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分析论文_薄伟,路近

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分析论文_薄伟,路近

山东省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 2551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从2015年1月到2016年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60例),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的观察组(60例),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SDS、SAS、BPRS以及PSP评分,评价影响。结果: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的观察组SDS、SAS、BPRS以及PSP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SDS、SAS、BPRS、PSP以及评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护理管理,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有效的提高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实践[1]。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管理;恢复期精神分裂症;影响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常见的精神疾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严重的负担。而且,由于精神分裂症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复发主要是由于恢复期的相关注意事项控制不够合理,恢复期的护理效果不够明显,导致患者精神负担的加重,导致患者产生焦虑和负面情绪,制约患者康复。本次研究从2015年1月到2016年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60例),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的观察组(60例),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SDS、SAS、BPRS以及PSP评分,评价影响,报告如下[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5年1月到2016年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60例),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的观察组(60例), 其中男性患者的3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20~65岁,平均(32.82±5.21)岁,病程6个月~20年,平均(3.25±1.32)年,平均住院时间(90.25±20.85)d。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照组患者男性30例,女性30例,年龄21~68岁,平均(31.92±4.81)岁,病程6个月~21年,平均(3.12±1.52)年,平均住院时间(89.85±21.23)d,两组患者的在年龄、性别、住院时间和病程等一般资料没有显著差异(P<0.05),可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的护理管理,密切的对患者的精神状态和情绪变化情况进行关注,并给予适当的生活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具体如下:

(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护理态度,通过得体的护理行为,重视对患者的隐私进行保护,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另外需要重视患者的心理变化,并适当的对患者情绪进行疏导,保障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2)营造良好的氛围,重视对病房环境的控制,保持病房的清洁和通风,进而达到缓解的患者的情绪的目的。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适当的指导患者进行饮食干预,达到改善患者饮食条件的目的。并给予患者的足够的关怀。

(3)情感支持,患者在恢复期需要重视情感的支持,增加与患者的交流,并增加其与家属的接触时间,使得患者能够感受到亲人和护理人员的关心。还可以采用郊游活动,达到舒缓患者心情的目的。

(4)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使得患者能够了解自己病情,并从科学的角度,缓解对精神分裂的恐惧,树立健康信息,并为今后的生活注意事项进行讲解,减少复发的可能[3]。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SDS、SAS、BPRS以及PSP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的观察组的SDS(42.52±3.25)分、SAS(42.15±5.26)分、BPRS(21.85±7.82)分、PSP(77.58±4.89)分,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SDS(51.07±2.38)分、SAS(51.25±5.15)分、BPRS(31.62±5.26)分、PSP(58.64±5.97)分,差异显著(P<0.05)。

结论: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常见的精神疾病,患者患病期间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而且,精神分裂症不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还会给家庭带来严重的负担。此外,患者康复期的护理效果和注意事项控制的不够合理,就有可能会导致患者的病情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生活。针对恢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我院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通过情感支持,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内,推动患者康复减少复发率。得到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的观察组的SDS(42.52±3.25)分、SAS(42.15±5.26)分、BPRS(21.85±7.82)分、PSP(77.58±4.89)分,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SDS(51.07±2.38)分、SAS(51.25±5.15)分、BPRS(31.62±5.26)分、PSP(58.64±5.97)分,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有效减少患者抑郁、焦虑等情绪,推动患者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达到患者的恢复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实践[4]。

参考文献:

[1]郭侠. 人性化护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分析[J]. 中国民康医学, 2013, 25(20):82-82.

[2]冯春梅. 人性化护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 6(31):195-197.

[3]孙红娟, 赵惠英, 季彩芳,等. 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实施电子社区管理的方法与效果[J]. 护理管理杂志, 2014, 14(8):594-596.

[4]朱小英, 章秋萍. 自我管理技能训练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 护理与康复, 2014, 13(3):205-207.

通讯方式: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淄矿路102号(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薄伟收,电话:15949905363,邮编:255100。

论文作者:薄伟,路近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9月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5

标签:;  ;  ;  ;  ;  ;  ;  ;  

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分析论文_薄伟,路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