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窥镜技术在鼻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论文_普洪联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云南 楚雄 651200)

【摘要】目的:分析鼻科手术中应用鼻内窥镜技术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6月进行鼻科手术的患者共70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行传统治疗,观察组使用鼻内窥镜技术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和出血量。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手术中平均出血量为57.21±32.06毫升;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4.29%,手术中平均出血量为74.06±32.08毫升,实验组患者疗效高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窥镜技术治疗鼻科手术的效果较好,手术视野清晰,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鼻内窥镜技术;鼻科手术;临床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R7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5-0072-02

鼻腔及鼻窦由于解剖结构复杂而精细,具有孔小洞深的特点,传统鼻科手术在肉眼下操作,由于视野较小且清晰度较低,手术操作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对正常鼻腔粘膜破坏较大,所以术中并发症较多,术后效果不理想等[1],在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目前鼻内窥镜技术已广泛运用于鼻外科,填补了传统手术存在的弊端,大大提高了手术效果,减少了各种并发症,此次本文将我院70例行鼻科手术的患者作为对象,对鼻内窥镜技术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内容如下[2]。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5月进行鼻科手术的患者共70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n=35)和对照组(n=35),实验组患者年龄在24.05~72.5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28±19.57)岁,其中鼻中隔偏曲患者12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8例,慢性鼻窦炎患者10例,鼻出血患者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4.00~72.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29±19.61)岁,其中鼻中隔偏曲患者13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7例,慢性鼻窦炎患者11例,鼻出血患者4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的差异较小(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检查、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全身麻醉鼻内窥镜下完成(除鼻出血止血治疗在表面麻醉),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鼻中隔偏曲治疗方法:让患者保取仰卧位,在鼻内窥镜下对鼻中隔偏曲处切开黏膜,切口为弧形,使用鼻中隔黏膜剥离子对黏骨膜和黏软骨膜进行剥离,双侧鼻中隔粘膜剥离,充分暴露偏曲部分软骨后,用鼻中隔多关节咬骨钳对偏曲的骨质进行切除,保留无偏曲的正常鼻中隔软骨,术后双侧鼻腔填塞适量的膨胀海绵,术后两天取出。

慢性肥厚性鼻炎治疗方法:将患者取平卧位,使用1%丁卡因盐酸肾上腺素棉片收缩鼻腔粘膜,在鼻内镜下检查鼻甲肥厚部分,连接鼻窦镜动力系统,在显示器监视下刨除下鼻甲肥大部分,刨除部分鼻甲组织不应超过下鼻甲的三分之一,术后常规填塞术侧鼻腔,术后2天取除。

慢性鼻窦炎治疗方法:患者平卧位,肾上腺素棉片对鼻腔,鼻甲粘膜作局部收缩,结合术前鼻窦CT不同鼻窦的病变情况,在鼻内镜及监视系统下分别对额窦,筛窦,上颌窦及蝶窦等进行开放处理,术后使用膨胀海绵进行术侧鼻腔填塞,术后两天取出。

鼻出血止血治疗:主要是经鼻腔前段检察未能发现的后鼻孔出血,在鼻内镜下使用吸引器吸尽鼻腔内血液后准确尽快查找到鼻腔出血位置,明确出血位置后,出血较猛可用凡士林沙条局部压迫,无出血后2天后取除,而明确出血点可使用微波或者电凝法进行止血。

1.3 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患者术前症状均消失,术后指标均恢复正常;有效:患者各项症状和指标得到明显改善;无效:患者症状无改善,甚至出现术后并发症。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1.0完成数据处理工作,计数资料用(n,%)表示,使用卡方检验,计量资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疗效对比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4.29%,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出血量比较

实验组患者手术中平均出血量为57.21±32.06毫升,对照组患者手术中平均出血量为74.06±32.08毫升,实验组少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鼻科常规手术方法由于都在肉眼下操作具有视野小和能见度较差的特点,操作存在一定的盲目,术后部分患者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并发症多,使用何种方法治疗鼻科疾病成为临床上研究的重点内容[3]。现鼻内窥镜技术已成熟广泛运用于临床鼻外科,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将传统根治性大部份或全部刮除鼻窦内粘膜的破坏性手术,变为根据病变程度,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鼻腔,鼻窦正常粘膜和结构,形成良好的通气和引流,促使鼻腔,鼻窦粘膜的形态和生理功能恢复的功能性手术[4]。此次选取我院70例行鼻科手术的患者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手术中平均出血量为57.21±32.06毫升;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4.29%,手术中平均出血量为74.06±32.08毫升,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可知,鼻内窥镜技术在鼻外科的运用,较传统手术具有手术视野较好,对正常鼻腔鼻窦粘膜破坏性小,手术操作者安全,大大减少术中并发症,术后患者恢复较好的优点。

【参考文献】

[1]付永志.鼻内窥镜技术在鼻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9):43-44.

[2]王旭,郭清华,朱晓朴,等.面中部掀翻术配合鼻内窥镜技术治疗鼻肿瘤的临床应用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6,45(12):1601-1603.

[3]陈果.鼻科手术应用鼻内窥镜技术的临床效果[J].医药前沿,2016,6(25):58-59.

[4]李晓明,邸斌.影像导航技术在鼻窦-颅底内镜手术中的应用[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7,31(2):1-6.

作者简介:普洪联(1972.2.8-),男,彝族,籍贯云南禄丰,主治医师,本科学历,主要从事耳鼻喉科临床工作.

论文作者:普洪联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9月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6

标签:;  ;  ;  ;  ;  ;  ;  ;  

鼻内窥镜技术在鼻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论文_普洪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