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一维和多维的_无产阶级政党论文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一维和多维的_无产阶级政党论文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一元多维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多维论文,历史观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笔者曾提出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即“创造史观的观点”,认为:“既然历史进步的要求是‘出新’,历史价值的取向是‘首创’,历史本质的要求是‘创造’,那么,探讨谁是历史的创造者,寻找历史的主人,评价历史人物、历史功绩,就应该用‘创造史观’,即谁为历史增加了前所未有的东西——新事物、新方法、新思想、新技术、新知识……并且这些新东西是有益于人类进步、人类幸福,有益于生产力水平提高的,谁便是历史的创造者”。

笔者又提出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即“群英史观的观点”,认为:“创造史观的确立,同时就论证着一种新的历史主体论——群英史观——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英雄作为人民群众的代表在创造历史的活动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人民群众作为英雄的基础在创造历史的活动中起着主体的和基础的作用”。[1]

笔者还见到不久前丛大川先生亦撰文提出了一种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即“智能史观”的观点。他认为:“人的最本质的力量是人的‘智能’,人的生产力的根本的相互作用及显化,人的历史本质上就是人的智能和对象化的历史。我称这一历史观为‘智能史观’,是马克思的劳动实践史观的现代化形态”[2]。这一“史观”且引发了不同意见。[3]

不仅如此,学术界过去曾出现过“奴隶史观”“人民史观”“实践史观”“阶级斗争史观”“劳动史观”“生产史观”等观点;并且所谓“自然历史过程”“合力运动过程”“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等,又何尝不是一种“历史观”呢?

这么多的“历史观”,又都自称是马克思主义的,因而,就争论不休了。关于历史创造者,历史主人、历史动力、历史主体的讨论异常热烈,历久不衰,并且,时不时有人以“阶级斗争脸儿”出现,批判“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唯心主义”的历史观;有的甚至声色俱厉,充满了火药味。即使是90年代学术讨论如此繁荣的情况下,仍有人对已故著名历史学家黎澍持的“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的观点进行“阶级斗争”式的、政治口号式的、充满“硝烟”气息的批判[4],以偏纠偏,甚至是以偏纠全。

造成这种情况、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的、历史的、传统的、政治的、思想的……但笔者认为,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点,应该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由“一唯”变成了“一维”,历史唯物主义变成了历史“维物”主义,即只允许从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个角度、这一个层面、这一个方面——这一“维”去认识社会历史。

“唯”,《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同惟”,其第一义项或基本的、首要的意思是“单单;只:唯一元二”。当“惟”用于哲学派别名称时作“唯”。因此,我们说的“一唯”即“一元”,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是社会存在——物质一元论。

“维”,作为自然科学的范畴,《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几何学及空间理论的基本概念,构成空间的每一个因素(如长、宽、高)叫做一维”。社会科学的“维”概念是从自然科学借用、引伸、发展而来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具体的,而“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的统一”[5]。“多样”是现象,现象是丰富生动的,变化易逝的,多姿多彩的。任何事物作为“具体”都是多样的统一,也就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人们认识事物的起点是感觉,是从现象开始,从“多样”开始的。“多样的统一”便要进行多样的认识,通过多样性达到统一性。而“样”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便是“维”——角度、层次、方向。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历史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这是众所周知的常识,从来无人对此提出疑问。但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并不是“维物史观”,不是“一维史观”。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除了反对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上搞意识第一性,必须坚持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外,并不反对对于社会历史进行多维度、多层面、多方向、多目标的审视研究。马克思主义强调“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条,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6]“从来没有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马克思的理论是一种必须普遍遵守的历史哲学公式,是一种超出了对某种社会经济形态的说明的东西”[7]。这就是说,在唯物史观这个前提下,这个基础上,在确立了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历史本体论的情况下,对事物、对社会、对问题,我们仍然可以,而且必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范围、不同意义上进行认识,并且只有这样认识问题,才是科学的、全面的、辩证的,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8]。

遗憾的是,许多搞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人,辩证唯物主义者,却并不“辩证”,他们在认识问题时,习惯于“把认识的某一特征、方面、部分片面地、夸大地……发展(膨胀、扩大)为脱离了物质、脱离了自然的、神化了的绝对”[9],忘记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这两个用语并没有任何别的意思,它们在这里也不能在别的意义上被使用”。[10]在历史科学研究中,如果只允许一花独放,最终的结果必然是一花不放,寸草不生;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而保护野生动植物,甚至恩泽毒蛇猛兽,难道不证明了这一点吗?“文化大革命”的“大革文化命”不也证明了这一点吗?

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应是一元(唯)多维的,即是分层次、有结构、成系统的。

人们认识事物总是首先要弄清“是什么”,然后才研究“怎么样”,最后再问“为什么”。在哲学研究中,对于物质世界总体的研究是这样: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物质;物质世界的状况“怎么样”?——运动、变化、发展的;物质世界“为什么”运动、变化、发展?——事物内部的矛盾斗争是其原因。在研究社会历史时,也应是如此:首先要研究的,是历史本体论层面的历史观:历史的本质是什么?历史本体论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最高意义上,最高层次的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基本问题,首要问题。对此,马克思主义做了立场鲜明的回答:马克思主义者是历史唯物主义者,坚持“唯物史观”。

“是什么”的问题解决之后,要研究的便是“怎么样”的问题。社会历史的本质是社会存在,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存在着的社会历史究竟“怎么样”?是静止凝固的,还是运动变化的?如果有变化,是循环往复的变化,还是发展上升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一种纯粹的偶然,由“上帝的手指”掌握,还是有规可循,有迹可察的?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第二个层次,其答案也是“多样性的统一”。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条件、不同论证目的、价值取向上,可以得出不同的回答。“自然历史过程”“合力运动过程”“主体选择过程”“社会形态理论”等,都属于这个范围。这是一个历史形态论的问题,亦可称之为“发展史观”。

作为“社会存在”的人类历史何以能运动、变化、发展?这即“为什么”的问题,亦即“历史动力论”的问题。对此的回答,有“劳动史观”“实践史观”“智能史观”“需要史观”“生产力史观”“阶级斗争史观”“生产方式史观”“社会基本矛盾史观”等。这些“史观”在解决“历史何以发展”这个问题时,如果放在各自据有的条件之中,则无疑都是正确的,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丰富和发展;但是,如果说要采取“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主义的,非此即彼的态度,那么,则无疑都是片面的。具体真理也就是片面的真理,真理是有条件的。

“历史动力论”问题中,核心的问题就是“历史主体论”,即在人类社会大众中,谁是历史的主人,历史的创造者,历史的推动者。因为历史总是人的历史;离开社会的人、思想的人,便无所谓社会。对历史主体论的回答,由于立场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条件不同、价值取向不同,便形成了“奴隶史观”“群众史观”“人民史观”“创造史观”“群英史观”等。

对于“历史主体论”的回答,内含着历史价值论。历史已经成为历史,现实也将成为历史,历史不会主动告诉我们什么,历史也不会偏袒于谁;死历史要由大活人来解释,来运用,来赋于价值性,目的性。研究历史的人,利用历史的人也是社会的、历史的、具体的。因此,对“历史主体”的回答,或者说是“历史主体论”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历史价值论的问题。

唯心主义的历史观是“英雄史观”。这是由于反动统治阶级的利益和人民大众是根本对立的,以极少数人要统治、压迫、剥削大多数人,不可能靠真理、靠力量(少数人力量总不如多数人大),他们只能靠唯心主义、靠宗教迷信、靠天命观、靠脱离了群众的被神化了的英雄。因此,英雄史观是有特定的含义的,是唯心史观的一种表现形式。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是根本对立的。彻底的唯物史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它是作为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出现的,是服从于无产阶级阶级斗争、夺取政权的政治目的的,因此,其最初的表现形态,便是奴隶史观、群众史观、人民史观。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看来,社会历史的本质是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人类历史的进步,生产力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而生产力的主体是劳动者、是群众、是人民。人民作为生产力的主体创造了历史,却受着“英雄”、统治阶级、剥削阶级的压迫,这不公平。要革命要斗争,要剥夺“剥夺者”。于是出现了风起云涌,气壮山河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史诗,出现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伟大胜利。从这一意义上可以说,群众史观、奴隶史观、人民史观是服务于阶级斗争——无产阶级反对反动统治阶级的阶级斗争的。

当无产阶级已经夺取了政权,成为统治阶级之后呢?这种历史观作为真理,仍然是正确的,但在国内却已失去了应用的条件,正确的东西不等于是适用的东西。我们便要重新审视群众史观了。在无产阶级建设的条件下,只看到作为一般,作为普遍的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而看不到作为个别、作为特殊的个人创造历史的作用,看不到群众创造作用和个人创造作用的相互联系,不利于无产阶级的建设事业。英雄是一个褒义词,在英雄史观中被贬义地使用。而事实上,无产阶级也应该有自己的英雄。不但“伟大的革命斗争会造就伟大的人物,使过去不可能发挥的天才发挥出来”[11],而且,“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推举出自己善于组织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统治地位”[12]。因为“每一个社会时代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13],这就是“时势造英雄”。

但是,马克思主义并不把英雄看成是脱离群众的英雄。英雄是个别,群众是一般。“对立面(个别跟一般相对立)是同一的;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联而存在。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不论怎样)都是一般”[14]。也就是说,群众是英雄的基础,英雄是群众的代表;英雄是群众的英雄,群众是英雄的群众。群众为英雄创造历史的活动提供了条件、舞台、前提;英雄使群众推动历史的作用得以突破、展示、实现。从个别与一般的对立统一关系理解群众和英雄在创造历史中的作用,从二者的同一中理解历史创造活动,这便得出了“群英史观”——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

总之,历史本体论——历史形态论——历史动力论——历史主体论——历史价值论……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逻辑展开。只要是坚持唯物史观这个基础,只要是从无产阶级和人类整体利益出发来认识历史,什么“史观”都是允许存在的,都是包含真理颗粒的,都是万古奔腾的真理之河的闪光的浪花,都是生命长青的思维沃野的美丽的蓓蕾。

注释:

[1]参看拙文:《从历史本体论到历史价值论:创造史观刍议》《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1996.5。又见拙著:《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探新》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28页。

[2]丛大川:《智能史观刍议》《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1995.2

[3]郑治:《智能史观和唯物史观一致吗?》《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1995.5

[4]韦实:《“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不容否定》《求是》1990.5

[5][10][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60页、第220页、第1卷,第450页。

[8][9][12][14]《列宁选集》第4卷,第290页、第2卷,第715页、第1卷,第210页、第2卷,第713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第406页。

[7]《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1卷,第162页。

[11]《列宁全集》第29卷,第71页。

标签:;  ;  ;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一维和多维的_无产阶级政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