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放血联合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观察论文_邓煜艳1,胡高2,曾再蓉1, 丁海飞1, 向亚华*1

子午流注放血联合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观察论文_邓煜艳1,胡高2,曾再蓉1, 丁海飞1, 向亚华*1

[摘要]目的 探讨子午流注放血联合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68例中风后遗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加用子午流注放血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午流注放血联合常规针刺可提高中风后遗症患者临床疗效,加快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子午流注放血;针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中风属于常见脑血管病变,其发病急、进展快,临床表现为半身不遂、不醒人事、口眼歪斜等,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目前,临床通过早期合理的诊治措施,中风患者救治效果显著改善,但治疗后常伴随偏瘫等后遗症,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较大困扰。而中医治疗中风历史悠久,针刺治疗可对特定穴位进行刺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濡养筋脉,从而加快肢体功能恢复[2]。同时,子午流注放血可通经活络,平衡阴阳,调节脏腑,具有扶正祛邪之效。鉴于此,本研究分析子午流注放血联合常规针刺对中风后遗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68例中风后遗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51-74岁,平均年龄(63.17±4.59)岁;病程1-14个月,平均病程(7.53±1.36)个月。观察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52-73岁,平均年龄(63.19±4.57)岁;病程2-15个月,平均病程(7.55±1.37)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针刺治疗,充分暴露患侧肢体,选取水沟、百会、内关、风池、尺泽、下极泉、三阴交、委中、丰隆、合谷、足三里等穴位,常规消毒后,取0.25×40mm一次性针灸针刺入,使用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10min行针一次,留针30min,拔针时需棉球按压数秒。观察组加用子午流注放血治疗,依据子午流注纳甲法按时间开穴取穴,如巳时,取商丘、隐白、经渠、太渊、阴谷、然谷、太冲、大陵等穴位;午时取阳溪、委中、通谷、足临泣、阳辅、中渚、后溪、厉兑等穴位;充分暴露所得穴位后,常规消毒,并使用一次性放血针进行点刺放血,放血量0.5-5.0mL,血停后棉球按压针孔,并清理周围血迹。1个疗程7d,2个疗程间隔1d,两组均持续治疗4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90%以上;有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18%-90%;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不足18%,甚至增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于治疗前及治疗4个疗程后,通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对两组活动能力进行评价,包括进食、大小便、洗澡、上下楼梯、活动、穿衣等多个方面,总分100分,分数越高则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对照组出现15例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0.59%(24/34);观察组出现25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1.18%(31/34)。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0,P=0.031)。

2.2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对照组治疗前ADL评分为(49.52±5.78)分、治疗后为(63.74±7.62)分;观察组治疗前ADL评分为(48.76±5.84)分、治疗后为(71.61±7.86)分。两组治疗前ADL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39,P=0.592);观察组治疗后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92,P=0.000)。

3 讨论

中风发病较为复杂,中医认为内伤积损、饮食不节、劳欲过度、情志不舒等可导致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紊乱,内风挟火上扰,致使脑部气血逆乱,或痰浊上扰清窍,使得营卫失和、脑神失养,诱发本病。而中风后遗症属“偏废”等范围,多由湿痰、瘀血阻络所致,久之则肌肤麻木不仁、肢体偏瘫,故活血通络、调理脏腑尤为重要。

针刺是中医常用外治之法,通过针刺百会、内关、足三里等多个穴位,可起到调节机体阴阳、气血之效。同时,针刺可扩张患侧血管,加快血液循环,促使脑部血供恢复,并可激活体内神经细胞,加快上下运动神经元功能再生,从而改善肢体运动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及ADL评分较高,表明子午流注放血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效果显著,利于提高ADL评分,加快病情好转。子午流注理论是中医内时间医学的精髓,其包含阴阳、方向、时候等多种理论,利用天干地支变化规律推算机体气血留注、盛衰开阖时间,并以流注虚实为原则,辩证取穴[3]。在此基础上行刺络放血,可增强对穴位刺激,加快体内毒邪排出,从而改善患侧血液循环,使得经脉受到新血滋养,患肢功能逐渐恢复。

综上所述,子午流注放血联合针刺治疗可提高中风后遗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

参考文献

[1] 王权亮,张雯.小续命汤联合针刺、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体会[J].中医学报,2019,34(7):1565-1568.

[2] 王晶,岳仁宋,汪晓敏,等.岳仁宋教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证经验[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2(6):470-472.

[3] 丁德权,崔钰琼,王金良,等.子午流注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CD62P、TNF-α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32):8-10.

论文作者:邓煜艳1,胡高2,曾再蓉1, 丁海飞1, 向亚华*1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20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2

标签:;  ;  ;  ;  ;  ;  ;  ;  

子午流注放血联合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观察论文_邓煜艳1,胡高2,曾再蓉1, 丁海飞1, 向亚华*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