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论文_徐艳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论文_徐艳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徐 艳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小学生的启蒙阶段,对于小学生思想品德、个人情感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育过程亦是学生的情感体验过程,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对于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情感教育;小学生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教育性、情感性很强的课程,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我们赢注重提高情感教学的自觉性,以情感为突破口,讲究育情策略,促进知情意行的完美结合,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愉悦的情绪状态中学习、掌握、深化道德认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

一、以趣激情,自然导入新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因材施教原则,紧密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善于发现和利用教材中能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新课导得巧妙、新颖、有趣,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一般而言,以下导入方法比较行之有效:

(一)故事导入,引人入胜

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普遍喜欢听故事,因此,教师灵活应用故事导入新课,能诱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活动。譬如,我在执教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生死不离》一课的导入时,就讲述了2008年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中映秀镇渔子溪小学二年级学生林浩奋勇救人的故事,由于他的特殊贡献,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他那娇小的身躯与高挑的姚明并肩走在中国体育带团最前面。学生被这个故事打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小学生喜欢明星,更喜欢流行歌曲,因而我们可以选择与教材内容有密切联系的歌曲作为开场导入新课,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受感染,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教学效果事半功果。譬如,我在执教《父母恩情深似海》一课时,就用多媒体播放了韩红演唱的歌曲《天亮了》导入,从而不仅让学生在欣赏美妙歌曲的基础上切身感悟父母之爱,世界上最纯真、最无私的爱莫过于父母对子女的爱,而且对“活动交流”活动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悬念导入,以趣激情

问题是自主探究的先导、资源和原动力,教师合理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然,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还要善于联系和利用旧知识,把新旧知识加以比较,找出异同,以此作为新课导入的切入点,以利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因材施教,深挖掘情感因素

为了有效挖掘情感因素,我们只有认真研究、分析教材中的道德情感教育因素,才能为顺利达成道德情感教育目标奠定基础。目前使用的苏教版教材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情感教育内容,不管是一年级上册第一课《拉拉手,交朋友》还是三年级下册中《有多少人为了我》,或者是六年级下册最后一课《我们的毕业典礼》,都蕴含着激发小学生实现中国梦的光荣使命感的情感教育情愫。其中荣誉感、责任感以及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道德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小学低年级教材而言,我们必须以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心中有他人的情感为课堂教育内容的主旋律,并且适度调整、补充有关情感教育的内容。当然,我们在引导学生正确把握情感教育内容的同时,还要站在达成更高三维教目标的高度上,科学、合理的对情感教育内容作出适度的分层和分类,逐步构建由低到高的梯度形教育目标,正如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在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中所倡导的“情感目标连续体”。按照此理论,我们一定要结合思想品德课教学实际,针对道德情感教育的特点,将道德情感教育目标划分为“初步接受――切实体验――态度显示”三个由低到高的有序层次,从而达到循序渐进的情感教育目的。

三、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情感体验

伟大的革命家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可见,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非常重要,真挚情感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是学生开发智力的催化剂。而品德教学不仅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认知需要,而且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需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受到情感熏陶。譬如,我在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0课《南湖游船》一课时,采取了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以活动课的形式展开教学,师生、生生交流的形式不拘一格,适度借助动人的故事,动听的歌曲,丰富的文字、音像资料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初步了解历史,真切地感受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红军的可敬,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自然地产生崇敬、缅怀之情。当然,活动中必须坚持热爱中国共产党为主线,让学生议一议、想一想、说一说,从而真正感悟红军造福人民、无私无畏的思想境界,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以利学生进一步感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热爱之情,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无限敬仰之情也油然而生。

四、扩大信息,增强情感

由于品德与社会教材编写受篇幅的限制,其教学内容的信息量是有限的。在教学中应突破时间、空间的局限,提供教材中没有的又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翔实典型的具体经验和材料。或让学生提前收集有关材料,或课后延伸,扩大信息量,以拓宽学生视野。以此来增长他们的见闻、知识,让他们了解世界,认识生活,并由此产生联想,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增强情感。如教学五年级上册《炎黄子孙的心愿》一课,我采用开放式的教学,学生学文时再现香港、澳门回归的场面,了解祖国母亲失散的三个孩子,目前就剩下台湾。注意课内提高效度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向课外延伸,鼓励学生从图画、电影、与大陆的交往关系以及两岸骨肉的深情来学习课文。

总之,在新的世纪里,品德与社会课的情感教育问题是我们在教学中要密切关注和深入探讨的问题,面对新的社会环境下的少年儿童,要想更好地实施思想品德教育,只用空洞的说教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我们还需在深层次的情感教育上继续探索,不断发现新问题,新情况,以丰富的情感去点燃少年儿童的希望之火,使他们能够愉快、积极、生动地投入到品德与社会课活动中去。

参考文献:

[1]肖雪.基于情感培养的教学策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11).

[2]淑燕.我国当代情感教育的现实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8.

[3]王峥.我国中小学情感教育探析[D].河南大学,2002.

[4]黄尧.浅谈体验式教学在小学品德课堂中的运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0(10)

[5]倪建荣.小学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探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5)

论文作者:徐艳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7年12月总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9

标签:;  ;  ;  ;  ;  ;  ;  ;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论文_徐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