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探究论文_刘兴华

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探究论文_刘兴华

刘兴华 南溪区罗龙实验校 644100

【摘要】由于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学习能力发展不健全,导致学生在实际语文课堂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所以在新课标的作用下,小学语文老师要依据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创新教学手段,从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入手,拓展小学语文教学范围,以此改进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现状。此文简要的论述了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现状,并以此探求了有效的解决措施,为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做好铺垫。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问题、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6-268-01

语文这门学科就是培育学生综合素养、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基础学科。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尤为重要,是增强学生智力发育和基础人生观、学习观建立的根本。所以小学语文老师要深入探寻有效的教学手段,约束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性,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可是在素质教育的改革发展进程中小学语文课堂仍旧存留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一、小学语文课堂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每个阶段的教育教学中都会产生一些问题,所以老师更要重视学生平时的学习状态,准确的纠正学生不良的思想和行为,预防课堂教学问题的产生。

(一)小学生的课堂专注力薄弱

对于实际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来说,没有足够吸引学生的专注力和学习乐趣的内容,并且由于其性格、年龄特征,导致小学生对课堂学习的专注力缺失,语文课堂活动中时常出现小学生开小差的现象。这一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其一是老师的教学课堂内容枯燥,如此死板的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致使学生不愿意把目光集中在语文课堂上;其二是小学生没有正确的教学思路指引,不知道如果学习语文课本中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实际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成绩。

(二)师生之间的关系较为疏远

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较为疏远,学生害怕严肃的老师,老师也不愿意降低自己的姿态亲近学生,在平常学习中缺少正常的沟通和互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老师依然采用老旧的教学思想,把语文基础知识直接传达给学生,学生仍旧是被迫的学习,并在课下给学生发布大量的语文课业,过于重视班级里学生的语文成绩,无形之中增加了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压力。第二,语文老师没有突显学生的课堂中心位置,把更多的话语权揽到了自己身上,约束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并在一些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师生之间也容易出现意见不一致的现象,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严重影响学生今后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

(三)老师的语文教学没有具体详细的教学计划

每个语文老师在实际语文教学中都有课时限制,需要在特定的时间达成教学任务。可是一些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具体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并且不能够合理的安排教学时间,也不够重视培育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所以在实际语文课堂上老师为了节省时间经常出现对知识讲解的不够深入全面的现象,没有重点教学模块,不利于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成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强化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一)重视培育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乐趣

在实际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在向学生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务必要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并引起学生对文章学习的乐趣,促使学生主动融入到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中。这时老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语文课本中的内容转化为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学生更加清晰的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而且语文课堂的教学计划要随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需求及时更新,立足于小学语文课堂,创新符合现代化小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案。例如,在学习“猴王出世”的时候,小学语文老师需要使用互联网技术搜索相关视频、音频并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融入其中,在课堂的讲解中经过多媒体大屏幕放映给学生,让学生利用生动形象的画面了解美猴王从出生到成为猴王的英勇事迹,从而促使小学生自主的投入到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增加对文章学习的记忆。

(二)老师需要延伸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眼界

在小学语文课堂活动中,老师不但要重视课本上的基础内容的教学,还要适当的扩充学生的学习范围,增强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建立健全。这就需要老师依据语文课本内容灵活的选择符合小学生实际发展的知识进行延伸,并在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总结经验,让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方式提出相应的建议,一步步的完善教学计划,进而增强小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思维逻辑发育。举个例子来说,当老师在讲解“王二小”这篇文章时,经过对年纪轻轻的王二小为了隐藏乡亲们的逃跑路线把敌人引到八路军陷阱中的英勇事件的描述,培育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意识。并适当的延伸相应的抗战故事引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如:民族英雄刘胡兰为保守机密牺牲在敌人的铡刀下;村民张嘎为了保护家里受伤的八路和奶奶同鬼子英勇斗争;海娃为了传送鸡毛信用智力与敌人抗争。老师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的语文课堂效果,扩大学习范围,提升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情怀。

(三)改变教学思路,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

在实际小学语文课堂活动中,小学语文老师需要去除以前死板的教学观念,确定当下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突显学生的课堂中心位置,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和创造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场所。譬如,在学习“难忘的一天”时,老师在上课之前可以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最难忘的一天是?并简单的对此进行说明。进而让学生分成学习团队共同探讨问题。有的学生说:最难忘的是在过生日时与家人一起吃饭游玩的一天。有的学生说:是在小时候在乡下陪爷爷奶奶的日子。而有的学生说:是冬日里银装素裹的日子。经过这样的方式引诱学生融入到文章的学习中,这不仅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方式,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够促使学生在课堂发言中练习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现场反应能力和文学素养,为今后更好的学习生活做铺垫。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语文这门学科来说,老师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和教育,在实际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光要丰富学生的学识,还要增强小学生的文学素养,熟练的使用教学设备给语文课堂添砖加瓦,提升小学生的学习眼界,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张娟青.事论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小学语文,2017,( 07) .

[2]陶晓霞.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使用情境教学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 10) .

[3]沈冬华.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几种策略[J]. 希望月报,2007,( 11) .

论文作者:刘兴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6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探究论文_刘兴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