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智能化综合安防监控系统的实现分析论文_陈强

楼宇智能化综合安防监控系统的实现分析论文_陈强

身份证号码:32062119881224xxxx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当今我国城市人口和建筑工程数量越来越多。在楼宇建设当中,通过应用智能化系统,可以大大提高楼宇的安全性能,让楼宇应用变得更加方便,从而给人们生活、生产创造了更加安全舒适的环境。基于此,本文重点对楼宇智能化综合安防监控系统进行了深度探究。

关键词:楼宇智能化;综合安防;监控系统

中图分类号:TP277;TU855文献标识码:A

1导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市规划建设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建筑物设计越来越趋向便利化和智能化,在目前我国的城市建筑,特别是公用楼宇设计当中,智能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楼宇智能化综合安防监控系统就是楼宇智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实施楼宇智能化综合安防监控系统的重要性

简单来说,楼宇智能化实则就是在楼宇系统中增加了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对建筑楼房的防盗门、门禁、电力系统、照明系统等各项设备展开自动化监控,同时也可以监测硬件设施的功能。在大型建筑当中,需要让防盗系统、监控显示系统、门禁系统相互契合,从而起到联动安防作用,提高建筑内部运行安全。

从本质上说,安防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设置多种传感器设备,对楼宇内的各个位置展开监控,确保建筑内安防工作可以顺利实施。门禁管理实则就是对建筑出入人员进行管理,需要对相关人员身份信息进行录入,让内部人员具有有别于外部人员的身份,这样即可在系统当中对内部人员出入进行监管。与此同时,需要对建筑外来人员进行记录,也要检测是否携带了危险物品,避免有害物品进入到建筑内部。

3楼宇智能化综合安防监控系统的设计和构成

3.1楼宇智能化综合安防监控系统的设计原则

(1)安防监控的手段必须实现智能化,使整个过程能够最大程度地节约人力劳动,实现系统自身主动的编程、信息采集、保存和存储,同时还要使系统具备最基本的故障自查能力和故障排除能力,以便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2)安防监控系统必须具备可操作性,由于在建筑物内负责安全保卫的人员,一般不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先进设备的操作能力,因此,安防监控系统自身必须提高操作性,使设计简单易行,使文化水平较低的人员也能顺利操作。

(3)必须实现安防监控系统的网络化,随着网络的应用和普及,安防监控系统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实现安防监控系统的网络化,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网络巨大的存储空间和强大的信息检索功能,并实现空间之间的无障碍互联,实现安防监控的即时性和实用性。

(4)必须做好安防监控系统的升级,在系统设计之初,设计人员就应该具备发展的眼光,认识到技术是需要不断完善和进步的,从而为设计留下不断升级的空间,避免技术升级、系统落后必须更换设备而造成的人力和物力的大量消耗。

3.2楼宇智能化综合安防监控系统的构成

楼宇智能化综合安防监控系统,主要由以下环节组成。

(1)安防监控系统的前端环节

该环节由各种传感器,如摄像头、探测器、红外线、解码器等组成,其对建筑物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拍摄。在进行传感器选择的时候,设计师要综合考虑整栋建筑的功能以及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并根据现场要求的拍摄效果、现场安装环境进行安装。在设计和安装过程当中,要保证整个建筑的监控没有盲点,以及前端设备自身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自动调整焦距、光圈以及位置等,以实现其功能的有效利用。

(2)安防监控系统的传输环节

该环节是前端设备和控制环节之间的传输介质,作用在于将前端设备收集的视频资料以最低消耗成功传输到指定位置,保证数据的清晰和完整。如果传输环节的设计和使用不合理,就会造成数据的丢失或损毁,那么整个系统的后续环节都无法实现,安防监控系统会处于半瘫痪状态,由此可见传输环节的重要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安防监控系统的控制环节

该环节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主要负责资料的接收、记录、报警和存储工作,整个系统的数据处理都在这一阶段进行。它是安防监控系统的数据库,为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数据检索提供必要的资料支持。

(4)安防监控系统的显示环节

该环节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监控室内的电视显示墙,不同位置、不同设备收集来的不同信息,体现在不同的电视画面当中,实现同一时间的大范围监控,从而提高了安防工作的可靠性,极大地缩减了安防监控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安全监控效率。

(5)安防监控系统的报警环节

该环节的设计,主要体现在建筑物内一些涉及到人身安全和材料安全的特殊位置,一般使用红外线移动探测仪作为主要设备与报警中心连接,当有人试图穿越监控区域时,就会触动自动警报系统,提起相关安全保卫人员的注意。

4楼宇智能化综合安防监控系统实现方法

4.1分布式结构框架

当今国际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智能楼宇系统就是SECUTNETST8100(下文简称“ST8100”),该软件在实际应用中也更加成熟,可确保安防监控系统的全面性和有效性。ST8100软件主要采用了集中—分布式控制方法,内部系统是多层分布形式,每层架构都采用了更加成熟、先进的微处理技术,可实现分布式处理和多任务操作等功能。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快速响应,及时对所发生的事件进行处理并发出警报,整个软件当中采用了C/S网络拓扑结构,同时也可融入B/S结构。

4.2内部无缝集成监控平台

ST8100软件中主要包括了闭路电视监控、门禁、防盗警报、电子巡更、可视对讲、停车场、周边防护、火灾报警、建筑设备管理等多个子系统,并且这些系统功能高度集成,也就是通过ST8100平台实现多个子系统和设备的操控,在中央控制室对有关信息展开集成管理。其中,将保安功能模块融入到同一平台当中,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ST8100主要是采用了开放式架构,允许第三方协议通讯接口进入。例如在门禁系统当中,具备更加严格的读卡认证程序,不仅能够实现读卡ID认证,同时也可以开展复杂的读写认证,将相关信息记录,包括代码、持卡人基本信息、标志位、黑名单、卡片启动日期、截至期限等。这种全方位认证方法相比普通门禁系统更加烦琐、严格、可靠、安全。信息传输同样作为ST8100系统的特色功能,无论是采用以太网为基础的网络层,还是控制器和读卡机间的控制网络,都可以统一采用ST8100平台进行加密传输,而不是采用普通的明码报文,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的安全性。

4.3报警系统

实现智能楼宇最为明显的功能就是自动安全报警。对于报警系统来说,其最为重要的就是及时性,如果事情发生了一段时间再报警极易造成损失。基于此,可以通过ST8100软件中的劲爆订阅分发策略实现。该策略主要让相应的区域分别接受报警订阅信息。如果前置设备发出了警报,可以传输相应的警报信息到ST8100平台中,相关信息由报警系统自动管理。结合报警系统所传递的系统信息,用户在终端操作系统中就可以查询相关信息;如果用户并没有在线,则可以暂时存储到子系统中,在检测到用户上线时即会重新发送信息。

4.4接入容量扩展功能

不断地对接入容量进行扩展才会提高监控系统的应用范围,为了能够很好地解决此类情况,通常可以采用集群与级联策略。该方法主要是针对服务器,有效增加客户端接入数量,并且在不同平台上结合实际需求以及级联方法,将监控范围扩大,在系统运行中不同平台会随时保持联系,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提高整个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结束语

在楼宇智能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安防监控系统的作用日渐重要,应该本着优化设计的原则,不断改进安防监控系统的设计和构成,从而使其发挥更大的安全保卫作用。

参考文献:

[1]郑洪波,刘毅.楼宇智能化综合安防监控系统探究[J].江西建材,2017(11):12.

[2]丘洪联.智能化监控系统技术与综合安防监控系统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33):79.

[3]贾亮.楼宇智能化综合安防监控系统探究[J].科技风,2016(19):48-49.

[4]王琦,高良.楼宇智能化综合安防监控系统探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07):160.

论文作者:陈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4

标签:;  ;  ;  ;  ;  ;  ;  ;  

楼宇智能化综合安防监控系统的实现分析论文_陈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