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论文_黄文佩

摘要:近年来,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筑行业逐步实现了转型发展。作为建筑工程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工程造价突破了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逐步实施了动态管理,实现了工程造价管理的创新。工程造价与工程成本控制息息相关,各个建筑工程企业需结合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遵循动态管理的原则,提高工程造价的精确性,实现成本优化与控制。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策略,有利于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成本优化控制

对任何的建筑工程项目而言,由于工程为大型项目,只有实现了良好的工程成本控制,才能够实现工程投资资金的合理有效利用,为工程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但是,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很多工程企业都存在工程造价管理不科学的情况,依旧采用的是传统的静态管理模式,缺乏对变动性造价因素的科学把控,不利于工程造价与成本的控制,导致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的资源浪费、成本消耗等情况。因此,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是建筑行业发展对工程企业的基本要求。

1.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的原则

1.1全寿命周期内控制原则

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个工程建设周期相对较长,往往是几个月甚至几年,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需遵循全生命周期原则。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的全生命周期主要是工程的投资规划与工程竣工,在此阶段存在诸多的变动性因素、不确定性因素,如果依旧采用传统的静态管理方式,工程造价与成本管理将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1.2全过程控制原则

建筑工程项目包含了投资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与竣工结算阶段,在这些阶段都需要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在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中,造价管理人员将施工图作为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参考,根据施工图来进行预算与竣工结算,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应用效果,但是,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依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比如,工程施工技术与工程造价管理没有实现统一管理,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出现不利于造价的动态管理[1]。而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的全过程性,能够实现对各个阶段的科学管理。

1.3全要素控制原则

工程建设过程中,所包含的工程要素相对较多,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中,这些工程要素都是管理与控制的对象,单纯对某些要素的造价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往往难以将造价与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因此,工程企业在实施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的过程中,需坚持全要素控制原则,将所有的工程要素都纳入管理与控制范围内。

2.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和成本优化控制的缺陷

2.1管理意识和经验的不足

市场经济虽然带动了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各个建筑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有很大一部分建筑企业受到传统管理思维的影响,存在着发展的滞后性,一些建筑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方面,存在的管理意识与经验的不足。比如,一些建筑工程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市场情况分析与掌握不足,缺乏对市场的全面了解,导致工程企业的决策缺乏科学性;一些建筑企业在各个工程阶段都没有采用有针对性的造价管理方式,导致造价管理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工程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分配与利用,工程造价与成本增加;工程企业的成本优化控制与造价动态管理方面没有应用先进的技术,导致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难以与行业发展保持一致[2]。

2.2硬性管理机制的完善性不足

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与政策来规范建筑行业的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成本优化与控制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但是,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建筑企业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发展环境,市场等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导致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方面存在必须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大部分的建筑企业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依旧采用的是传统的管理与控制理念,不利于建筑企业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的顺利推进。

3.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及成本优化控制策略

3.1准备阶段的造价动态管理和成本优化控制

建筑工程的准备阶段主要是工程的投资决策与设计阶段,在此阶段,要提高工程造价动态管与成本优化控制的整体效果,相关管理人员需应用先进的技术来进行相关工程造价、成本等经济因素的综合考虑。如果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相关人员存在各种违规不当的行为,必须要严格加以管理,最大程度上实现工程资源的合理分配,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需从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方面着手,保障设计的优化,提高设计质量,从源头上控制工程造价与成本。目前很多工程企业逐步开始推行限额设计,限额设计的推行从经济性与技术性的角度提高了工程的总体设计质量[3]。

3.2施工过程造价动态管理和成本优化控制

由于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与成本占总体造价与成本的很大比重,因此,施工阶段是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的重点阶段。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与成本优化控制的复杂性极高,在此阶段存在着诸多的变动因素,因此,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充分把握可能影响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效果的因素,对这些因素加以科学把控,严格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最佳的协调方案,保障这些影响因素都能够得到最为有效的控制与管理[4]。此外,相关人员需对优化设计方案加以严格审核,做好相应的施工技术选择。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流程如图1所示。

图1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流程

3.2.1实时收集数据

工程施工阶段常常包含了诸多的变动性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对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方面,需对可能的影响因素实施动态控制,尤其要注重实时数据的收集与处理,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来提高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效果。相关管理人员在数据的收集上,要尽量保障数据的完整性与准确性,为动态造价管理、成本优化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5]。

3.2.2分析动态决策措施的有效性

施工阶段的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需要不断进行相关策略实施效果的分析,评估策略实施的有效性,如果相关策略的应用效果不佳,需结合评估情况,来进行策略的调整与改进,保障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能够符合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保障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决策的科学性。

3.3竣工阶段的造价动态管理和成本优化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的前期施工阶段,往往存在大量的成本与费用支出,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企业要实现良好的成本控制与造价管理,需要对费用与成本支出情况加以详细的审核,并将所有的工程数据形成完整的账务记录文件,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对资金利用情况形成完整的数据库,为后期的工程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与参考,不断为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积累经验。

结束语:

近年来,建筑行业逐步实现了创新发展,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理念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步伐与趋势,存在管理的滞后性,而新型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中,要求相关的管理人员需遵循动态性原则,实现对工程项目中各种变动性、不确定因素的控制,促进工程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刘娟.浅析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控制实践研究[J].居舍,2020(03):150.

[2]宋志新. 提高房地产企业工程成本管理质量的对策研究[J]. 中国房地产业, 2017(15).

[3]韩津成.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问题探讨[J]. 建材与装饰:上旬, 2016(16):178-179.

[4]胡正昊.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管控研究[J].江西建材,2019(08):187+189.

[5]杨慧. 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分析[J]. 中国集体经济, 2018(28):53-54.

论文作者:黄文佩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3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论文_黄文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