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农村留守儿童体质健康运动干预研究论文

贵州省农村留守儿童体质健康运动干预研究

么广会1),2) 张 龙1),2)余成斌1),2) Gertrude V Corpuz1) Ramir S Austria1)

( 1) 凯迪雷拉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600,碧瑶,菲律宾; 2)六盘水师范学院,553004,贵州六盘水 )

摘要 通过对贵州农村留守儿童体质健康进行运动干预,旨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体质健康水平低下问题,为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教学提供实践借鉴.对实验所测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处理,研究结果为:1) 农村留守儿童运动干预前、后体重、身高变化不显著(P >0.05),胸围、上臂部、肩胛部、腹部皮褶厚度显著降低(P <0.05),收缩压、舒张压变化不显著(P >0.05),安静脉搏有所降低、肺活量增大显著(P <0.05),身体运动素质显著提高(P <0.05);2) 运动干预4种方案均能够提高农村留守儿童体质健康水平,但是由于本研究未将非留守儿童的学生进行实验对比研究,导致运动干预方案的实验效果推广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 农村; 留守儿童; 体质健康; 运动干预

据教育部报道,2014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2 075.4万,特别是河南、湖南、四川、安徽、江西、贵州等中西部地区留守儿童数量较多,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成为所有社会问题的重中之重,但是2015年贵州毕节“4名留守儿童死亡事件”,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悲剧不能一再发生”的批示,贵州省下发了《贵州省留守儿童教育精准关爱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和《进一步加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贵州省考察时提出“要关心留守儿童、完善工作机制和措施,加强管理和服务”的要求,这使贵州省对留守儿童关爱达到新高度.

纵观学术界与社会各界人士针对留守儿童研究成果,发生在留守儿童身上的“行为失范、亲情失落、生活失助、学业失教”等社会现象[1],引发了“留守儿童心理不健康、安全意识差、营养不良、体质健康水平低、价值观扭曲、越轨行为突出”等社会性问题[2,3],尽管留守儿童存在以上社会性问题,但是解决留守儿童社会性问题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有研究提出“体育运动可以有效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4]、体质健康水平[5];提高留守儿童社交能力[6];提高社会适应能力[7]”等等,因此,体育运动可以作为解决留守儿童社会性问题的重要手段.据2014年贵州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的公告显示,“贵州省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总体得到改善,特别是学生肺活量水平全面上升,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稳中向好趋势”,但是部分学生身体健康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尤其是特殊儿童体质健康状况问题.

基于留守儿童的社会背景和贵州针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关爱,围绕留守儿童体质健康这一社会性问题,对贵州农村留守儿童体质健康进行运动干预,旨在找出改善农村留守儿童体质健康状况的运动方案,为解决留守儿童体质健康问题提供实践借鉴.

1 对象与方法

1.1对 象 鉴于留守儿童作为实验调查对象的特殊性,结合课题组人员开展运动干预实验的可行性,故选取贵州六盘水市H区N乡镇小学(A、B)2所、L县M乡镇小学(C、D)2所的留守儿童(特指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被留置在原籍的6-16周岁的未成年子女;此实验对象的选取主要是由所在小学的校长、班主任、教师共同协助完成),其中A小学:女18人(9人实验组,9人对照组),男20人(10人实验组,10人对照组),B小学:女15人(8人实验组,7人对照组),男16人(8人实验组,8人对照组),且均为小学3年级;其中C小学:女17人(9人实验组,8人对照组),男15人(8人实验组,7人对照组),D小学:女19人(11人实验组,8人对照组),男22人(11人实验组,11人对照组),且均为小学5年级,共计142人.

1.2方 法

A小学的农村留守儿童干预前、后胸围平均下降1.50 cm,占原胸围的2.35%;上臂皮褶厚度平均下降0.27 cm,占原皮褶厚度19.4%;肩胛皮褶厚度平均下降0.14 cm,占原皮褶厚度14.7%;腹部皮褶厚度平均下降0.11 cm,占原皮褶厚度7.48%.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数字图书馆、知网、万方等数据库,结合图书馆资料与购买的留守儿童方面纸质资料,关注社会的留守儿童报道、新闻等,整理归纳总结关于留守儿童体育运动干预的问题,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1.2.2 实验法 运动干预实验方案设计主要是由各实验小学体育教师与课题组成员共同参与制定,并结合各个实验小学的具体情况制定了4种运动干预处方案(表1),运动干预方案主要是由分管校长或体卫主任任组长,负责为运动干预实验提供相应保障条件,体育教师(项目组成员为曾教过的毕业生)负责运动干预方案的具体实施.

表 1运动干预实验 4种方案简述一览表

B小学的农村留守儿童干预前后简单反应时平均缩短0.06 s,占原简单反应时40.00%;选择反应时缩短0.04 s,占原选择反应时9.52%;50 m×8变化不显著;坐位体前屈增长1.94 cm,占原坐位体前屈的23.40%;立定跳远不显著;仰卧起坐平均增长6.39次/min,占原仰卧起坐20.29%;引体向上增长16.41次,占原引体向上85.96%.

D小学的农村留守儿童干预前、后胸围平均下降1.96 cm,占原胸围的2.77%,上臂皮褶厚度平均下降0.38 cm,占原皮褶厚度22.61%;肩胛皮褶厚度平均下降0.25 cm,占原皮褶厚度16.89%;腹部皮褶厚度平均下降0.31 cm,占原皮褶厚度14.97%.

鉴于六盘水市属于国家级体质健康测试点,借助2014年国民体质健康测试专用器材,主要对身体形态类指标(身高、体重、胸围、上臂部皮褶厚度、肩胛部皮褶厚度、腹部皮褶厚度);身体机能类指标(安静脉搏、收缩压、舒张压、肺活量);运动素质类指标(握力、反应时、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引体向上、50 m×8)进行测试,所涉及的器械为身高坐高计(机械式)、电子人体秤、皮褶厚度计、人体形态测量尺、电子肺活量计、电子握力计、FYS—I型电子反应时测试仪、坐位体前屈计(机械式)、量尺、秒表.

1.3统计学处理 实验测试得出的身体形态类指标、身体机能类指标、运动素质类指标的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对身高、体重、胸围、上臂部皮褶厚度、肩胛部皮褶厚度、腹部皮褶厚度、安静脉搏、收缩压、舒张压、肺活量、握力、反应时、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引体向上、50 m×8进行描述性统计、配对样本t 检验(主要是用于实验组、对照组前后的配对比较数据分析)、独立样本t 检验(主要是用于实验组、对照组在运动干预前各指标数据的分析),统计检验标准为P <0.05.

妈妈说几个数字,或者一个词语、一句话,请孩子重复出来,内容可以越来越长。呵呵,别看这个游戏很简单,但是能够培养宝宝认真“听”的习惯,也会让宝宝乐此不疲。

2 结 果

2.1运动干预实验前、后农村留守儿童身体形态分析 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对运动干预前实验组、对照组的农村留守儿童的身高、体重、胸围、上臂部皮褶厚度、肩胛部皮褶厚度、腹部皮褶厚度进行检验,得到表2中运动干预前实验组、对照组农村留守儿童各指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即表明选取的实验组、对照组的农村留守儿童具有同质性.采用配对样本t 检验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农村留守儿童的身高、体重、胸围、上臂部皮褶厚度、肩胛部皮褶厚度、腹部皮褶厚度进行检验,得到表2中运动干预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农村留守儿童各指标结果.

表 2运动干预实验前、后农村留守儿童身体形态指标对比一览表

A小学的农村留守儿童干预前后安静心率平均减慢3.4次/min,占原来安静心率的3.72%;肺活量平均增长192 mL,占原肺活量13.91%;B小学的农村留守儿童干预前后安静心率平均减慢5.0次/min,占原来安静心率的5.46%;肺活量平均增长204 mL,占原肺活量12.7%.C小学的农村留守儿童干预前后安静心率平均减慢4.20次/min,占原来安静心率的4.62%.D小学的农村留守儿童干预前后安静心率平均减慢2.1次/min,占原来安静心率的2.41%.总体而言,运动干预实验前、后农村留守儿童的安静心率下降幅度为B小学>C小学>A小学>D小学,而肺活量上升幅度为A小学>B小学.

校企深度融合,对企业来说,可从学校毕业生中选择优秀毕业生充实员工队伍,学校成为企业人才的储备库;对学校来说,可以通过企业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要状况,从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由于企业的参与,突出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实现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与岗位需求“零距离”对接,达到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试产该需求全面对接,真正实现校企双赢。

由表2可得,A、B、C、D小学的农村留守儿童身高、体重等没有明显变化(P >0.05),胸围、上臂皮褶厚度、肩胛皮褶厚度、腹部皮褶厚度有明显改善且呈下降趋势(P <0.05),具体表现为:

有经销商向记者反映,目前西南地区集中用肥季节已经基本结束。当前,国内冬储备肥已开启涨价模式,在成本居高利好支撑下,个别肥企已调涨报价。上游原料价格上涨,氮磷钾的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导致复合肥成本略有增加,业内涨价预期强烈。下游经销商仍处在在回笼资金阶段,询价虽有增多,但是磷复肥产销会召开在即,厂价价格尚不明朗,短期内复合肥静观其变态度占主流。预计待产销会之后,复合肥冬储报价将会陆续出台。

B小学的农村留守儿童干预前、后胸围平均下降1.15 cm,占原胸围的1.8%;,上臂皮褶厚度平均下降0.23 cm,占原皮褶厚度17.29%;肩胛皮褶厚度平均下降0.12 cm,占原皮褶厚度12.9%;腹部皮褶厚度平均下降0.20 cm,占原皮褶厚度14.7%.

对固化前后的材料分别进行红外测试,由图1可以看出,吸收曲线a中有3 384 cm-1的-N-H伸缩振动吸收峰,1 724 cm-1的-C=O伸缩振动吸收峰以及明显的碳碳双键的特征峰:820 cm-1(=C-H面弯曲振动特征峰),1 610 cm-1(C=C骨架伸缩振动特征峰),而在曲线b中基本看不到碳碳双键的特征吸收峰,说明涂料已经固化完全。

将数据从纯文本数据转换成数据库格式数据。通过对文本数据进行识别、读取和存储,实现对纯文本文档的解析和转换。

C小学的农村留守儿童干预前、后胸围平均下降1.33 cm,占原胸围的1.96%;上臂皮褶厚度平均下降0.15 cm,占原皮褶厚度11.36%;肩胛皮褶厚度平均下降0.29 cm,占原皮褶厚度20.86%;腹部皮褶厚度平均下降0.38 cm,占原皮褶厚度25.85%.

其次,针对跨境活动的趋势,应当加强国际合作。具体而言,我国应当缔结和参加反有组织犯罪的相关国际公约,如我国于2000年签署了《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我国应当与其他国家,尤其是周边国家广泛地签订反有组织犯罪的司法协助协议,以解决刑事管辖权冲突、跨境证据收集、犯罪人引渡等相关问题;中央专门的反黑领导机构也应当加强与国外反黑机构的联系与情报交流。

由表4可得,A、B小学的农村留守儿童运动干预实验前后的握力没有明显变化(P >0.05),而其它素质指标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 <0.05);C、D小学的农村留守儿童运动干预实验前后的50 m×8折返跑、坐位体前屈没有明显变化(P >0.05),而其它素质指标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 <0.05).具体表现为:

2.2运动干预实验前、后农村留守儿童身体机能分析 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对运动干预前实验组、对照组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安静脉搏、收缩压、舒张压、肺活量进行检验,得到表3中运动干预前实验组、对照组农村留守儿童各指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即表明选取的实验组、对照组的农村留守儿童具有同质性.采用配对样本t 检验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农村留守儿童的安静脉搏、收缩压、舒张压、肺活量进行检验,得到表3中运动干预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农村留守儿童各指标结果,由表3可得,A、B、C、D小学的农村留守儿童收缩压、舒张压没有明显变化(P >0.05),A、B小学的农村留守儿童安静心率呈减慢趋势、肺活量呈增长趋势(P <0.05),C、D小学的农村留守儿童肺活量没有明显变化(P >0.05),但安静心率呈减慢趋势(P <0.05)具体表现为:

注:*表示前后对照有显著差异,P <0.05;**表示前后对照的非常显著差异,P <0.01(下同)

表 3运动干预实验前、后农村留守儿童身体机能指标比较一览表

2.3运动干预实验前、后农村留守儿童运动素质 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对运动干预前实验组、对照组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握力、反应时、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引体向上、50 m×8进行检验,得到表4中运动干预前实验组、对照组农村留守儿童各指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即表明选取的实验组、对照组的农村留守儿童具有同质性.采用配对样本t 检验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农村留守儿童的握力、反应时、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引体向上、50 m×8进行检验,得到表4中运动干预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农村留守儿童各指标结果.

总体而言,运动干预实验前、后农村留守儿童的胸围下降幅度为D小学>A小学>C小学>B小学;上臂皮褶厚度下降幅度为D小学>A小学>B小学>C小学;肩胛皮褶厚度下降幅度为C小学>D小学>A小学>B小学;腹部皮褶厚度下降幅度为C小学>D小学>B小学>A小学.

A小学的农村留守儿童干预前后简单反应时平均缩短0.03 s,占原简单反应时23.08%;选择反应时变化不显著;50 m×8折返跑平均缩短13.7 s,占原50 m×8的10.11%;坐位体前屈变化不显著;立定跳远平均增长4.1 cm,占原立定跳远的3.08%;仰卧起坐平均增长9.71次/min,占原仰卧起坐49.16%;引体向上增长8.73次,占原引体向上158.15%.

4.5 严格餐饮具清洗消毒。餐饮服务单位应配备洗碗机或以蒸汽、煮沸等方式,严格落实餐饮具和工用具使用后清洗,使用前消毒,消毒后的餐饮具应符合GB14934的规定。餐饮服务单位应配备专用、密闭餐饮具保洁设施,消毒后餐饮具和工用具并在保洁设施内存放。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具和工用具应分开存放,保洁设施内不得存放其他物品。

1.4.5 BALF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TNF-α)浓度测定 采用ELISA法检测BALF上清液和血清中的TNF-α浓度,试剂盒购自上海森雄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表 4运动干预实验前、后农村留守儿童运动素质指标比较一览表

运动干预实验前期,课题组成员到实验学校进行实验前的沟通(运动干预实验的人员安排、工作推进、注意事项)、培训(体质测试仪器设备规范使用)与模拟实验(运动干预实验的干预内容的实施、效果反馈等),实验干预时间共分为两个时间段:H区N乡镇小学(A、B)2所从2016年9月17日至12月1日为干预实验执行时间(共10周),随后10天内完成实验指标的后测工作;L县M乡镇小学(C、D)2所从2017年9月10日至11月24日为干预实验执行时间(共10周),后10天内完成实验指标的后测工作.

C小学的农村留守儿童干预前后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不显著;握力增长2.62 kg,占原握力的20.02%;立定跳远前后平均增加7.8 cm,占原来立定跳远的5.11%;仰卧起坐平均增长4.98次/min,占原仰卧起坐14.44%;引体向上平均增长10.32次,占原引体向上25.75%.

D小学的农村留守儿童干预前后简单反应时平均缩短0.07 s,占原简单反应时41.08%;选择反应时缩短0.03 s,占原选择反应时7.32%;握力不显著;立定跳远平均增长7.1 cm,占原立定跳远的4.77%;仰卧起坐、引体向上变化不显著.

总体而言,运动干预实验前、后农村留守儿童的简单反应时缩减幅度为D小学>B小学>A小学,选择反应时缩减幅度为B小学>D小学,立定跳远增长幅度为C小学>D小学>A小学.

3 讨 论

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运动干预进行研究,实验运动干预前实验组、对照组农村留守儿童各指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通过10周的运动干预方案实验,实验结果显示A、B、C、D四所学校的农村留守儿童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三个方面的体质状况得到良好的改善.

身体形态变化方面,虽然对照组农村留守儿童学生在体重、身高、BMI等身体形态学指标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变化,但是身体形态指标向有益的方向改变;实验组中农村留守儿童学生上臂部、肩胛部、腹部皮褶厚度都显著变薄(P <0.05),有研究指出“通过身体某部位的皮褶厚度可以计算体密度、体脂含量和瘦体重,且青少年的肩胛部和臂部皮褶厚度与体脂含量高度正相关,与瘦体重高度负相关”[8,9],从肩、腹部皮褶下降幅度来看,C、D小学健身方案更有利于留守儿童降体脂(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瘦体重),而C小学的运动干预方案(身体素质练习、课间操、球类运动、趣味游戏比赛;时间安排为从周一到周五,每天早上30 min+体育课后15 min+每周40 min)不仅符合当前中小学生体育运动规律,还验证了“有氧运动可以提高人体的最大摄氧能力,但对提高体内瘦体重并不有利,而适当的力量训练却能明显增加体内瘦体重的含量,而瘦体重的增加可提高机体的安静时的代谢率”[10,11]观点,有助于留守儿童学生维持理想体重、保持体型及预防肥胖.

身体机能变化方面,实验组中留守儿童学生在收缩压和舒张压指标无显著性变化,但是安静脉搏、肺活量在统计学上都有显著变化(P <0.05),有研究指出“安静心率与每搏输出量高度相关,每搏输出量越大,安静心率越慢”[12],从安静脉搏的减幅来看,B小学的方案比较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学生的每搏输出量(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心血管机能)和肺活量(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肺通气功能),B小学运动干预方案(以灵活性和速度性相结合,如跳绳、球类项目与田径项目结合,时间安排为每周3次,每次40 min)打破平时运动常规,采用“天天练”30 min+“课课练”15 min+“周周练”40 min的模式,符合ACSM建议的“每周活动3~5次,每日持续时间20~60 min可达到保持和提高心肺功能的效果,心肺功能的改善可提高脂代谢率”[13-15],这样对降体脂、改善心血管系统、保持和提高心肺功能很有推广价值.

运动素质变化方面,主要体现在速度素质与力量素质变化.速度素质变化,实验组的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都有所缩短(P <0.05),有研究认为“简单反应时是对人体或人体某一部位快速反应的能力,选择反应时是人体或人体某一部位快速完成动作的迅速性和准确性”[16],A小学的50 m×8往返跑成绩显著提高10.11%,其它三所小学学生的成绩均不显著,但都有提高(P >0.05),坐位体前屈表现为B小学(23.40%),其它3所学校的学生没有明显变化(P >0.05),综合分析,B小学的运动干预模式更有利于反应能力、运动速度的提高,因为B小学的运动形式变化多样,每项保持时间较短,有研究表明“小学生阶段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工作能力低,易疲劳,但是恢复快,灵活性高”[17],B小学的运动干预方案结合小学生的生理发育特点,不仅有效的利用了课余时间,同时不会因活动时间较长而导致疲劳影响神经兴奋性,从而影响学习效率,而且能够保障学生在周一到周五“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运动时间和强度,这样对提高青少年心理能力、缓解疲劳、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较好作用.力量素质变化,实验组中C小学的握力显著增长20.02%,而其它三所小学生的握力都无明显变化;男生引体向上表现为A小学(158.15%)>B小学(85.96%)>C小学(25.75%);立定跳远为C小学(5.11%)>D小学(4.77%)>A小学(3.08%);女生仰卧起坐表现为A小学(49.16%)>B小学(20.29%)>C小学(14.44%);握力和立定跳远分别反映上、下肢肌肉力量和爆发力的发展水平,C小学的运动干预方案对提高肌肉力量非常有效,该模式中身体素质练习对增加肌肉面积、增加肌肉力量促进骨骼生长有一定影响.仰卧起坐和引体向上分别反映了腹肌、上肢肌肉力量耐力,从男生的引体向上和女生的仰卧起坐的提高率来看,A小学的运动干预方案有利于力量耐力的发展,且符合“重复组数3~6次,肌肉持续收缩时间2 min可提高肌肉有氧代谢能力,改善肌肉耐力[12],肌肉力量的增加可以提高运动速度[14]”,有助于提高留守儿童力量耐力、爆发力、速度力量.

2002年2月开始,西方发达经济体在互联网泡沫和2001年“9·11事件”的余波冲击下陷入不景气,信息技术产业过剩,股市下跌,宏观周期走弱。但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引发原油供给缺口担忧,加之美国原油市场主动去库存,库存周期占主导,布伦特原油价格从20美元/桶上涨至34美元/桶左右,涨幅70%,直到2003年3月美国正式发动伊拉克战争,沙特增产,交易者卖事实,油价下跌。

尽管10周期运动干预实验是一项短期实验,经过4种不同运动干预方案的实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留守儿童体质健康水平,其中C、D小学健身方案更有利于留守儿童降体脂,B小学的方案比较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学生的每搏输出量,C小学与A小学运动干预方案有助于提高留守儿童学生的力量和速度,B小学运动干预方案有助于提高留守儿童学生的反应能力.此研究的运动干预实验只是选取农村的留守儿童为实验对象,而没有将非留守儿童的学生进行运动干预,导致本研究运动干预的实验效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运动干预的实验效果是否在非留守儿童的学生中进行推广,与此同时,将B小学与C小学的运动干预方案进行整合,适当引入力量训练,加上柔韧和协调性训练,合理安排活动频率和强度,运动干预的实验效果将是后续研究的重点课题.

4 参考文献

[1] 聂 茂,李华军.伤村-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忧思录[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8:8-35.

[2] 王齐彦.中国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23.

[3] 王梦琴.农村留守儿童的需求及社会支持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15-18.

[4] 孙 磊.体育课外活动对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与作用研究-以邯郸市大名县为例[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18-20.

[5] 潘红霞,储庆桂.浅析体育运动对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促进作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10):160-161.

[6] 王 茜,王雪峰.体育教学过程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5):11-12.

[7] 陈巧弟,赵蕊丽.中小学体育教育对推动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功能探究[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9,29(5):105-106.

[8] 孙庆祝,郝文亭,洪 峰.体育测量与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

[9] 吴向军,何 辉,张一民等.对皮褶厚度推测青少年体脂率方法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7):46-49.

[10] 吉 骞.负重有氧练习对女大学生身体成分影响初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5):637-638.

[11] 林 华,王 洪.有氧健身操对女性BMI和WHR的影响[J].体育科学,2000,20(3):63-65.

[12] 邓树勋,王 健,乔德才.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13] 杨静宜.提高心肺功能的运动处方[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1,7(2):1-2.

[14] 杨锡让.实用运动生理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5.

[15] 赖锦松,余卫平.新时期青少年体质监测管理评价方式简介[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2(3):164-167.

[16] 郭秀敏,杨治良.基础实验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

[17] 王金灿.运动选材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8-19.

INTERVENTION EXPERIMENT STUDY ON PHYSICAL HEALTY OF LEFT -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GUI ZHOU

Yao Guanghui1),2) Zhang Long1),2) Yu Chengbin1),2) Gertrude V Corpuz1) Ramir S Austria1)

( 1) College of Techer Education,University of Cordilleras, 2600, Baguio, Philippine;2) Liupanshui Normal University,553004,Liupanshui,Guizhou,China )

Abstract Through exercise intervention in the physical health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Guizhou, it aims to solve poor physical health of left-behind children and provides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the sports teaching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reas.The experimental data are processed in SPSS17.0.the results are the followings:1)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weight, height and BMI of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before and after exercise intervention(P >0.05),the skinfold thickness of chest, upper arm, shoulder blade and abdomen is decreased enormously(P <0.05),the systolic pressure and diastolic pressure all have no obvious changes(P >0.05),the quiet pulse is reduced slightly and the lung capacity i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P <0.05);the body quality is improved obviously(P <0.05),2) all the four sports intervention schemes can improve the physical health level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reas. However, due to the absence of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students of un-left-behind children in this study, there are some limitations in the promo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effects of sports intervention schemes.

Key words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physical health; exercise health

收稿日期: 2019-01-15

基金项目: 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6qn61);六盘水师范学院重点培育学科资助(LPSSYZDPYXK201710);六盘水师范学院科技创新团队项目(LPSSYKJTD201502).

通讯作者: 张 龙,男,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图分类号 B 844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j.issn.1001-4748.2019.04.017

标签:;  ;  ;  ;  ;  ;  

贵州省农村留守儿童体质健康运动干预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