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气胸护理的临床护理方法及疗效观察论文_刘馨悦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目的:分析对自发性气胸患者时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干预效果。方法:收集自发性气胸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将两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0%,(x2=6.643,P=0.010)。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能够显著提升护理服务的水平及质量,患者更加获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字】自发性气胸;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08-0088-01

自发性气胸通常是由于胸膜和肺组织破裂,或者靠近肺部表面的气肿疱破裂,致使肺部及支气管当中的空气进入到胸腔膜当中。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了呼吸困难、胸痛、刺激性咳嗽等,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干预将可能危及患者生命。而由于自发性气胸通常发病突然,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阻碍治疗的顺利开展,因此针对性的护理配合非常重要。在本次研究中,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了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自发性气胸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46.2±3.3)岁;35例单侧发病,15例双侧发病。观察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22~71岁,平均年龄(45.9±3.5)岁;35例单侧发病,15例双侧发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临床护理路径。

1.2.1入院护理

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立即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并严格按照表中内容施护。在入院前3天,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健康宣教,为其详细讲解自发性气胸的治疗方式、注意事项等,帮助患者尽快熟悉病房环境,协助患者完成各项常规检查,接受胸腔抽气、引流等治疗,并嘱卧床休息,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

1.2.2住院护理

患者需要接受氧气支持治疗,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注意患者是否出现了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异常,并关注其睡眠、进食、排泄情况,若有异常应立即报告主治医师。针对手术切口,应给予严密观察,注意是否发生了水封瓶、皮下水肿、切口感染等症状,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指导患者掌握正确呼吸、咳嗽以及排便的方法,协助其完成胸片复查。

1.2.3出院前护理

患者出院前2天,对其进行换药、拔除引流管等操作,评估患者伤口的愈合情况,并对其生命体征变化进行监测。指导患者进行适量运动,并给予营养支持,完善恢复期准备工作。

1.3评价指标

将护理总有效率作为本次研究的评价指标。显效标准:患者各项检测指标均正常,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标准:患者症状改善,且各项检测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标准:患者症状及各项检测指标仍然异常。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对比([n(%)])

3讨论

自发性气胸是指由肺脏实质、脏层胸膜在外界因素影响下破裂,致使气体蓄积于胸膜腔内的临床疾病,患者常伴有胸痛、呼吸困难、咳嗽等临床症状。外科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促进气体排出和吸收,促进裂口愈合,并且防止气胸复发。同时,自发性气胸的治疗过程中护理亦起到关键的作用,对降低自发性气胸术后并发症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具有积极意义。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旨在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护理服务,实现减少医疗费用,增强疾病效果的临床目的。临床护理路径以入院指导、检查、治疗、康复、院前教育等护理手段为纵轴,以时间为横轴,旨在提供一个规范化的整理护理计划。研临床护理路径措施的实施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意识,尽早发现不良事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临床护理路径还可保证健康教育有章可循,减少不必要的操作,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针对性教育方案,可提高其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了刺激性咳嗽、胸部尖锐性疼痛、呼吸困难等,严重者甚至引发急性肺栓塞或心肌梗死等。在临床治疗中,主要通过胸膜腔穿刺释放积气等操作缓解患者痛苦,与此同时还必须配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使用的是临床护理路径,经对比可知,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0%,(x2=6.643,P=0.010)。临床护理路径是根据特定疾病制定护理计划的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从而保证了护理措施的针对性和标准性。在护理计划完成后,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计划表对患者进行护理服务,使护理流程更加规范且有章可循。相关的研究认为,临床护理路径包含了循证医学、综合护理等内容,因此能够确保护理措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护理成本大幅度降低,同时减少护理过程中呼吸衰竭,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和血象,有效降低死亡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整体护理模式对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护理体会[J].刘美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06)

[2]42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的护理[J].刘伟.中国卫生产业.2014(17)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42例临床分析[J].肖显俊,靳伟,张卓然.中国实用医刊.2013(11)

[4]深静脉留置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的效果观察[J].袁连红.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2)

[5]深静脉留置管行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J].袁永超.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03)

论文作者:刘馨悦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0

标签:;  ;  ;  ;  ;  ;  ;  ;  

自发性气胸护理的临床护理方法及疗效观察论文_刘馨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