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白介素-8的变化及其意义论文_潘红梅1,马金荣1,张文芳1,邵永楼2,刘利利1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白介素-8的变化及其意义论文_潘红梅1,马金荣1,张文芳1,邵永楼2,刘利利1

潘红梅1 马金荣1 张文芳1 邵永楼2 刘利利1

(1河北医科大学附属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肾病科 河北 沧州 061001)

(2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中医院 内分泌科 河北 廊坊 065900)

【摘 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白介素-8的变化及其在肾病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取本科22例尿蛋白定量>3.5g/24h的住院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大量蛋白尿组,选取本科18例治疗过的24h尿蛋白定量稳定小于1克超过1年,目前使用小剂量激素维持或停用激素的原发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缓解期组,选取15例正常健康人群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白介素-8水平,并检测血清白蛋白水平,做统计学分析,观察其变化及意义。结果: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大量蛋白尿组(治疗前)血清白介素-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缓解期组(P<0.01),血清白蛋白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及缓解期组(P<0.01),缓解期组(治疗后)血清白介素-8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2例大量蛋白尿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白介素-8水平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339,P<0.01)。结论:白介素-8在血清中的含量与肾小球疾病损伤密切相关,因此,检测原发性肾病综合症患者白介素-8水平对判断病情活动及预后可能有一定临床意义。

【关键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白介素-8;血清白蛋白

【中图分类号】R58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5-0264-01

白介素-8是一种多源性细胞因子,主要生物活性为对T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有趋化作用,在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笔者通过测定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IL-8的水平,探讨IL-8在肾病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2010年我院住院的肾病综合征患者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16-52岁,中位数年龄36岁,病程2-16个月,均符合肾病综合征有关诊断标准【1】,均接受糖皮质激素中长程疗法。其中大量蛋白尿组22例,蛋白量<1g/24h(缓解期)18例;正常对照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22-48岁,中位数年龄35岁,均为正常健康成年人。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选取符合肾病综合征临床诊断标准(大量蛋白尿>3.5g/24h;低蛋白血症 白蛋白<30g/L;高脂血症;浮肿),排除继发性因素,在我科住院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1.2.2排除标准:年龄小于16周岁或大于69周岁的患者;由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淀粉样变、肿瘤等明确继发因素的肾病综合征患者;门诊患者。

1.3方法

标本采集及检测方法:空腹静脉采血,分离血清,-20度保存待测,急性期血标本在激素、免疫抑制剂使用前采集,缓解期血标本在尿蛋白转阴后采集。IL-8采用双抗夹心ELIS A法检测,试剂盒购自解放军医院科技开发中心,操作按说明书进行,由本院检验科专人完成。

1.4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分析。计量资料测定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方差齐者用LSD检验,方差不齐者采用秩变换分析方法(秩和检验),血清白介素-8水平与血清白蛋白水平相关性采用线性相关spearman分析。

2 结果

2.1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白介素-8的表达显著高于缓解期病人及正常对照组(P<0.01)。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白介素-8在NS组与正常人的表达

组别例数血IL-8(pg/ml)血ALB(g/L)

急性期组228.56**23.2**

缓解期组1832.41*33.5*

正常组2025.2839.7

注:**指急性期组与缓解期组、正常组比较,P<0.01,差异非常显著;*指缓解期组与正常组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

2.2血白介素-8的表达与血白蛋白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1)。见表二。

表二.白介素-8与血白蛋白的相关性

统计数值血IL-8(pg/ml)

血ALBγ0.339**

p0.003

注:**指血IL-8与血ALB作相关性比较,P<0.01,差异非常显著。

3 讨论

细胞因子在肾小球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这些细胞因子(IL-6,IL-8和TNF-α等)均参与了肾小球疾病的不同病理过程。肾脏疾病状态时,可合成、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启动或促进肾组织炎症,并分泌细胞外基质,使肾小球病变不断加重,从而造成肾小球的损害,功能性肾单位的减少,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的改变【1】。IL-8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现的一种新的细胞因子,属于趋化因子超家族成员之一,是趋化因子活性最强的一种,可由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内皮细胞等所产生,是许多炎性疾病的重要介质,与炎症过程中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的聚集和活化有关,参与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在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排斥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有研究【2】结果显示IL-8可诱导促炎症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和急性期反应蛋白的产生,引起组织细胞浸润和组织破坏。近年来研究证明,肾小球系膜细胞能以旁分泌的方式产生IL-8,使炎症细胞趋化和活化。Matsumoto【3】发现膜性肾病患者血清IL-8也升高,外周单个核细胞也可自发性的或受脂多糖刺激释放IL-8。Matsumoto还发现IgA肾病等增生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IL-8水平升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也处于激活状态,并自发性释放IL-8。GARN等【4】发现,IL-8可改变大鼠肾小球基底膜的硫化物代谢,影响其阴电荷屏障通透性,从而在肾病综合征蛋白尿的形成过程中有一定作用。卢宏柱【5】等研究报道亦显示NS患者治疗前后IL-8水平有显著变化,提示IL-8可能参与了PNS的发病机制。

本研究通过观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IL-8的表达水平,发现肾病综合征患者体内IL-8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人,并与病情发展密切相关,提示IL-8可作为PNS病情活动及评价治疗效果的参考。随着实验水平及临床技术的不断发展,对IL-8的研究将进一步深入,以期发现更多免疫调节治疗对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海燕.肾脏病学【M】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40.

[2]Waugh DJ,Wilson C.The interleukin-8 pathway in cancer.Clin Cancer Res,2008,4:6735-6741.

[3]Matsumoto k. IL-8 release from peripheral monocytes with glomerulo nephritis[J].Clin Exp Immunol,1995,99(1):106-111

[4]Garn EH,Westl,Zheng GW,et al.Interleukin-8 alters glomerular sulfate chain size and charge in rats[J].Pediatr-Nephrol,2000,14(4):284-287.

[5]卢宏柱,樊友琨,叶尚文,等.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8检测的意义[J].中华肾脏病杂志,1998,14,(4):248.

论文作者:潘红梅1,马金荣1,张文芳1,邵永楼2,刘利利1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5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5

标签:;  ;  ;  ;  ;  ;  ;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白介素-8的变化及其意义论文_潘红梅1,马金荣1,张文芳1,邵永楼2,刘利利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