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热工自动化中智能控制模式的运用论文_周波

火电厂热工自动化中智能控制模式的运用论文_周波

国家电投集团新疆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乌苏热电分公司 新疆塔城 833000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我国的生活用电及生产用电需求量在不断上涨,对各类发电厂的供电效率、供电质量提出了一定要求,火力发电作为我国一类主要发电形式之一,随着时代变化及科技发展,火电厂的发电工作面临着直接的改革和优化。智能控制模式在火电厂热工自动化中的应用,能促进火电厂热工水平的提高,优化火电厂工作模式,促进发电效率及发电质量的增长,保障火电厂的持续发展。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几类智能控制技术,对火电厂热工自动化中智能控制模式的运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火电厂;智能控制;热工自动化

引言:智能控制理念于上世纪70年代左右被初次提出,发展至今该项控制模式具备例如开放化、多样化及便捷化等特点,在火电厂热工自动化中的运用有助于火电厂相关工作的开展。随着现代化生产时代的到来,我国的火电厂发展也应结合时代特性及自身需求,灵活运用智能控制模式到热工自动化中,实现对各工作环节的有效控制,保障发电效率和发电质量满足国民的生活要求及生产需求,促进我国工商业等行业的不断发展。

1 智能控制具体技术解析

1.1专家控制系统分析

在专家控制系统中注重技术、理论及相关控制理论间的灵活充分融合,较多程度适用于对外界环境具体情况了解不足的状态下,专家控制系统的运用,能借助庞大的数据信息库、运算推理机制来进行系统运行[1]。由控制部件在数据信息库中得到关键信息,以关键信息、策略推理原则来实现对系统运转的适度调控,该形式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在例如参数偏差较高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工作可靠性。专家控制技术可分为控制器、控制系统两大类别,前者运用于工业领域的频率较高,且构造更为简单。

1.2分层递阶方式分析

在系统控制的复杂性较强时,分层递阶形式的运用较为广泛。分层递阶方式中,结构等级以智能性的高低进行区分。例如组织级的智能性最高,协调级的智能性次之,运行控制级的智能性最弱,对各等级方式的选取及运用参考实际情况,一般来讲,组织级对系统运行的影响最为严重,在运转中所需的运转时间也最久,在部分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下,出现运转问题的几率较大。

1.3模糊控制方式分析

模糊控制适应于多类领域,具体的模糊控制方式建立在模糊推理基础之上,通过对人类问题思考方式的模拟来实现各类问题的解决。例如该形式可借助一定的语言形式、数学形式来进行一些逻辑问题的推导,并利用计算机系统实现对整体系统的控制,其中最为突出的智能控制手段具备闭环结构,在解决非线性系统的控制问题时有较大的优势[2]。此外,该系统的设计无需设计者以传统设计思路进行数学模型的精准建立,主要以相关工作者经验来确保各项数据操作的准确性及合理性,在模拟控制下的推理通过对人脑的模拟来分析、思考并推算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火电厂热工自动化中智能控制模式的运用

2.1控制锅炉的燃烧

在火电厂锅炉的燃烧过程中会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及干扰,且在燃烧率的测量环节中并没有较为简单便捷的方式方法,智能专家控制系统在此环节内的运用,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实际测量数据的实时性及准确性,辅助火电厂日常工作。例如专家系统在运用中可判断出发生重大事故及故障的子集,并精确判断出例如送风调节及煤厚调节的子集,利用模糊控制来解决在锅炉燃烧过程中的一系列不确定性发生问题,以此来确保控制鲁棒性、精准度及锅炉在燃烧过程中的控制强度,确保锅炉的正常燃烧和运转,为火电厂的发电工作奠定基础。

2.2 控制汽温的过高

对锅炉运行质量的衡量在于对过高汽温温度的控制,在传统的控制手段影响下,主要以调控减温水量等形式来进行汽温控制,但会受系统较大的惯性影响,外界环境会直接影响到实际的动态特性,不利于过高汽温的调控[3]。智能控制模式在火电厂热工自动化中的运用,较大程度强化了系统的实际性能,改善了系统的控制力度及适应性。目前对过高汽温的调控主要以神经网络模糊控制器来满足实际的汽温调控需求,该形式能较大程度的发挥出自身的学习性能特点,在负荷变化比较高的情况下也能实现对过高汽温的控制需求,避免例如因使用传统控制模式而导致模型不稳等问题,避免一些列运行问题的发生。

2.3控制给水和加药

在火电厂的锅炉加药环节内,一般情况下以添加联安的方式来进行水中二氧化碳、氧气等气体的排除,确保系统不会受到氧化腐蚀的较大影响,降低实际的氧化腐蚀发生概率。加药环节中,为提升锅炉中水的PH数值,可利用加氨等形式充分避免因水中PH值较低而造成水系统腐蚀严重等现象,保障火力发电系统的正常运转。因加药量、给水量会受水处理程度、锅炉蒸发量等因素影响,PID调节中并不能直接控制系统,影响了实际的工作效率。模糊控制系统在其中的运用,可借助相关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经验,并借助一定的算法及控制推理手段,解决因外界环境影响而导致给水、给药环节出现的问题,在保障给水质量、效率的同时,控制电机的实际转速,保障火电厂相关工作的正常进行。

2.4控制制粉系统

在火电厂热工自动化制粉系统的构建中,储式制粉系统是一大关键,但受多重因素影响,对储式制粉系统的控制难度较大。例如对磨负荷信号的测量难度较大,例如在相关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中复杂度及精准度较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及建模经验,等等因素直接限制着制粉系统的控制效果。在对中储式制粉系统的控制难点处理时,相关工作人员可利用模糊语言进行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经验的总结及运用,将以上经验总结导入进计算机系统内,在借助相关算法计算完成后,利用预测及分级方式来实现对中储式制粉系统的控制,以此提升球磨机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提升工作效率,为火电厂的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

结束语:结合以上,火电厂热工自动化中智能控制模式的运用具备较大优势,相关工作者应重视并灵活运用智能控制模式,在实际运用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提升智能控制模式的运用适应性,促进火电厂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晶,郑庆元.火电厂热工自动化中智能控制模式的运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6):130-130.

[2]王乐.火电厂热工自动化中智能控制模式的运用分析[J].电力系统装备,2018(4):67-68.

[3]刘金元.浅谈火电厂热工自动化中智能控制的应用[J].环球市场,2016(20):107-108.

论文作者:周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3

标签:;  ;  ;  ;  ;  ;  ;  ;  

火电厂热工自动化中智能控制模式的运用论文_周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