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终身学习内源性动力视域下社区教育面授课程实施现状分析-以常州市为例论文

居民终身学习内源性动力视域下社区教育面授课程实施现状分析-以常州市为例论文

居民终身学习内源性动力视域下社区教育面授课程实施现状分析*
——以常州市为例

施苏苏

(常州开放大学 终身学习指导中心,江苏 常州 213001)

[摘 要] 居民终身学习内源性动力研究是推动社区教育面授课程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研究。文章认为,了解当前居民对社区教育课程实施的体验,明确居民发生终身学习行为的内源性动力种类及驱动,有助于以内源性动力为切入点,有的放矢地提出完善社区教育面授课程建设的方案。

[关键词] 社区教育;终身学习;内源性动力;面授课程

终身学习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而参与社区教育作为其中一种主要方式,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社区教育课程是实施社区教育的主要媒介之一,近年来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从居民终身学习内源性动力的角度出发,探索建设社区教育面授课程的难点破解方案,是当前社区教育理论研究领域新的切入点,有助于“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的尽快实现。

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当前研究居民参与终身学习主要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对居民参与终身学习的所有动力进行分类分析,比如邹艳霞提出居民参加终身学习主要有三种动力源,包括内发动力源、外发动力源和混合式动力源[1]。另一个是吕志江提出民众终身学习动力就是民众积极、生动、快乐地参与终身学习活动的一种动因和力量,主要源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身需求与外界压力[2];另一方面是对居民终身学习后的感受和评价进行调研归纳,比如,王洪才提出当前人们普遍感受到终身学习的必要性,但是又感受学习的动力不足,人们不知道学习什么,也不知道该如何学习,对终身学习表现出二重心态[3]。这些理论都为本研究提供了较多启发,也进一步激发了对内源性动力的深度探索。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常州市作为全国启动社区教育工作较早的城市,从2009年起就开始建立社区教育面授课程,经过不断探索,截至2018年底,共开发建设9期共850门面授课程,为常州市社区居民提供文化素养、教育辅导、职业技能、现代生活和休闲娱乐等五大类课程,目前共计送教进社区近万次,为本课题提供了大量的实践研究素材。因此,本次调研希望通过了解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的真实感受,探索居民进行终身学习的内源动力,对当前社区教育面授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现状进行了解,尤其希望是对实施社区教育课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从内源性动力的角度进行归纳分析,为进一步提升社区教育面授课程建设质量提供建设性的启发。

2018年3月至4月以常州市钟楼区、天宁区、武进区、新北区、经开区等5个辖区为调研范围,随机访谈60位(包括10名前侧对象)参与社区教育课程的居民,其中37名女性,23名男性。每位居民访谈时间平均为15分钟,访谈时,鼓励受访者尽可能保持开放状态,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思路充分表达,访谈者根据居民的回答适时调整题目顺序。访谈过程中,如果对受访者的想法存在疑惑之处或有歧义,访谈者更换提问方法确认受访者真实想法后再提问其他问题。

反观中国,虽然外向型经济受到严峻挑战,持有的外汇储备及对外投资也受到影响,但在这种复杂形势下,中国政府审时度势,统筹兼顾,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全面实施一揽子计划:一是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开启四万亿投资计划拉动内需,在基建、民生等领域投资拉动作用显著;针对企业经营困难和外需萎缩,实施结构性减税,提高出口退税率,降低企业负担。二是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再贴现率,为市场提供流动性的同时,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升防风险能力。

访谈提纲的编制是基于相关文献,根据研究需要设计而成。正式的访谈提纲主要包括:(1)居民参与终身学习的实际感受;(2)居民发生终身学习这一行为的真实原因;(3)居民对社区教育课程未来改进的期望。为了确保访谈提纲中的问题能够让受访者充分理解并激发其表达欲,在正式访谈之前,先进行了预调查,因此保证了受访者作答的有效性,获得了较为饱和的一线访谈资料。

在选取调研的方法上,考虑到内源性动力的探究较一般的满意度调查更为复杂,涉及的调研对象内心更为深入,且由于内源性动力需要归纳提炼,通过问卷等量化形式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且书面形式的调研内容较为固定,调研对象容易被局限在预先设定的内容框架中,难以激发居民对自身参与终身学习的内源性动力的思考,对当前社区教育面授课程的实施状况也难以准确、充分地表达。因此,本研究采用“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半结构式访谈法对居民终身学习内源性动力进行挖掘,核心点是让居民充分分享自己的感受,提高调研的可靠性。

2.居民对课程实施效果的整体评价

二、调查结果

(一)居民参与社区教育课程的原因

2.对课程实施形式的期望

当前,居民参与社区教育课程大部分是社区被动邀请的结果。当问及“您怎么知道社区里开展讲座的呢”,居民的回答一般都是“小崔电话通知的”“主任上次开会的时候说的”“社区的qq群里通知的”“社区里张贴的通知”“社区组织的,每个周四下午2点到3点都有的”等,较少有居民表示“我问社区主任的”“我听了一次课后,叫社区的工作人员以后有课程都通知我”。因此,可以认为当前居民参与社区教育课程的消息主要来源于社区通知。但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大部分前来参加社区教育课程的居民都具有学习的欲望。

式中第一个指数项与距离向成像有关,第二个指数项主要与方位向成像有关.传统的ISAR二维成像首先进行距离向处理,再进行方位向成像处理,即可得到最终的二维成像结果.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是由于距离向的高分辨导致的越距离单元走动往往不能忽略,将会影响方位向的成像精度[5],且距离向处理后,方位向的联合稀疏信息也将被破坏,无法进行方位向联合高分辨重构[10].为充分利用回波信号的二维结构稀疏信息,本节首先对CFS ISAR回波信号的结构特性进行分析.

访谈中发现,大部分居民对终身学习都抱以接受的态度。当问及“您是否愿意通过社区经常参与学习活动”时,很多居民都表示“愿意,来学习东西蛮好”“只要社区又讲座,我有空都来”“社区主任通知了我就来”等。可以看出,现代社会下,居民具有较强烈的学习需求,终身学习只要具备了一定的条件,都会受到居民们的欢迎。

根据访谈得知,居民发生终身学习的原因具有多样性。但问及“您为什么想来听讲座”时,居民的回答有“在家没事,通知来听讲座么就来看看”“来听听总归是好的,老师讲的有时对自己有用”“来听听这些健康讲座蛮好的,比如怎么吃五谷杂粮,怎么预防糖尿病,这对我们身体有好处”“有的老师讲的蛮好的,像今天这个老师讲的,还有互动环节,以前我们从来没有尝试过”“我和我家邻居一起来的,过来凑凑热闹,人要经常出来和人交流交流的”等。透过这些居民的不同回答,可以看出他们的“听讲座”目的各不同,发生终身学习这一行为其实是不同的内源性动力驱动的结果。

(二)居民参与终身学习的实际感受

3.对课程实施过程的期望

2.居民参与课程学习的自发原因

通过建立目标明确、责权清晰、措施可行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促进了用水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双转变,充分发挥出水资源对于促进经济转型的杠杆作用,从制度上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引导产业转型升级。

居民对当前社区教育课程的评价观点不一。当问及“回想您参加的所有社区教育课程,您有什么整体体验”时,居民表示“还好,就来听听”“很好,有时能学到不少东西呢”“严格来说,只有部分课程上的好,有的课听不懂”“有的老师讲得太深奥了,离我们生活太远,比如上次讲的什么国外旅游攻略,反正我是没听懂,听懂了也用不上”“整体来说不错,课程蛮丰富的”等。由此可以看出,目前的社区教育课程的实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受到了居民的肯定,但是仍然存在提升空间。

(三)居民对社区教育课程未来改进的期望

1.对课程内容的期望

根据访谈发现,居民对于课程的要求具有共同点。当问及“如果明年让您为居民们挑选课程,您挑选什么样的课”时,居民大部分都热衷“有用”“听得懂”“好听”“有意思”“能长见识”等课程,由此,可以发现“接地气”“有意思”的实用型趣味性课程受到居民的普遍欢迎。在课程内容选择时,应采用居民易接受的语言,合理筛选符合居民认知水平的内容。

截至2012年8月份,宿州市现有注册的物业管理企业约50家,其中最高资质等级为二级,所占比例不足20%,其余大多是三级资质,还有部分是刚刚注册的暂定三级资质。很多物业公司都是开发置业公司的亲子单位,专业的物业公司很少。在这50家左右的企业中,小型企业居多,中型企业不占主体,物业管理面积达到规模的企业偏少,从而导致物业服务成本的增加,直接制约物业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并且,在现有公司中,绝大部分企业来自外地,宿州市本地大型物业管理公司极其缺乏。这也是导致宿州市物业管理行业出现不良状态的原因之一[1]。

1.居民得知社区教育课程开展的消息来源

念蓉吃得很少,这让楚墨的四菜一汤基本保持着装盘时的模样。念蓉离开餐桌,去卧室,打开抽屉,准确地抽出一本影集。那是很久以前的影集,里面放着很多楚墨大学时候的照片。念蓉翻动影集,很快找到其中一张。照片上,四个年轻人手拉着手,身后,四辆并排的单车。

个人的兴趣和爱好是维持终身学习的有效因素[4]。当问及居民“就您参加的课程来看,除了老师在上面讲,您在下面听的这种讲座形式,是否还上过其他形式的课程”,有93%的居民反映“没有上过其他形式的课程”“就讲座一种方式”,只有2位访谈者反映“有一个老师安排了许多游戏在课程里,蛮好玩的”“有一个老师每次来上课,都带道具过来,他上的插花课,每次都带几支花来,边插花边讲解,还让我们去试试看”。可以看出,目前的社区教育课程基本采用“一对多”的讲座形式,实施形式比较单一,居民对采用过游戏、实物讲解等的活动式课程印象深刻,且反应教学效果比较好,“希望多一点这样的课程”。

1.居民参加终身学习的整体意愿

当问及“这次听的课是否您自己所选”时,几乎所有的居民都表示“是社区选的”“不是我选的”;当问及“您是否愿意自己亲自选课”时,居民们表示“愿意”“可以自己选最好了”,有的居民甚至问“到哪里可以选”,这些都可以表明居民对所学课程希望能够获得“自选权”,这说明居民具有自己的学习需求,并希望得到针对性的满足。当问及“教师是否在课堂上对您的学习疑问进行满足”时,居民大都表示“能满足的比较少”“大多是老师上课讲自己的,讲完后简短停留一下就走了,下次又换了另一个老师”“有的老师上课的时候留给我们提问或发言的时间,有的老师没有”,这些表示居民实际上在学习过程中有和老师交流的需求,但是因授课时间较为短暂、“一次课结束”的授课机制等问题,居民的学习需求不能充分满足,针对性有待提高。当问及“上课结束后,社区或者其他人是否有问过您的上课感受或课程改进建议”时,居民表示“大多数老师上完课就走了,没有问过我们上课的体验”“社区的工作人员有问过我们的上课体验,但是我填了问卷就没有回音了”,因此可以看出,课程实施结束后,满意度的调查与课程的完善跟进工作尚没有全面深入地开展。

三、调研结论与分析

(一)当前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有较大提升空间

从调研中看出,无论是在课程内容、实施形式还是实施过程上,都存在需要提升的地方。在课程内容选择方面,居民更倾向于新颖、通俗、实用的课程;在课程实施形式方面,新颖、有趣的方式更具吸引力;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居民在课程选择方面更具有自主权,希望留有更多的深入学习时间,希望拥有更持久的师生关系,也期望拥有更完善的课程实施效果反馈通道。

(二)内源性动力促使居民主动发生学习行为

居民参与终身学习的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内源性动力、外源性动力和内外源混合动力。其中,内源性动力相对于外源性动力而言,对居民发生学习行为更具有决定性。通过访谈结果分析得知,居民参与终身学习行为的内在驱动力来源较为多元,可以基本归纳为求“学”、求“新”、求“用”、求“群”这四大动力来源。具体来说,求“学”是指居民通过社区教育产生获得感;求“新”是指在参与社区教育课程的过程中寻求新鲜感和乐趣;求“用”是指能够通过社区教育所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求“群”是指在“一起学习”的集体中感受群体的爱与力量。这四种内源性动力有时单个存在,也有时多个同时存在,促使居民主动发生终身学习行为。

语文作为高中必修的课程,它有着综合性强、知识点丰富的特点,同样,它还与自然、政治等学科存在着很多的联系。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外活动的考查时,应该充分认识到语文的综合性强的性质,让学生通过将语文的学习与其他的学习联系在一起,多方面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拓展自己的视野,进一步增加对高中语文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进行一些小组家乡调查,调查家乡的历史背景、发展状况、环境治理情况,来进行调查书的撰写,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另一方面增加了学生对地理、环境等知识的认识,多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4.鉴于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已将企业的研发活动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但并未就二者如何划分做出清晰明确的规范,许多支出需要靠企业自行判断,这就给企业留下了巨大的发挥和选择空间,不利于对企业无形资产研发进行管理。[15]对此,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制定相关细则,对准则规定的两个阶段做出具体阐述,并明确如何划分无形资产研发支出的资本化和费用化,将这些规定法律化、制度化,以更好地对企业进行规范管理。

(三)居民终身学习的内源性动力可作为课程建设与完善的出发点

社区教育的根本是针对人的教育,而抓住人的心理动机有助于促使人发生学习行为。根据对居民终身学习内源性动力的分析,居民参与社区教育主要是求“学”“新”“用”和“群”的结果。因此,可以根据这四大内源性动力,调整当前的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完善课程建设流程,丰富课程选题,深化课程内容,创新课程实施形式,从而获得更好的社区教育效果。例如在掌握居民参与社区教育求“新”的心理后,可以在课程主题设计上选取更新颖的领域,也可以采用更加有创意、有趣味的课程实施形式,让居民获得更深刻的学习体验和记忆。

四、居民内源性动力研究对完善社区教育面授课程建设的启发

(一)尊重规律,充分认识居民终身学习内源性动力的重要作用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在任何特定场合,有机体都将作出哪些能得到较大报酬和最少惩罚的有机体”。在这一理论的启发下,同理居民发生终身学习这一行为,也是“学有所求”的结果。因此,“有何求”便自然成为需要研究摸索的规律。当前,社区教育课程的实施主要是依靠社区力量推动。在访谈中得知,居民获取社区教育课程开展信息的渠道较为单一,主要是通过社区相关人员告知来获得授课信息,有较少一部分居民具有主动咨询课程实施信息的行为。而在一些课程实施后,有一部分居民表示希望再接受这类的教育。这一方面揭示出当前社区教育课程在实施前存在宣传渠道单一、宣传力度不够的情况,在另一方面也可说明一部分居民具有较强烈的学习愿望,而他们的学习意愿也可以被激发。因此,在社区教育课程的整个实施过程中,应该提高认识,充分尊重居民终身学习内源性动力,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唤醒、激发居民的学习动力,帮助他们真正能够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二)深度研究,把握内源性动力对终身学习行为的驱动机理

学习过程应该是学习者主动而非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居民主动发生终身学习行为的来源中内源性动力是关键的驱动力。内源性动力的种类有哪些,这些动力的深层来源途径有哪些,如何驱动居民发生终身学习,驱动力的强度情况怎样,这些都应该深度、细致地研究。

(三)建立规划,有序完善社区教育面授课程的整个实施环节

社区教育面授课程的完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以全局的眼光,系统设计和实施面授课程的各个环节。首先最基础的工作是在充分了解居民发生终身学习内源性动力的基础上,追根溯源,将动力的发生过程与行为反应连接起来,作为唤醒或激发居民内源性学习动力的心理基础。第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居民调查结果对终身学习需求进行合理分类,从整体上布局或调整课程体系。适当减少学院派的课程,增加接地气的课程;增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营造较好的课堂氛围,提升居民的学习获得感。第三,突破传统讲座式的单一课程形态,深入多课程形态的探索,加强研教结合,尽量为居民带来多层次的学习体验,提升社区教育效果。第四,广开社区教育课程开发大门,加强宣传力度,建立奖励制度,挖掘一批具有热心社区教育事业和具有课程建设能力的居民,开发自建课程,就近服务社区,满足居民的各类学习期待。第五,通过打造系列课程,提高居民的学习持续性,为居民深化学习知识提供机会。第六,通过提炼受居民欢迎、具有广泛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精品课程,提升居民参加终身学习的满意度,为社区教育提供吸引力,以达到追求卓越、让广大社区居民满意的目标[5]

[参考文献]

[1]邹艳霞.终身学习的个体条件和社会保障[J].中国成人教育,2000(8).

[2]吕志江.民众终身学习动力系统探源[J].中国远程教育,2011(1).

[3]王洪才.终身学习:现状、突破与未来[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5(1).

[4]郭桂英.终身学习的微观分析[J].教育研究,1997(9).

[5]金德琅.社区教育的现状与趋势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9(3).

[中图分类号] G77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656(2019)06-0060-04

*[基金项目] 2018-2019年江苏省常州市社区教育科研课题“居民终身学习内源性动力视域下社区教育面授课程建设策略研究”(编号:18SJY015);2017年度江苏省社会教育规划课题“活动式社区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研究——以常州为例”(编号:JSS-C-2017012);2017年度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成人继续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活动式’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以常州为例”(编号:2017-098Y);2017年度江苏省社会教育规划课题“依托社区特色项目工作室开发特色课程的实践研究”(编号:JSS-C-2017020)

[收稿日期] 2019-07-13

[作者简介] 施苏苏(1990-),女,江苏张家港人,常州开放大学终身学习指导中心助教,硕士,研究方向:社会学、终身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 孔文静]

标签:;  ;  ;  ;  ;  

居民终身学习内源性动力视域下社区教育面授课程实施现状分析-以常州市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