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视角解读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论文

关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视角解读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论文

关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视角解读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

王明春 陈德琼

(云南保山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云南保山 678000;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南昌 330013)

摘要: 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视角解读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从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中小学与高校的校校合作等三个方面阐述如何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校校合作

1 学习讲话精神的体会-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视角

1.1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范围

(1)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1]。从总书记的讲话中我们可以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生成长、成才的不同阶段上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诚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方式以及所要达到的效果有所不同,但我们要明确的是大中小学都需要加强思政理论课的建设。

(2)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设的所有课程也必然归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仅是指在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四门课程,同时也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设的所有课程。在很多高校,容易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局限于这四门课程之内,因为这四门课程是除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之外是其它专业所有学生的公共必修课,这样的理解是片面的。

有利于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促进区域协同。通过河流的“纳污容量管理”可以明确区域的“入河污染物总量”排放限额,从而为处理好上下游、左右岸多区域之间的关系,局部区域与整体流域的关系创造良好条件。

一般来说,“985”和“211”高校在思政的学科基础和专业建设方面比一般的本科院校更加成熟,并且在资源配置和师资方面相对优化。而当前的一些普通本科院校,为了更好的推进学科和专业建设,不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盲目的效仿985、211以及双一流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人才培养模式呈现出去趋同性,这不仅不能推进学科和专业建设的发展,同时也使思政专业学生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目标是培养相关专业人才,它主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知识体系来培养专业人才(包括研究型人才和实务型人才)”[3],思政的专业人才分为研究性人才和实务性人才,地方本科院校在师资以及学科建设方面没有985、211和双一流高校成熟,所以在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要更加的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2 做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衔接工作,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铸魂育人、立德树人教育体系

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培养目标以及教学方式都有很大的区别,同样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内容在不同年龄和学习阶段也存在着不同,中小学强调对学生“个性”的潜意识培养,大学则强调“个人素质”的显意识塑造。总书记在3.18座谈会上也强调,教育和培养下一代要从娃娃抓起[2]。儿童阶段形成的思想和品德对人一生的成长都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初中阶段的学生开始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逐渐的形成了自己的评价标准。大学、中学、小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孤立存在,它们之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小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中学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和实践具有基础作用,同样的,中小学的思政理论课程内容同样的影响着大学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所以大中小学的思政课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做好衔接工作,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脉相承、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真正实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衔接,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铸魂育人、立德树人教育体系。

1.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的“双重使命”

(1)从课程角度看

从课程的角度上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担任着上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的重任,同时也担任着上好全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的重任。无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课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要想上好并使其发挥教育功效是十分不容易的,这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扎实的实践经验的积累。总书记在3.18座谈会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六个要求”和“八个相统一原则”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指明了方向,为发挥思政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支持,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提供了方法指导。

“课程与教材建设,只有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导向,以学生的专业素养、专业技能为取向,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水平、接受心理,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才能从根本上推动人才培养。”[4]然而与学科建设发展不同的是,高校在课程设置上相对滞后,与中小学对思政理论课教师的要求相脱节,大多数高校在课程设置上还是和原来的一样,不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创新,安于现状,创新意识严重不足。一些学校缺乏创新,闭门造车,缺乏与中小学的合作,所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中小学的要求,从而导致有效供给不足。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课程是专业的基本构成元素,课程水平的高低和结构的优劣,直接决定一个专业的水平高低。”[7]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课程的合理设置也能提高思政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在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在教学内容上出现了人文关怀、突出生活化、重视文化素养等新的特点。”[8]针对这些情况,地方本科院校要及时的做好课程的调整,课程的设置不仅要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专业性,同时也要增设一些有益于学生提高自身素质、有利于促进思政专业学生就业的课程。思政专业的课程调整要处理好学科专业理论和知识与教育理论和训练,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这三对关系。

2 当前思政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人才培养模式的趋同性

近年来,云计算因其具有高速的数据分析计算、数据共享、数据存储等服务,受到了各行各业的广泛重视,手机购物、支付、交易等都是通过云计算来实现的,云计算会自动分析出不同人群的兴趣点,并自动分别给他们推荐各自喜欢的不同商品,这样的服务给企业提供了创造价值的新思路;云计算还可以让企业能适时地获取网民对不同商品的关注数据变化情况。图1显示了微博的微指数产品对30天内网民对洗衣粉和洗衣液的关注数据对比情况,网民对洗衣液的兴趣度明显高于洗衣粉,云计算的应用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

(1)部分课程设置相对滞后

(2)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繁重的工作会导致施工人员不可避免的产生抑郁、焦躁等心理疾病,严重的影响其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因此本工程通过定期的进行视频教育的方式,警示施工人员不执行安全操作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同时通过开展各种娱乐活动,加强施工人员良好工作情绪的培养,减少不必要的施工误操作,有效的提高了施工安全管理的水平。

美白、嫩肤的化妆品,如果效果特别明显,而且见效很快,那么就要多加留心,谨慎使用。保养是好事,但是如今化妆品市场水太深,当心化妆品“四种坑”。

然而当n>1时,入侵时间窗口T也是一个随机变量,进而无法确定T内最大入侵次数k的准确取值.但是因为所以与式(6)同理,可求得k的期望为

(2)教师综合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2)科学合理的设置课程

3 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3.1 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

(2)从人才培养角度看

在2012年颁行的专业目录与介绍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理论养、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既能在学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本专业的教学、研究工作,又能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以本专业为基础的宣传、组织、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的复合型人才”。[6]国家对思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复合型人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要根据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科特点、专业发展的历史、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来做好本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要因校制宜,不能盲目的效仿“985”和“211”的人才培养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应该将“为中小学培养合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指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政课教学实践活动中应该具备的各种基本条件,是思政课教师在先天禀赋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工作和实践而获得的品德、学识、能力、作风等方面的总和,其内容包括政治、思想、道德、法律、文化、能力、专业、科研、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素质。”[5]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无论是师范类院校还是综合类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都承担着为中小学培养合格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重任。近些年,党中央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指明了方向。长期以来,我国部分中小学校的思政理论课都由其他科任教师和班主任来承担,缺乏专业的思政理论课教师,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对于专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如果师资队伍的数量与质量不能得到

保障,人才培养只能陷于空谈。”[9]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上思政课容易,上好思政课难,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社会学科也是人文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多,专业的特殊性对任课教师的要求很高,思政理论课教师在做好“六个要”的基础上还要根据自己所在地区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自己的而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要向着“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目标迈进。

南通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提倡公民对他人、邻人积善行德的传说,而主人公的哪怕是很微小的不经意的善行都会得到足够好的回报。尽管其思想中浸润着特定的因果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在当下更多人文化知识逐步提升的情况下其接受的范围空间已经大幅度缩小。但作为一种服务他人不求回报的崇高品格确实值得人们去弘扬。

3.3 中小学与高校的校校合作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不是一个孤独的,独立的过程,而是一个互动、相联系的过程。长期以来,我们培养的本科生之所以在就业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同专业培养中对学生实践经验、实际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不够是有关系的。加强中小学与高校的校校合作,共商育人机制能够完善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专业需求。中小学和高校在合作的过程中可以共建研习基地,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的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研习基地的建立有利于高校解决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困境,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对实践经验和实际技能积累,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 [EB/OL].Copyright©2000-2019XINHUANET.comAll Rights Reserved.(新华网).2019-03-18.

[2]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创建30年的回顾与前瞻 [J].中国高等教育,2014(11):39-41.

[3]邱柏生.试析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有关问题[J].思想教育研究.2012年9月第9期总第 212 期).

[4]杨威.试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中的几个矛盾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总第528期2016.5.

[5]王春花、孟杨.高校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提升的必要性和路径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三期(共第170期)118-121.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12:73 -74.

[7]邢鹏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现状与发展趋向[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第34卷第1期2018年2月118-123.

[8]唐超.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对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0):35-36.

[9]佘远富,刘华.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可持续发展思考[J].江苏高教2017年第12期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10(2019)05(C)-0127-02

本文为保山学院2018年校级科研项目研究成果之一,课题名称:《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创新保山学院校校合作办学模式研究》,(课题编号:BYZX201815)

作者简介:

王明春(1979.01-),男,黑龙江桦南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基层社会治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陈德琼(1995.10-),女,云南省罗平县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标签:;  ;  ;  ;  ;  

关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视角解读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