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道治理规划问题与对策论文_周光超

城市河道治理规划问题与对策论文_周光超

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永兴人民政府国土与村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 云南省丽江市 674100

摘要:城市河道是促进城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现阶段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河道日益失去了原有的河流承载的功用,正逐步演变成为城市排水系统及城市各类污水、废水的容纳场所。有鉴于此,近些年来,城市河道治理规划相继制定。本文结合相关的城市河道治理案例,着重对城市河道治理过程中呈现出的问题进行探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

关键词:城市河道;治理;问题;对策

城市河道是构成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在促进城市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深,城市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对城市河道生态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探究城市河道治理规划问题,对增进城市河道功效发挥,完善城市功能有着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城市河道治理规划凸显出的问题分析

(一)城市河道整治目标略显单一化

城市河道治理的首要目标是解决城市河流河水水质污染等现象,同时着力提高城市河道的防洪泄洪能力。在这一目标外,还应侧重城市河道生态功能的发挥,这是现阶段城市河道治理工作较为忽略的一点。

城市河道治理中强化河道的生态价值,一方面是由于城市综合规划中需要贯穿生态意识,而城市河道能够发挥较强的生态功效,能够为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城市河道有效发挥生态功能,能够提高城市滨河区的土地价值,从而起到提振城市经济的作用[1]。此外,城市河道整治在目标上过度单一化,会给此后的河道整治增加难度,不利于整治成本的控制。

(二)城市河道整治职能部门分工合作较差,整治过程出现前后脱节

城市河道整治隶属于城市建设项目,在内容上,涵盖了道路整治及水域整治两方面,一方面侧重建设工程,另一方面侧重政策引导,参与的职能部门众多,包括了城建、环保、房管、水利及土地等各个部门。由此可见,城市河道整治规划属于一项系统工程,各个职能部位在实施中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职能重叠。

在河道整治规划实施中,城建部门、城市水利部门、城市环保部门及房管、土地等其他部门在参与途径上不够明确,导致道路整治与水域整治出现脱节现象,城市河道整治联动性不强。

(三)河道整治思路创新性不足,生态性不强

城市河道整治规划较多的是由政府部门作出,在规划思路上较为陈旧,有好的整治思路时,如遇到整治任务时间紧,外加资金掣肘,也就将之放置一旁,转而采取传统整治方法,往往将河流加以通畅而已[2]。河道沿岸的浆砌护岸较为固定生硬,一方面没有有效发挥河流的生态效力,在对城市光、气、热等因素的吸收上效果不明显,没有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供应用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对城市的生物系统,如水生、鸟类及两栖动物的生存环境构成挤压,不利于城市河道生态小系统的良性循环。

二、结合相关城市河道治理案例,探究城市河道治理规划问题的改进对策

(一)确立全面的城市河道整治规划目标

在进行城市河道治理规划时,相关规划制定部门要通盘考虑,可以借鉴相关城市在城市河道治理规划方面的有益经验,不能因为任务急迫而使前期工作草草了事。城市河道治理规划在定位上要全面,在统筹城市河道实际状况的同时,更要增强治理规划的前瞻性。

城市河道治理规划要突出强调城市河道的生态属性,将生态治理作为促进城市经济深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治理过程中既扫除阻碍因素,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河道治理,提高滨河区生态水平,使之成为城市新标签,促进城市生态与城市经济的双向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以北京门头沟永定河河道治理为例,永定河水系流经北京门头沟约102km,城市外部山峡段长约92km,贯穿城市的河流长度为10km,其中,清水河长约28km,是北京门头沟境内长度最长的支流,门头沟城区横亘了5条长度在2-10km之间的支沟。在对门头沟城市河道治理时,相关部门确立了“以人为本,注重特色,生态优先”的整治规划,取得了良好成效。

(二)建立城市河道治理规划机构,调动相关职能部门及公众的参与积极性

在进行城市河道治理规划之前,政府要建立相应的专门机构,来对治理规划工作加以有效协调,加大资金投入,及时调动相关职能部门的治理参与积极性,组织协调各个职能部门,如城建、土地、水利、房管、环保等部门积极参与治理过程,加强职能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

以山东肥城市河道治理为例,肥城市境内大小河流达到43条之多,其中,有7条河流流域面积达到了200k㎡,总体河道长度约为197.4km,有22条河流流域面积达到50-200k㎡之间,总体河道长度约为257.5km。在进行河道治理时,肥城市相关部门积极向财政及水利部门争取资金扶持,筹得专项资金近亿元左右,之后制定出了相关政策,对各级部门明确职责,并分配资金,开展河道治理,对主要的7条河流投入资金3121万,集中加以了整治。

另外可挑选社会责任感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社会公众人物参与到治理过程中,协助监督各个职能部门的治理实施情况及责任落实情况。此外,还要着力调动公众参与积极性,取得公众市民的支持,发挥市民的公共监督职能,切实提高治理效率。

(三)河道治理规划要注重生态效果,提高生态化水平

水利工程部门在城市河道治理中要注重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工程措施制定上兼顾河道防洪措施、生态措施和景观建设措施[3]。例如,河道平台要预留出一定的宽度,既满足河道维稳,又可以作为水域与陆地的公共区域,当河道河水泛滥时,可以成为泄洪断面,当河道水位稳定时,居于水位上方,又能够作为生态的廊道。再如,在河道护坡型式的选择上,可以采用更为生态化的驳岸型式,一方面有利于河道水体的自净,另一方面又能够为城市生态生物,如鸟类、两栖动物、鱼类等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在河道中岛及沙洲的规划上,要摒弃传统的去中岛式的方法,不能将其简单舍弃,而是要进行生态化设计,将其设计成为卵形、三角形、梯形等众多自然形态,一方面为城市动物的活动提供有效载体,另一方面又成为了城市独特景观,满足了城市市民的审美需求及生态体验。

例如,在北京永定河治理中,治理部门采用河道蓄水及地下水补给两种方式,对流经城市的5km河道进行生态治理开发,利用先进的减渗技术,打造出150万k㎡的湿地,采用各种植物进行绿化,形成了约100万k㎡的绿化总面积。而在河道的护岸的设计上,运用了生态袋、边坡及柳条等20多种护岸方式,注重改善河道生态。通过这一举措,既有利于河道生态化水平的提升,还能够通过水生态,提升滨河区经济发展,如通过永定河河道治理,形成了新的城市旅游点,拉动了城区经济提升,根据相关调查,永定河河区林木的蓄积量增加了近700m³,各类果品近50万kg,粮食增产58万kg。

最后,城市河道治理规划实施后,滨河区的城市土地价值得以凸显,在这一背景下,相关管理部门要秉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确保城市河道功效发挥为原则,合理规划利用土地,保障公共绿地的面积,避免再次陷入圈地建设—河道污染—再次治理的恶性循环。

结语

总而言之,城市河道治理规划是新时期解决城市发展瓶颈的有效途径,治理规划的本质目的是促进城市经济与城市环境的和谐共存共生。城市河道治理规划部门要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树立全面治理的目标,在疏通城市河道一般功能的基础上,着重对河道生态建设狠下功夫,从而促进城市生态与城市经济的良性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凯,徐得潜,王梅婷等.城市河道生态护坡模糊层次综合评价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4(6):877-881.

[2]许大为,隋晓冬.城市河道生态景观规划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1,33(1):35-36.

[3]韦勇.城市河道综合整治探讨[J].绿色科技,2014,(12):18-19.

论文作者:周光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3

标签:;  ;  ;  ;  ;  ;  ;  ;  

城市河道治理规划问题与对策论文_周光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