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梁伟军[1]2010年在《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现代信息技术革命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打破了工业经济时代叁大产业之间界限清晰、分立发展的产业格局,国际产业出现了融合化发展趋势,产业界限日趋模糊。不仅出现了信息通信业的相互融合,而且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农业、工业)的渗透融合以及传统叁大产业之间的延伸融合日趋突出。农业发展呈现出高新技术对农业的渗透融合、以及农业与二、叁产业融合发展趋势,信息农业、生物农业、旅游农业等农业新形态在西方农业发达国家、以及中国等农业发展中国家日益兴起。研究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对于丰富和发展农业发展理论,指导现代农业发展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坚持描述性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采用PEST分析、案例分析、赫芬达尔指数分析、问卷调查分析和SPSS软件统计分析法,论证了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分析了中国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环境,揭示了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机制,建立了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度测评体系,并结合对中国农业与生物产业融合度实证测算,推断了中国农业与相关产业整体融合度、归纳了主要原因,分析了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经济绩效,并提出了引导中国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的主要成果如下:1.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必然性。信息技术革命改变了传统产业之间的纵向产业关联关系,逐步形成了横向产业关联关系,世界产业结构呈现出产业融合化发展趋势,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必然;现代农业具有粮食安全、生态保护、社会稳定、文化教育等多重功能,农业多功能的发挥,需要在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中拓展;农业可持续发展客观需要整合产业体系功能,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是基本路径;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农业信息化必然促成农业与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发展。2.中国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环境。政治环境上,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融合体制,新农村建设政策指明了融合方向,“叁农”投入的稳定增长奠定了融合发展的物质条件。经济环境上,城乡居民农业物质产品消费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和农业精神文化产品消费需求的日趋上升,为融合型农业产品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社会环境上,“两型”社会建设,需要发展“两型”农业,“两型”农业建设为跳出传统农业发展思路,通过产业融合,整合产业功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农业效益和产业竞争力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技术环境上,以农业生物技术和农业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农业技术进步及其应用,为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3.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机制。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经济逻辑在于追求交易成本的节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客观需要降低资产专用性,新技术对农业的扩散渗透促成了农业与相关产业的技术融合,进而导致了基于节约交易成本的经济组织和制度创新。农业产业化、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是相互联系,但又有区别的两种农业发展模式。从农业产业链来看,农业产业化构筑起了完整的纵向农业产业链,使农业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完整产业,农业产业链由产中向产前、产后环节纵向延伸是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增加值的基本逻辑;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拓宽了农业发展的产业空间,形成了横向农业产业链,农业产业链横向拓宽是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提高农业增加值的根本动力。农业产业化是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并未形成新的农业业态,不属于产业融合。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可划分为高新技术对农业的渗透型融合、农业内部子产业之间的整合型融合、农业与服务业之间的交叉融合、综合型融合等四大类型。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不仅提高了农业产量,改善了产品品质,降低了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并且拓展了农业功能与产业发展空间,形成了涵盖生物农业、信息农业、太空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工厂化农业等在内的多功能、广空间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4.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度测评。采用赫芬达尔指数法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趋势最为明显的是生物技术向农业领域的渗透融合,目前仍旧处于低度的初级融合阶段。由此推断,农业与二、叁产业,与信息产业,农业内部种植、养殖、畜牧业的融合也只是刚刚起步。据此综合判断,目前中国农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在整体上处于低度、初级融合阶段。究其原因,农业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农业科技进步缓慢、农业经营主体发育不良、涉农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是主要制约因素。5.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经济绩效。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具有综合性经济效应。宏观上主要包括推动经济增长、优化资源配置、增进社会福利、提升产业竞争能力,微观上主要包括改变单一农业结构、促使农民收入增长、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基于旅游农业发展的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具有显着的优化农业结构、促使农民增收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效应,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6.促进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客观需要深化农业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农业科技体系建设、促进农业经营主体发育、完善促进产业融合的公共服务体系,为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农业管理体制改革上,推进农业大部制改革、实行农业一体化管理,拓宽农业管理的范围、实行宽领域管理,赋予农业管理部门有效的管理权力和手段,提供良好的管理体制支持。农业科技体系建设上,调整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支持融合性农业科技开发、提高技术进步成效和创新技术推广,提供有力的技术环境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发育上,促进涉农企业的企业能力提高、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提升融合主体素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上,构建融合型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体系、加强促进产业融合的标准规范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陈西平[2]2007年在《先秦儒道思想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面对人口增长、资源破坏、技术制约、制度制约、生态恶化、区域失衡、国际竞争等一系列严峻挑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大国,有不同于别国的特殊国情,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意义重大。作为一个农业文明历史悠久的国家,根植于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儒道思想一诞生就与农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它不仅对封建社会的农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当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借鉴意义。因此,发掘研究先秦儒道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更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概括阐述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充分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将先秦儒道思想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结合,又是走中国化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举措。另外,文章对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了分析,确立了本选题的研究范围、框架及其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可持续发展农业概念的产生过程,关于可持续农业内涵的不同理解,并深入分析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战略、理论,并结合中国农业所面临的问题,指出国内外以往的可持续农业发展理论、战略中的缺陷,即虽然表面上强调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生产的、经济的、生态的、社会的多维目标的统一,但从实际运行过程来看,仍是重生产、经济、生态,而对社会的、特别是人的可持续发展关注不够。因此,文章提出将先秦儒道思想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结合,正是为了弥补和修正这些理论缺陷。农业可持续发展既是生产、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更是社会的、特别是人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点可以从先秦儒道哲学中寻求答案。第叁部分首先介绍并比较了先秦儒道哲学思想;然后总结了先秦儒道哲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比如儒道的“天人合一”观、弱化的“人类中心主义”、先秦儒道的伦理道德,以及儒家的“仁政”、“王道”、“民本”思想,道家的“清静无为”思想等。第四部分重点阐述了先秦儒道思想现代价值及其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先秦儒道哲学中许多观点、理论,不仅对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稳定和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而且,对更新人们的观念,提升人们的道德、文化素养,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以及促进政府转变执政理念,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农村成人教育,加大对“叁农”的投入,都有重要的实用价值。第五部分为结论部分。通过上面几部分的分析阐述,得出四条结论:(1)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2)必须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3)先秦儒道哲学观、伦理观对中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4)人的可持续发展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

潘仕梅[3]2003年在《烟台市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烟台市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农产品供给充足,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农业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破坏,农产品质量下降,市场竞争力下降,农民的收入受到影响,这一现状阻碍了烟台市农业的健康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生态、经济、社会叁者持续性的统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因此,从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出发,探讨烟台市的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还有实践意义。 本文除引言外,主要分以下叁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探讨了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阐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重要依据是农业系统理论、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明确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构成要素、是可持续农业的本质规定,指出了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最佳形态。 第二部分分析了烟台市的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归纳出引起农业生态环境退化的原因:生态环境先天脆弱;人为因素是环境破坏的主要根源;战略与政策失误是环境破坏的重要因素;产权制度问题是产生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 第叁部分提出了烟台市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一是加强宣传和教育,增强环保意识;二是加强法律保障体系建设,制定合理有效的控制手段和管理策略;叁是加强研究,加大投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四是将生态化农业推向深入,实现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邓楚雄[4]2009年在《上海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无论是从保障城市食品供给安全、维持经济社会稳定、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还是从满足城市居民多元精神文化需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强城市宜居性、提升城市形象的角度考虑,都市农业都是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产业。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展都市农业实践以来,在政府合理导向、支持与城市对农业多方面需求的拉动下,上海农业加速由城郊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变,都市农业发展成绩喜人,对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支撑作用明显。然而,随着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建设的全面开展,上海都市农业发展面临着农地资源急剧减少、农业生态环境压力大、农业经济地位显着下降、农户农业生产经营积极性不高等一系列问题,现代都市农业持续发展任重道远。在此背景下,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对上海都市农业发展进行实证研究,不仅有利于上海都市农业的持续、健康、有序、全面发展,而且也为国内蓬勃发展的都市农业实践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论文以大量的统计数据、调查数据、文献资料等相关资料为基础,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典型分析(调查)与面上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与逻辑归纳相结合等方法,按照历史、现状、未来与压力、状态、响应的逻辑主线,对上海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任何产业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均存在历史惯性和继承性,孤立或静止地从现状的角度谋划未来产业的发展,必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缺陷与不足。都市农业是在乡村农业、城郊农业的基础上,经历了长时间的孕育、准备阶段而逐步成长、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农业地域类型。从纵向历史的视角考察农业经济地位、产业结构、生产布局、功能作用的演变和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特征,结果表明:建国以来上海农业总产值呈连年上升的态势,但对国民经济和农户家庭收入的贡献率持续下降;产业结构由乡村农业发展阶段以种植业为主,城郊农业发展阶段以种植业与畜牧业为主,逐步演进到都市农业发展阶段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和渔业并重发展的特征;生产布局由宏观简单逐步变得间杂多样,主要农副产品种养基地逐渐向中远郊转移;功能作用由乡村农业发展阶段以粮、棉、猪等大宗农产品生产为主,城郊农业发展阶段以为城市生产主要副食产品为主,逐步演变到都市农业发展阶段既要保障城镇居民基本农副产品供给安全和丰富多样性的消费需求,又要满足城乡居民多元化的社会精神文化需求,还要为城市提供生态保障,农业多功能性逐步得到良好的展现与发挥;都市农业结构、布局趋于合理,功能不断拓展,现代农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任何新生事物产生、发展都是有动因的。在上海农业由城郊农业加速向现代都市农业转型和都市农业建设实践过程中,经济体制的日趋宽松与农业产业政策的合理导向;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与城乡关系的日趋融洽;农业衍生功能的不断开发与农业科技含量的逐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稳步推进与各级、各类现代农业园区的积极建设等一系列内外生力量的综合作用推动着现代都市农业快速、持续发展。通过定量综合评价及其结果分析发现,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上海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态势明显,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指数经过前期波动式增减后,由1998年的0.4015稳步上升到2006年的0.5619;人口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值波浪式下降,综合考虑本地劳动力老龄化、兼业现象、农业生产技能短缺、外来劳动力进驻本地农业生产领域、农业劳动力文化素质提高缓慢等因素,人口子系统逐步成为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经济、社会子系统评价值经过前期交替式升降,2000年以来持续稳定增加,经济和社会子系统已成为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的主要贡献因子;资源子系统评价值下降趋势明显,农地资源短缺且持续减少已成为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环境子系统评价值增加幅度不大,化肥、农药的超量施用仍不利于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R-D综合指数值较小,均值为1.9090,且下降态势明显,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压力较大,而且还将进一步加剧;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E-D综合指数值小,基本维持在1左右,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压力大,但趋于稳定。目前,上海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势突出、劣势明显,机遇与挑战并存。运用SWOT分析方法,结合定量综合评价结果的剖析,挖掘出了近期上海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应着重解决的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弱化,农业发展后继乏人;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下,农户种粮积极性不高;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缓慢,农业规模化经营与产业化发展受阻;耕地资源持续减少,农业发展空间不断缩减;农业生产自身污染较为严重,农业生态环境不容乐观。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的需求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时代要求,从总体目标与功能定位;产业结构调整、组织与发展导向;主要产业发展与重点领域;发展空间整合;几个较为突出问题解决设想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上海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近期构想。

崔和瑞[5]2004年在《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文中指出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加速推进了文明发展的进程。与此同时,人口剧增、资源过渡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南北差距增大等日益突出,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严重地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继而威胁着全人类的未来生存和发展。在这种严峻形势下,人们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科技、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农业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农业作为直接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生产的基础性产业,是人类对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依赖性最大的第一产业,其可持续发展对整个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否直接影响着人类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特别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被认为是整个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本文基于系统分析独特的视角、理论和方法,联系国内外研究基础,针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中持续性、协调性、区域差异性等,以定性和定量综合分析方法为主线,以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进行理论分析、评价及实证研究。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叁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绪论。从经济协调发展角度,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是社会的基本社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而在实践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时,必须研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基本命题。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第叁章、第四章、第五章。遵循“概念——理论——方法——分析”这一基本研究流程,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分析归纳,构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特征、原则及其相关理论等,以奠定研究工作的理论基础;基于系统分析理论与方法,在总结归纳国内外有关可持续发展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首次构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集合概念、叁维特征,并对其进行数学描述和系统分析;根据系统独立性原则,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环境响因素,包括资本、技术、制度、环境等,实现相关影响因素的辩识分析,提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是以农业资源环境为约束条件,以人为本的主体,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复合系

温晓南[6]2008年在《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处于我国北方生态环境脆弱带,是吉林省农业生态环境破坏最严重的地区,近几十年来,由于资源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相互作用,导致该区域土地沙漠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日益严重,土地与草原质量下降,林地、湿地面积锐减,水资源时空分布失衡状况加剧。这些因素严重地制约着吉林省半干旱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内涵与特征及其理论基础入手,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以实现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目标,对该区域农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辨识后,全面系统地对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类分析,创新性地提出了制约因素交互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遵循的基本原则、目标定位、方向和模式,设计了总体发展框架。针对该区域农业科技状况,创新性地构建了以主导机构和支撑机构为主体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体系。为科学客观定量地反映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本文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对1997-2006年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可持续状况进行了回归分析与评价,应用神经网络的支持向量算法对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最后,本着系统性、科学性、客观针对性、可操作性和主动性的原则,提出了推进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夏彤[7]2002年在《中国玉米及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生态观为指导,借助生态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根据生态学基本原理,结合生态经济理论及产业发展理论,在对中国玉米及相关产业有关概念、范畴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针对未来30年中国玉米及相关产业的供需平衡走势,结合中国国情,对中国玉米及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其中重点对国内外玉米生产、贸易、消费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全面评述;对中国玉米及相关产业的组成、结构、功能、效率进行系统分析;对影响中国玉米及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全面剖析;通过典型案例研究,对中国玉米及相关产业发展演替机制进行探讨;最后提出了确保玉米及相关产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中国玉米及相关产业发展理论框架研究在生态观、生态学认识论、生态学方法论(余谋昌,2000)和农业生态系统发展理论(吴文良,1994)及经济生态学(赵桂慎,2001)理论的指导下。独自对系统、产业、产业种群、玉米及相关产业群落、产业种群演替等重要概念的范畴进行了界定,并对玉米及相关产业群落演替原理及影响玉米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国内外玉米生产、贸易、消费状况及发展趋势研究表明:1)玉米具有光合效率高、营养价值高、功能多样的特点,在国内外农业生产中均占有重要地位,属战略性作物。2)世界玉米生产、贸易、消费自1975年至2000年期间,均呈增长趋势。3)世界玉米生产、贸易、消费的基本特点为相对集中。美国、中国、巴西等5国为世界玉米主要生产国;美国、阿根廷、中国、法国、南非为玉米主要出口国,玉米主要进口国和地区为日本、欧洲、韩国、墨西哥、埃及;美国、中国、巴西等十国为玉米主要消费国,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70%以上。4)世界玉米生产、贸易、消费将随着需求的持续增长而呈增长趋势。5)中国玉米生产发展迅速,1978年至1999年期间,玉米播种面积、单产水平、总产量增加幅度均超过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玉米贸易的特点为出口贸易发展迅速,由1985年前的净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中国玉米消费呈逐年增长趋势,1996年后,消费量基本稳定在1.1亿t~1.2亿t水平。 中国玉米及相关产业系统分析表明:1)中国玉米及相关产业是以玉米种业为先导、玉米种植业为主体、畜牧业和饲料工业、玉米深加工产业为两翼构成的产业群落。2)中国玉米及相关产业生产结构存在着玉米种业与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滞后。3)中国玉米及相关产业群落的物质循环、能量转化、价值转化等基本功能均处于较低水平。玉米种植业物质产投比为0.36:1(籽实生产);能量产投比为2.31:1;价值产投比为1.43:1。畜牧业生产生猪、

陈锋正[8]2016年在《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农业经济粗放式发展特征明显,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亟待解决。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农业发展方向,为破解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矛盾指明了方向。然而,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农业面源污染依然严重,农业生态环境承载力不断下降,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矛盾日益严峻。在相关理论研究中,特别是农业生态环境或农业经济单向度研究的局限性,不能真正探析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之间矛盾的根源,提出的仅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部疗法”,不利于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借鉴系统观和协同学思想,将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置于更加宏大的系统视野中,统筹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耦合系统的逻辑关系和耦合原理,关注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的目标、内容、特征和机理,以及耦合系统协同发展效应,可以对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进行科学、有效的研判,为深入探究二者耦合机理和协同发展机制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同时,通过主客观世界的有效联系,将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和农户行为等主体行为分析纳入到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中,以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主体行为对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影响,为农业生产实践和相关政策设计提供有效参考。通过对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1995-2013年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和农业经济综合评价指数都表现出随时间发展的增长态势,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主要是由政府行为引发的响应类指标的拉动所致,农业经济综合评价指数中驱动力指标、状态指标和响应指标的贡献率相近且都表现较为稳定;第二,1995-2013年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的耦合度都在0.9以上,属于优质耦合关系,二者协同度在0.40488-0.89117之间,并表现为逐年上升的趋势,耦合协同发展状况以2008年为界线,2008年之前的农业生态环境子系统功效值大于农业经济子系统功效值,2008年之后二者关系倒置;第叁,1995-2013年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耦合系统协同发展效应评价结果显示,农业生态环境子系统与农业经济子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和耦合系统都存在较为明显的协同发展非有效;第四,在主体行为分析中,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可以统一于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耦合系统的协同发展过程中,其中农户的年龄、受教育程度、认知程度和受控制程度等变量是影响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提高社会大众增强耦合系统协同发展共识、强化市场机制作用、加大科技与信息建设投入、促进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制度保障建设等方面的政策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冯华[9]2004年在《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实现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总结评价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并研究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机制。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包括叁个方面:首先论述了学术界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的认识过程,对不同的概念做出了评价,总结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明确说明了可持续发展观是科学的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其次,在学术界率先系统考察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思想渊源,详细论述了经济学发展史中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认识过程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可持续发展的早期认识。第叁,系统整理了中国当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 43 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和 600 多种着作的目录,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形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研究等四个方面评述了当代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主要成就。本文运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了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机制。人口、资源、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科技、制度、文化是影响可持续发展实现的重要因素,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产方式,适度消费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活方式。在考察了若干与可持续发展相互关联的系统以后,阐述了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机制:从基本问题系统看包括人口均衡机制、资源利用机制、环境保护机制,从影响因素系统看包括科技进步机制、制度创新机制、文化变迁机制,从行为方式系统看包括以循环经济为导向的绿色生产机制、以适度消费为特征的可持续消费机制,把这些机制用系统方法整合起来,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机制。

李同泉[10]2007年在《河南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探讨》文中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一项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造福千秋万代的持久行动。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可持续发展从蕴育到正式确立,都与农业的生产和发展密切相关。烟叶生产和其它农业生产一样,是国民经济中风险较大的弱势产业。烟叶是烟草行业发展的基础,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事关行业发展全局。河南省是我国重点烟叶产区,河南烟叶是浓香型的代表。以河南为代表的黄淮烟区历史上曾为中国烟草做出过重要贡献。在新的形势下,河南省烟叶种植面积和烟叶收购量却连年滑坡,因此进一步优化河南省烟叶生产布局,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和烟叶质量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烟叶质量的过程控制,实现烟叶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已迫在眉睫。无论从确保“中式卷烟”生产所必须的原料来讲,还是从中国烟叶的可持续发展来讲,河南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问题解决好了,将对解决全国烟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研究通过把烟叶生产融入大农业管理范畴,对河南烟区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农业产业结构、生产技术人员和烟农素质、种植布局变化情况、生产设施建设情况、烟叶品质结构、生产组织管理形式、生产投入机制及保障机制等与烟叶生产相关因素的评价,找出影响河南省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从生态条件、烟叶质量、经济可行性和技术支持度等四方面构建河南烟叶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河南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0~2005年河南烟叶可持续发展评价综合得分分别为-0.86141,0.538479,-0.37626,-0.48289,0.596849,0.585232。烟叶发展总体趋势是平稳的,有逐步提高的苗头,但是发展中也有波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河南省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一是建立基本烟田保护制度,改善烟区土壤生态环境;二是加大布局调整力度,努力提高烟叶种植集中度;叁是加强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烟叶生产条件;四是强化科学技术对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五是建立烟叶生产保障机制,保护烟农利益:六是积极探索新型烟叶生产组织管理形式。河南烟草只有按照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树立和落实可学发展观,解决好国家、企业、职工、烟农的利益关系,解决好烟叶生产与生态环境的矛盾,适应环境、协调环境,烟叶生产可持续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才能真正解决。

参考文献:

[1]. 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梁伟军. 华中农业大学. 2010

[2]. 先秦儒道思想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陈西平. 山东农业大学. 2007

[3]. 烟台市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潘仕梅. 中国农业大学. 2003

[4]. 上海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邓楚雄. 华东师范大学. 2009

[5].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D]. 崔和瑞. 天津大学. 2004

[6]. 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温晓南. 吉林大学. 2008

[7]. 中国玉米及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夏彤. 中国农业大学. 2002

[8]. 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D]. 陈锋正. 新疆农业大学. 2016

[9]. 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实现机制研究[D]. 冯华. 复旦大学. 2004

[10]. 河南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探讨[D]. 李同泉. 河南农业大学. 2007

标签:;  ;  ;  ;  ;  ;  ;  ;  ;  ;  ;  ;  ;  ;  ;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