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烧处理方法论文_万森

小儿发烧处理方法论文_万森

成都西区安琪儿妇产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36

发烧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小儿正常腋表体温为36℃~37℃,口表测温约比腋表高0.4℃,肛表约比口表高0.3℃)界限,是小儿时期较为多发且十分常见的症状之一[1]。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流鼻涕、鼻塞及打喷嚏等,少数患儿可能伴有拉肚子、呕吐等症状[2]。而发烧在通常情况下是机体为对抗入侵病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正在发生抗感染免疫系统的一个过程。虽然小儿体温异常上升和疾病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且暂时造不成重大影响,但长期发烧或发烧体温过高会对机体各种调节功能产生影响,进而危害小儿身体健康[3]。因此,若发现小儿发烧,应立即确定病因,并针对病因采取有效治疗方法,进行退烧处理。

一、小儿发烧因素分析

1.1外在因素

外在因素对于小儿发烧具有较大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小儿在学会行走后,跑动走动较多,易导致全身出汗,此时若家长骤然脱去小儿大量衣服,在小儿停止活动后没有注意添加衣服或因全身出汗致使衣服湿润,极易引起机体不适,导致小儿发烧。②在小儿正在学习行走或不会行走时,外在因素对机体体温影响较大,对于早晚温差过大时期,应及时添加衣服,注意保暖,否则极易导致小儿发烧。③大多小儿由于喜好活动,导致身体和手掌存在大量细菌,且未及时给予小儿洗手,后小儿便拿各种食物食用,致使细菌侵入机体体内,易引发感染使小儿发烧。④因小儿平常饮水量不足,致使其新陈代谢缓慢,造成体内毒素未及时排出,从而引发发烧症状出现。注:平常饮食、水果中的含水量并不能满足小儿机体所需水分。⑤由于多数小儿长期于家中活动,且家中未能有效开窗通风,使空气不能流通,造成家中形成一个封闭环境,故小儿易引发发烧症状。

1.2内在因素

内在因素对于小儿发烧同样具有较大影响,而不同小儿身体素质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其抵抗力有强有弱,无需盲目学习别人如何照顾小儿,应根据小儿身体情况进行预防各类可能引起发烧的疾病。例如:感冒及各类炎症(支气管炎、喉咙发炎等)。

1.3其他因素

抛开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还有其他可能导致小儿发烧的因素。例如:预防接种疫苗,包括乙肝、百白破、麻疹、白破等疫苗,在接种后均有一定几率出现发烧等反应。

二、小儿发烧处理方法

2.1 及时散热

在小儿发烧时,若发现小儿全身出汗且手脚和四肢发热,表明其需要散热,应及时脱去过多衣服,满足散热需求。注:在散热结束后应及时更换被汗水浸湿的衣服,必要时可增添衣服。

2.2 保持家中空气流通

应适当开窗通风保持家中空气流通,以时新鲜空气进入室内,促进小儿退烧。注:室内温度最好保持在25~27℃之间,另小儿发烧时可吹风扇与进入空调房,这可使小儿舒适度提高,有利缓缓下降体温。若小儿出现寒颤及四肢冰凉,表明其需要保暖,可加盖毛毯等。

2.3 温水擦浴

在小儿发烧时,可将其衣物解开,用37℃左右温水浸湿毛巾后,揉搓全身上下,或可将小儿放于37℃左右温水中,再用毛巾擦拭。此方法可有效扩张小儿皮肤血管,帮助散出体热、排除毒素,另体表水汽蒸发同时也会带走体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大量补充水分

在小儿发烧时,应大量饮水,以预防脱水和帮助发汗,且饮水具有调节机体温度、促进新陈代谢及加速排出毒素功能,使发烧小儿体温有效下降。

2.5 进行冷敷

在小儿发烧时,可额头冷敷冰袋或睡冰枕,有利于机体散热,但不建议较小幼儿使用,因幼儿身体转动较难,此方法可能会造成体温过低或局部过冷。幼儿可采用退热贴退烧,退热贴中具有胶状物质,其水分汽化同时能带走体热,且不会导致过分冷却情况发生。

2.6 采用退烧药物

对于小儿发烧温度过高或物理退烧方法效果不明显时,可适量使用退烧药物。

三、小儿发烧健康教育

3.1 疾病相关知识教育

指导小儿家长正确认知发烧。发烧本身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由感染引起的正常反应[4],其不会造成不良后果,家长不必过度担忧。而治愈发烧并不是单纯的退烧,需找出正确病因以对症治疗,且退烧药只作为临时对症处理,主要还是进行抗感染治疗,故家长不要盲目退烧,需尊医嘱进行治疗。另家长需对发烧至40℃以上小儿提高警惕,此可能出现由高温造成的不可逆性脑细胞损伤,若一发现应立即就医。

3.2 日常生活及饮食指导

小儿平常需给予充足水分与营养,荤素搭配合理饮食,在户外进行活动时,注意避免传染源接触与温度变化,家中需保持空气流通与清洁,且保证有足够睡眠时间。在小儿发烧时,饮食需多加注意,保证小儿水分充足的同时应给予多食蔬菜、水果、稀饭及面条等易消化清淡饮食,严禁食用辛辣、刺激、煎炸及油腻等食物。

3.3 指导正确用药

指导家长加重常备小儿常用退烧药和体温计,掌握体温计使用方法和退烧药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在小儿发烧体温超过38℃时可适量使用退烧药,用药后小儿体温可暂时降低,30min后可使用体温计复查体温以监测药效,但一般退烧药作用时间是4-6h[5],药效消失后小儿体温仍然会上升,因此需时刻发现体温变化情况,以为重复用药提供依据。注:小儿体温未达到38℃时无需使用退烧药,这可能致使小儿延长病程、体温不升及虚脱等不良后果发生。

四、小结

面对小儿发烧,家长需充分了解疾病相关知识与正确退烧处理方法,在日常生活中需做好预防准备,且需具有常规判断能力,并坚定正确立场。由此,在小儿发烧时,家长不仅不会惊慌失措,且可沉着冷静的观察病情,采取有效的退烧措施,以提高治疗小儿发烧效果,更使小儿发烧时舒适度提升。

参考文献

[1]赵会茹,吴文先.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伴发热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19,40(4):431-433,458.

[2]王杰鹏,方芳,王浩, 等.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发热应用概况[J].河北中医,2019,41(1):146-151.

[3]郭佐,韩振华,王燕丽, 等.青石饮治疗小儿湿热型外感发热临床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7):792-794.

[4]何福权,杨洁萍,冯舒畅, 等.柴菊桂枝汤治疗小儿发热性疾病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8,50(6):166-168.

[5]傅珺璐.布洛芬混悬液与吲哚美辛栓治疗小儿发热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8,18(5):619-620,623.

论文作者:万森

论文发表刊物:《生活与健康》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6

标签:;  ;  ;  ;  ;  ;  ;  ;  

小儿发烧处理方法论文_万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