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治疗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钟成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肾科 江苏南京 210029)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血液透析(HD)与血液灌流(HP)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钙磷代谢紊乱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3月期间前来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接诊日期的单双数分为对照组(血液透析组)与观察组(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组)各20例,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与处理。结果:观察组iPTH 、钙磷乘积以及血磷检测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中仅血磷指标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钙磷乘积以及血磷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方法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维持性血液透析;临床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54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4-0182-02

对于肾脏疾病晚期的患者,血液透析借助弥散原理清除小分子溶质,被视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透析疗法仅可部分替代肾脏的排泄功能,其内分泌,代谢功能均不能替代。患者因中、大分子毒素无法清除,易出现皮肤瘙痒,蛋白质,维生素代谢紊乱等临床表现,而血液灌流可有效提高中,大分子物质的清除率[1]。我科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方法,有效改善MHD患者iPTH、钙磷乘积、血磷等指标,本文现做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9月—2017年3月期间,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0例,均符合ESRD诊断标准(GFR<15ml/min/1.73m2);血液透析≥1年,病情基本稳定;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知情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按照接诊日期单双数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男13例,女7例;年龄39~71(54.1±4.0)岁。观察组男12例,女8例;年龄38~72(54.7±4.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 采用血液透析的方法进行治疗,频次:3次/周,4h/次,碳酸氢盐为透析的主要溶液,钙离子浓度:1.5mmol/L。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进行联合治疗。血液灌流频次:每10天进行1次,3周为1个疗程,共进行3~4次。HP使用HA130树脂灌流器,串联于透析器之前,首先用0.9%NS 500毫升冲洗灌流器,再用0.9%NS 500ml+40mg 肝素冲洗管路,灌流器及透析器,15min后进行HP联合HD治疗,灌流2h后,取下灌流器,继续进行MHD或HD2h。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iPTH、钙磷乘积以及血磷检测结果进行统计与处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x-±s)表示计量资料,t对其进行检验。当P<0.05时,证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iPTH、钙磷乘积以及血磷检测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中仅血磷指标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iPTH 、钙磷乘积以及血磷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3.讨论

慢性肾脏疾病作为临床领域中一类常见疾病,发病率上升的趋势,目前我国成年人慢性肾脏病发病率已高达10.8%(约1.2亿),并有年轻化趋势[2]。2006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ome,KDIGO)首次提出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CKD-MBD)概念,逐渐得到临床医师重视[3]。体内钙磷代谢平衡主要通过PTH-维生素D轴维持,FGF-23作为调磷因子,抑制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刷状缘膜上钠-磷协同转运蛋白IIa(NPT2a)的内移和降解,增加尿磷排泄,减少肾脏对无机磷重吸收。同时,FGF-23与1,25-(OH)2D3协同形成反馈轴,抑制高磷血症[4]。但随着ESRD疾病进展,PTH-维生素D轴代偿机制受损,1-α羟化酶减少,靶器官对FGF-23抵抗,导致低钙,高磷及甲状腺旁腺增生肥大。此外,磷从细胞内向细胞外转移速度较慢,每周3次常规HD的总清除量为2400mg,单独进行HD不能控制高磷血症。而HP可清除中分子物质,吸附FGF-23等物质,经一段时间治疗后改善维生素D缺乏,调节MHD患者磷代谢,助于高磷血症长期控制[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iPTH、钙磷乘积以及血磷检测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中仅血磷指标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iPTH、钙磷乘积以及血磷检测结果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磷或血钙值越接近正常范围其大动脉钙化发病率较低,血压更趋于稳定。由此可见,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可在改善MHD患者预后,具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佘伟萍,杨伟鹏,刘奕深,林钒.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维持性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疗效观察[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6,36(10):1579-1584.

[2]朱宣辑,牛丰,刘杨,等.2011例慢性肾哀竭住院患者的病因分析[J].国实验诊断学,2014, 18(11): 1770-1772.

[3] Moe S, Drueke T, Cunningham J,et al. Definition, evalu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renal osteodystrophy: a position statement from 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 (KDIGO)[J].Kidney Int,2006,69(11):1945-1953.

[4] Saito H,Kusano K, Kinosaki M, et al. Human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3 mutants suppress Na+_dependent phosphate co-transport activity and lalpha, 25-dihydroxyvitamia D3 production. [J]. Biol Chem,2003,278;2206-2211.

[5]李大勇,陈远,李萌.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微炎性因子及钙磷代谢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3,19(8):1493-1496.

论文作者:钟成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5

标签:;  ;  ;  ;  ;  ;  ;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治疗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钟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