立相关的保护性法律,以鼓励企业在报告中披露这些信息。例如美国在1995年通过了一项法律,规定企业在进行未来业绩测试时,只要作出某些具体的警告性的揭示,那么即使预测有误也可免于诉讼。这对于我国以后的财务报告改革是颇有启迪的。

解决这一问题的另一途径是在企业披露这些前瞻性和非财务信息时,给予企业以较大的自由,即企业可采用“市场驱动”原则来披露这些信息。所谓“市场驱动”原则,是指让市场去决定什么信息必须予以揭示,权力机关不应为此专门制定准则予以规范。

另外,为解决这一问题,还应扩展原有审计的功能范围。审计,作为会计发展中的产物,必须能时时跟上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步伐,同时,也应能不断适应信息用户的新需求。从目前来看,审计主要是鉴证功能(Attest Function), 在审计范围上表现为:①审计的内容以财务信息为主;②质量上以保证所审信息的可靠性为主要目的;③在形式上则只审计已公布的财务报表。很显然,随着信息需求的变化,非财务信息及信息的相关性将被信息使用者所重视,此时,审计的范围如果不向非财务信息和保证信息的相关性扩展,则它就必然会被市场所淘汰。同时,从理论上讲,用以证明信息可靠性的方法远不止获取诸如原始凭证之类的特别证据这一种,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运行进行审计也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这一点在电算化系统中显得尤为重要。看来,审计的内容从财务信息向非财务信息扩展;审计的目的从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向相关性扩展;在形式上,既要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也要对会计系统的设计与运行进行审计这将是大趋势,审计界应付诸必要的努力,加大对相关理论问题的研究力度。

关于会计信息披露的时间

传统的年度财务报告制度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面前,已经开始显得过时。加快财务报告的编制与陈报频率是财务报告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美国的注册会计师协会在调查中发现,季度报告能较好地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同时,按季报告的成本也是可以接受的。当然,提供季度报告并不否定年度报告,相反,却给年度报告的编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年度报告必须要对本年各季度的报告作一总结,以求从整体上给报告使用者作全年的回顾和预测。

从我国的现有情况看,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相对滞后,让企业编制季度报告有相当的困难,同时也很难收到良好的信息效益。特别是我国的证券市场仍不发达,过度频繁地提供财务信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幕后交易,但却很可能导致更大的投资者的短期投机,并引起股价的剧烈波动。因此,在我国目前的形式下,年度财务报告制度仍能为大部分信息用户所接受。但是,对于企业的一些重大事项应该以临时报告的形式实时披露,因为这些事项往往是股市幕后交易的主要因素。对此,我国的证券委和证监会都已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应对重大事项作及时披露。

从长远来看,随着我国信息化的深入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甚至整个宏观环境将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届时,季度报告必将被提上会计工作的日程。总的来看,季度报告要求会计工作要有较高的电算化水平,以保证报告编制的快速和稳定。会计人员的素质高低也是这一制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为这种报告制度对会计人员有更高的判断与分析能力的要求。因此,着眼于未来,我们从现在就应着手提高会计人员的水平和工作条件,并随时关注信息用户的需求变化,以求在理论上和工作水平上取得主动。

关于会计信息传播的途径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大众传播报告模式的兴起成为可能,这将导致会计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革命性的变革。但是,由于新的传媒(计算机互联网等)的出现,使得信息在传播中所受的“噪声干扰”发生改变。这里所说的“噪声干扰”主要是指计算机侵权,泄密及系统的不稳定等影响会计信息传播质量的不利干扰。同时,如何使传统财务报告格式与计算机网络相容,也是这一传播模式顺利实施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另外,公司能否对外公布其所有的明细信息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下面分别予以讨论。

1.明细信息是企业在本期所发生的所有经济业务的详细记录,量大、零散。这决定了在大众传播模式中企业不可能披露其全部明细信息,以节省传播成本。从信息不对称理论来讲,在信息从代理人(企业管理者)向他的委托人(已知的信息使用者)传递的过程中,需要合同等一种社会契约来解决二者之间的信息差。对于已知的用户,如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等来说,这种契约容易确定,但对于未知的信息用户来说,如何确定一种社会契约或合同就相当难办到。此时,逆向选择就会出现, 即掌握信息多的一方会利用用户的无知来获取额外利益(张维迎, 1996年)。显然,企业不太可能向那些未知的会计信息用户提供其全部的明细信息。何况按什么样的顺序,什么格式提供这些信息,对企业来讲,是十分棘手的问题,这对信息的可比性也十分不利。

从实际情况看,例如,美国的证券交易委员会在1992年所建立的全国性的电子数据收集、分析和提取系统(EDGAR )仅要求公司必须提供电子方式的通用财务报告。另据1996年5月的资料, 《幸福》杂志列出的150家大公司中,有83家将财务信息建立在万维网(WEB、WWW 等)上。他们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包括综合信息和有限明细信息,这些有限的明细信息主要只是有关股价及收益的信息。

因此,笔者认为,通过大众传播模式向用户提供其全部明细信息是不太可能的,充其量只是提供关键的的明细信息(如应收帐款,存货等)。

2.对财务报告的编制者来说,如何解决在新传媒中所出现的“噪声干扰”,是决定计算机网络报告传播的关键。在这种传播模式中,除非隐私和秘密能得到担保,公司将不会在网络上传送敏感的、专有的信息。如果信息传播的安全问题得不到解决,也会暗中伤害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在这其中,信息的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因为提供信息的企业的竞争对手或者由于其他人和其他原因,有可能恶意或无意地在网络上更改或毁掉这些财务信息。对此,企业可设置不可破译的密码来防止更改或毁掉,但这又给上级的监控与管理带来不便。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既要从技术上入手,又要从信息法律的设立与完善入手。对我国来讲,在国家信息化和会计工作计算机化的建设过程中,应随时注意并力图尽快解决这些问题。

3.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递财务信息,使会计人员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这其中,使手工下的财务报告与计算机的处理特点相容,就显得十分的重要,这也是这种传播模式得以顺利实施的技术基础。就此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第一、传统的财务报表格式需要改进。首先,设计的表格必须控制在普通打印机的范围内,同时也应符合计算机屏幕显示的要求。如果表格太宽,既不利于打印保存,也不利于信息用户在计算机上的浏览(例如,太宽的信息格式在屏幕上只能显示一半或不全);其次,报表的名称和表内数据标识要格式化,在实际工作中,名称应予以编码(纯数字式的),以便于计算机处理;其表内数据,一要编码,二要公式化。

第二、提高财务报告软件的兼容和可操作性。兼容与可操作能方便于用户的浏览和打印,如果兼容性不够,可适当提供给用户一些软件指南。

第三、尽量保证传输网上地址的稳定,这样既方便于老用户使用,也能吸引新的信息用户。同时,这样也可防止与新上网公司发生信息冲突。

第四、应给信息用户通过发送电子邮件请求获得更多信息的要求的功能。提供这种功能对会计人员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通过分析这些请求,可让会计人员充分了解市场的信息需求以实现“市场驱动”原则的功能,从而改进自己的工作质量,吸引更多的信息用户。

标签:;  ;  ;  ;  ;  ;  ;  ;  ;  ;  ;  ;  ;  ;  

浅谈会计信息披露_会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