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S在老年全身麻醉诱导中的应用论文_齐光辉,王静,张永

BIS在老年全身麻醉诱导中的应用论文_齐光辉,王静,张永

滑县人民医院 456400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老静化时代的来临,老年患者各专科手术需要全身麻醉下完成的比例越来越高,气管插管前诱导用药的目的之一是避免手术患者在气管插管期间的知晓与抑制气管插管反应,老年患者循环系统代偿功能有限,脏器储备功能低下、对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较为敏感.个体差异大,诱导用药量偏多,会造成对循环的严重抑制,用药量不足则会引起知晓,BIS-脑电双频指数监测的应用,能很好地监测麻醉深度中的镇静成分,同时减少麻醉药的用量,使患者的麻醉更为平稳。本研究目的只观察BIS在全麻诱导期间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全麻手术病人130例,其中男70例,女60例;年龄60~79岁,ASAⅡ~Ⅳ级,体重50~80kg,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40例,有心肺疾患20例,无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无服用镇痛、镇静药物史,肝肾功能正常。将上述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有BIS监测组(A组),无BIS监测组(B组)。观察两组插管前和插管后的血压和心率变化及用药量、插管反应的比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方法患者入室后常规开放上肢静脉通路,给予乳酸林格液静脉滴注,常规进行监测心电图、血压、脉搏氧饱和度,监测直接动脉压。静脉全麻诱导开始,依次静脉注射咪唑安定2mg、舒芬太尼0.25-0.5μg/kg后,A组根据BIS值静脉推注丙泊酚1.5--2.0mg/kg、顺势阿曲库铵苯磺酸盐0.1—0.2mg/kg,此时观察BIS值为75,经面罩纯氧通气3min,进行气管插管同时观察BIS值为55。B组患者根据血压和心率变化调节异丙酚用量,给予顺势阿曲库铵苯磺酸盐0.1—0.2mg/kg静脉注射,3min后行气管插管。血压和心率超过基础值的30%,则给予血管活性药。

1.3插管前A组有5例出现血压和心率降低超过基础值的30%。B组有10例出现血压和心率降低超过基础值的30%。插管后A组有8例血压和心率超过基础值的30%,。无呛咳现象发生。B组有20例出现血压和心率升高超过基础值的30%。1例轻微呛咳。两组病人均无插管知晓。A组不良反应率20%B组不良反应率47.69%远远高于A组,并且通过观察发现B组血压和心率变化程度也要大于A组。

结论:本实验发现,BIS组在诱导期间血压、心率变化小于对照组,插管后1minBIS组血压迅速回升,血压值高与对照组,但未超过基础值的30%。提示BIS能避免麻醉诱导过程中丙泊酚过量对循环的抑制作用。

在老年病人,全身麻醉诱导过程中必须达到合适的麻醉深度,既要避免循环功能的剧烈波动,又要避免术中知晓。但老年病人特殊的生理病理特征,加上静脉全麻药和阿片类药物个体间存在显著的差异使得老年病人的麻醉深度不易控制。由于镇静药、肌松药等联合应用,使得传统的判断方法已经不能确切的反映麻醉深度。所以在全麻期间对老年病人的麻醉深度的监测尤为重要。在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期间应用BIS监测麻醉深度可以指导麻醉用药剂量。可使老年患者麻醉用药剂量明显减少。麻醉用药更加科学合理,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论文作者:齐光辉,王静,张永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2

标签:;  ;  ;  ;  ;  ;  ;  ;  

BIS在老年全身麻醉诱导中的应用论文_齐光辉,王静,张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