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检查与普放检查诊断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比较论文_李晖

湖南省岳阳长炼医院放射科 湖南岳阳 414012

【摘 要】目的:分析比较CT检查与普放检查诊断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经过病理或临床证实过的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患者50例,其中,包含周围型的25例,炎性假瘤13例,结核球12例。全部病例均进行摄取胸部正侧位片及CT扫描装置检查。结果:两种方法均可发现周围型肺癌的肺部出现小泡、胸膜凹陷的现象,少部分还出现了小于3 cm 薄壁空洞;炎性假瘤、结核球患者的肺部出现了不规则厚壁偏心空洞;另外还出现了棘状突起等现象。(2)CT检查和普通的放射线检查表现出差异:CT对肿块密度、分叶、棘状突起、纵隔淋巴结肿大的观察效果均优于胸片,而对病灶形态、边缘的显示则不如胸片(3)CT 对三类患者的定性诊断的准确性都比普通放射线高(Ρ<0.05)。结论:CT对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的检查诊断效果优于普通的放射线检查。

【关键词】肺;孤立球形病变;CT扫描;X 线

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在临床上临床比较常见,检查诊断它的方法主要有普通的放射线检查与CT检查;CT 采用断层扫描技术,对于肺部的孤立性球形性病变具有良好的检出作用[1];近年来对这两种方法的报道也不少,但将两种方法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性研究的却不多,在本文中我们对已证实的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患者50例进行CT、X射线检查诊断,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以提高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的正确诊断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近3年来的经临床病理证实了的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患者50例(男性28例,女性22例),其中包含周围型的25例(男性15例,女性10例),炎性假瘤13例(男性7例,女性6例),结核球12例(男性6例,女性6例)作为研究对象。临床观察表现为咳嗽者17 例,咯血者6 例,发热者12 例,胸痛或胸闷者15 例。

1.2方法

对所有病例均胸部正侧位X 线片进行常规拍摄以及用2400 Elite进行全身C T 扫描装置检查[2],3 cm 以下病灶取层厚2 mm,较大病灶取层厚2 ~ 5 mm 扫描。窗位/窗宽:肺窗为-550~ 700 HU/1500 ~ 2000 HU,纵隔窗为25 ~ 45 HU/250~ 300 HU。从肺顶端到膈的顺序进行扫描。采用碘海醇作为增强扫描的对比剂,它的一般使用浓度300 mg/mL,总量80~95 mL(1.5 mL/kg),12 号针前臂中心进行穿刺团注,注射的速度控制在2.5mL /s,时间分别延长为25s和35 s[3]。

1.3统计学处理

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肺部孤立球形病变的两种不同检查诊断方法征象比较

肺部孤立球形病变的C T 及X 线表现及各征象出现率,可以看出CT检查对各类型肺部孤立球形病变的典型征象的显示率都远远高于普通的X线检查。见表1。

表1 肺部孤立球形病变的CT、X 线征象以及它的显示率

2.2 X 线、CT 显示征象的差异

在本组实验病例肺癌患者中有19例带纵隔淋巴转移,经过CT检查了发现18 例,而X 线检查仅提示出有6例,病变棘状突起、分叶及内部结构的显示中C T 亦较胸片的显示效果好,而在病变整体轮廓的显示方面普通射线检查较CT优越。

2.3 CT、X 线对三种病变定性诊断的比较

将两种方法对周围型肺癌、炎性假瘤、结核球定性诊断,结果见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CT检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比X线检查的高,而它检查的假阳性和假阴性远远低于X线,由此可以得出,CT 对以上病变的定性诊断准确性高于胸片(p<0.05),即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CT、X 线对周围型肺癌、炎性假瘤、结核球定性诊断的比较

3讨论

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的发病率极高,由于其表征的复杂性,误诊率也很高。本研究通过目前临床上两种常用的分析诊断方法对比分析,目的是找到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的最佳诊断途径。

众所周知,肺部是被胸廓及心脏等部位所遮挡,用普通的放射线检查很难获得具有诊

断意义的影像学资料,CT 采用断层扫描技术,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病变部位周围的组织干扰,是目前肺部病变变最为常用的检查手段。

从本研究中可以看出由于C T 密度分辨率高,图像重叠少,较小病变都不易遗漏,所以通过它可以看到很多重要的征象,如果检查中它的窗宽、窗位选择好的话可清楚显示肿块密度、分叶、棘状突起甚至是纵隔淋巴结大小情况这些都是诊断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的重要依据[4],比如说,周围型肺癌:在CT上表现轮廓清楚、密度较高,常有分叶征,其特征性明显,分叶状的结节是肺癌的基本形状,在此基础上合并其它征象具有较大的诊断意。胸膜凹陷征形成的主要基础,是间质Ⅰ型胶原纤维,成纤维母细胞为主要间质细胞[5]基础,肿块向心性牵拉是形成胸膜凹陷征的基本条件之一,而形成这些牵拉的可能主要是肿瘤组织内部的纤维组织增生和收缩的结果[6];很多研究者认为,肺癌空洞为不规则的厚壁空洞,而在本研究中发现,本组病例炎性假瘤2 例、结核球3 例都出现的是不规则厚壁偏心空洞,可见不规则的厚壁空洞并非癌肿特有的征象。周围型肺癌2例表现为<3 cm 薄壁空洞,洞壁较为光整平滑,是腺鳞癌,可能为病变早期即坏死排出所致[7]。因此,CT 对肺部孤立结节定性诊断明显优于胸片。而胸片对各类胸部病变的征象有很多共同之外,尤其是以直径3cm 以下的孤立性球形病变更是缺乏特异性X 线的表现[8-9],因此要用普通的放射线进行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鉴别诊断十分困难,但它显示肿块整体轮廓效果较好。

因此,对于医疗条件相对较差的医疗机构,普通放射线检查也不失为诊断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的重要手段[10]。如果将二者进行配合使用可充分显示病变特征,对于提高对肺部孤立球形病变的正确诊断率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傅钢泽,吴恩福,王芳.等.孤立性球形肺结核的CT 表现[J].实用医学,2010,18(26):3397-3399.

[2]张敬东,马祥兴.孤立性肺结节与支气管关系的多层螺旋CT 及病理

对照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8(8):91-95.

[3]王开宴 .普放检查肺结核的优势[J].中外医学研,2013,7(11):62-63.

[4]张庆华,胡春洪,顾光官.灶周CT灌注参数对孤立性肺部球形病变的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2011,6(30):813-816.

[5]郑浈浈,董琼雄,黄映宏,等.不典型肺结核的影像学误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09,7(1):91-92.

[6]卢星文.不同PI 指数急性肺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0):82-83.

[7]丁庆,曹文洪,季珊维,等.孤立性肺结节CT 动态增强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4,20(11):982-985.

[8]陈友三,刘士远,赵永东,等. 球形肺结核的CT 表现(附58 例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18(6):666-669.

[9]廖林森.螺旋CT 增强扫描对肺孤立性结节定性诊断的价值[J].影像与介入,2011,7(18):57.

[10]赵冬青,严心红.X 线平片诊断肺动脉栓塞并肺梗死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6):99-101.

作者简介:

李晖,1974年5月生,主治医师,湖北赤壁人,大专学历,研究方向:胸部及骨关节放射

论文作者:李晖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4

标签:;  ;  ;  ;  ;  ;  ;  ;  

CT检查与普放检查诊断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比较论文_李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