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思想政治工作入手加强院前急救职业道德建设论文_范晓菲

从思想政治工作入手加强院前急救职业道德建设论文_范晓菲

(太和县人民医院 安徽太和 236600)

摘要:院前急救是非常重要的医疗活动,其对于伤者的及时转运、有效救治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特别是在当前全国各地医疗单位创建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的新形势下,又对院前急救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院前急救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和工作人员道德素质存在密切关系,然而当前很多院前急救中工作人员出现违规收费、送医舍近求远等行为,严重影响了院前急救工作的开展,而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部分工作人员政治学习不深入、是非观念不强、思想道德滑坡,这就需要从思想政治工作入手,大力加强院前急救职业道德建设。基于此,本文将对院前急救职业道德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推动职业道德建设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院前急救;职业道德建设

作为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构成部分,院前急救担负着保障人民健康、救死扶伤的重任,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发展。然而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院前急救中开始出现过分强调个人利益、危害患者利益、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这严重影响着院前急救工作的开展。实际中应当对院前急救工作人员存在的职业道德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其职业道德水平。

1院前急救职业道德现状

优良的传统是院前急救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其能够让急救人员将救援命令为己任,并在院前急救中有效配合。实际中只有以社会效益公益事业为基础,构建统一的医学道德观,才能够实现对院前急救行为的有效约束。作为一种普遍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能够对人员道德趋向进行约束和引导。良好的医患关系要求在诚信的基础上,实现平等、合作。而实际院前急救工作中存在复杂的利益关系、道德关系、法律关系,对急救人员来说具体院前医疗活动中,医、护、驾以救命为天职开展工作,而不是单纯的经济利益关系,例如“你付费、我抢救的关系”,在以独家服务或院前急救垄断的思想处理医患关系。院前急救工作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人员思想和实际工作之间仍有一定距离。依据相关部门规定,原则上一个城市只设置一个急救中心,作为公共卫生体系的一个构成部分,院前急救与医院不同,开展医疗活动时无任何竞争,相关工作人员就会自然形成垄断院前医疗市场的思想。所以实际中经常出现医疗活动中言语不规范、待人不热情等,甚至经常出现恶劣的服务态度。虽然这些情况只在极少数人身上出现,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并且这与医德规范要求相违背。

当前卫生行业正处于转型阶段,存在部分消极腐败现象和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下,一些工作人员价值观发生了变化,片面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道德观念和市场经济对立起来,很多领域蔓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因行业竞争和自身发展需要,造成院前急救中产生了“潜规则”医疗行为,个别医疗机构在院前急救工作人员转送伤病员时,存在按照患者数量给予急救人员好处费的现象。院前急救人员因这些行为误导又会在送病人时舍近求远,忽视伤员的生命安全,只关注个人利益,医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底线丧失,最终产生紧张的医患关系。少数院前急救人员漠视职责规范,进而引起患者家属不信任医护人员。“舍近求远”、“好处费”这些院前急救人员的违规违纪问题,会对患者切身利益产生严重损害,并逐渐腐蚀院前急救人员职业道德[1]。

2从思想政治工作角度强化院前急救职业道德建设的策略

为推动院前急救工作的健康、稳定发展,应当从思政工作出发,利用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对院前急救人员职业道德进行不断改进和强化,为老百姓利益提供保障。近年来,我们对新形势下思政工作方法进行不断探索,在强化思政工作的基础上,推动职业道德建设的开展,在深化院前急救改革和促进发展中贯穿职业道德建设,统一于规范、落实于实效[2。

2.1创新教育理念、强化职业道德素质意识

作为上层建筑,道德受到经济基础制约,并随着经济基础改变而改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人们道德观必然会发生变化,院前急救工作是公共卫生的一部分,要想在改革中获得发展和进步,必须积极争取道德力量的支持。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包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医德的基本原则是人道主义[3]。实际中应采取正面教育为主,在职业道德教育关键环节纳入院前急救人员政治思想觉悟和专业技术培养。在思政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提升职业技能、恪守职业道德。利用演讲会、报告会等方法,构建具有良好医德作风、思想觉悟、专业技术的急救队伍[4]。

2.2突出院前急救特点,明确职责

与医院工作不同,院前急救以医生、护士、驾驶员、调度员为主体。他们工作具有点多、现场、面广、独立性强、流动性大的特点,同时院前急救工作压力中、风险大,他们每天在城市各个角落奔波,较易出现心态失衡[5]。实际中应对医、护、驾、调的工作表现、思想情绪、呼声和意见进行及时掌握,从关键性问题出发针对其进行有效引导,提升他们的认识。多进行宣传教育,在院前急救中充分融入思政工作,使其职业道德水平得到不断提升,为院前急救事业发展提供保障[6]。

2.3建章建制,落实整改抓制度

制度建设中能够将管理理念、工作理念转化为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为实行全员目标管理,分解和量化各项工作指标,从制度规范标准出发,对数量和质量进行考评,实现目标激励人,以制度管理人。应从制度抓起,对制度进行规范,针对全程急救服务过程、急救人员院前救治原则制定环节制度。院前就工作规范标准内容不多,起步较晚,所以应强化急救工作规章制度建设,保证相应工作人员有行动、有规矩[7]。

2.4坚持职业道德约束,监督管理抓实效

为实现对院前急救人员医疗行为的有效监督,应当坚持“百姓利益至高无上”的理念,强化法律知识学习,召集社会监督员,对医德考评档案机制进行构建。同时对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意识进行培养,推动得到建设的持续、稳定进行,一切以病人利益为中心,狠抓职业道德建设[8~10]。

结语

当前我国卫生事业发展迅速,院前急救作为卫生事业的重要构成部分,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应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职业道德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工作人员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最终保障院前急救工作的有序、稳定开展。本研究分析了当前院前急救职业道德现状,并研究了推动职业道德建设的策略,但仍存在一定局限,希望行业人员强化认识,通过有效职业道德建设,推动院前急救工作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李金年.从思想政治工作入手加强院前急救职业道德建设[J].中国医院,2010,14(8):72-73.

[2]王波.院前急救医疗纠纷的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1,02(5):236-237.

[3]郑慧.浅谈院前抢救护理工作的常见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8(4):636-637.

[4]刘金丽.院前急救护理质量控制检查中的常见问题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6):43-43,45.

[5]管菊艳.“大医精诚”医德文化对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的启示[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5,(1):71-72.

[6]孙雯波.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情感的现实表现与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6):92-94.

[7]唐靖一,朱抗美,李屹等.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自律的实践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20(4):36-37.

[8]丘梓华.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4):114-115.

[9]杨康正,高长林,彭旭霖等.医务人员人文服务实践调查对医学生人文教育的启示[J].科教文汇,2016,(36):57-60.

[10]宋阿娟.浅析我国目前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担当[J].中国市场,2015,(28):181-182.

论文作者:范晓菲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6

标签:;  ;  ;  ;  ;  ;  ;  ;  

从思想政治工作入手加强院前急救职业道德建设论文_范晓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