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运用论文_谭琪玲

分享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运用论文_谭琪玲

中国石油新疆培训中心(新疆技师学院)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摘要:分享式教学法不但可以激励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积极性,让整个教学的课堂充满激情活力,还可以提高学生自主思考、认识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研讨分享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应提前设计好在每一次实景教学中的具体教学活动,目的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当中,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使之达到最大化。

关键词:分享式教学法;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根据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将分享式教学法应用到教学中,能够充分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多方面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教师在实践的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分享的形式去学习掌握课堂上的知识点,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彼此间的相互沟通交流,也增强了老师和同学之间的情感,同时也为学生未来的工作生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充分的掌握并运用到日后的工作生活当中会受益很多。

1、分享式教学法的主旨

1.1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吸纳全新的分享式教学模式

众所周知,在以往传统的授课教学中,教师一味地在讲讲讲,单一的讲授课本上的知识内容,缺乏互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能让学生的学习情绪完全调动起来,很难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在实践授课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任务目标,采用全新的分享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

1.2分享式教学法的概念

分享式教学方法是指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引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对象,学生间的探讨、分享形式是教学模式。在分享式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每个小组的学生针对问题积极地展开讨论。然后,让学生将问题的讨论结果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分享。最后,师生互动,教师将讨论结果与当堂教学侧重点相结合,并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教师是课堂上教学思路的引导而不是主导[1],这样不但激发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思维的碰撞和相互间的分享,还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3分享教学法在教学中的优势

首先,分享式教学法改变了原有的单一授课模式,成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在布置当节课的教学任务后,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要依次发表个人的观点,并且相互交流分享,与此同时也会碰撞出很多全新的问题,从而带动学生养成带着不同的问题去翻阅资料的习惯,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

其次,分享式教学法便于提升学生面对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相应的做出思考讨论的这个过程,也有利于树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也间接提升了每个学生的总结、归纳和表达能力。由此可见,分享式教学法能让学生真正的融入到课堂当中,并在融入过程中掌握当节课的知识要点,让学生真正的成为教学主体,学生对课堂教学也会产生浓烈的兴趣。学生的学习热情指数在最高的时候,所掌握的知识理论才会最扎实,这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直所努力追求的效果。

2、分享式教学法在教学中的探索

2.1带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经过大量数据分析和实践证明,分享式教学法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带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改变了学生在以往课堂上的听众身份。绝大部分的学生反映喜欢老师跟学生间的互动,让老师多听,学生来说。改变以往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主体的授课模式,让学生变为参与者,从原来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思考,学习氛围从枯燥的变成愉悦的轻松的。分享式教学中教师提出探讨的问题,要求学生在小组中独立完成,在交流分享时每个学生都是主导者。学生利用课上的时间翻阅资料,并且进行整理、思考和归纳总结,会极大地带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逐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提升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分享式教学法可以提升学生自我思考解决问题的技能,当问到“你觉得你的思维逻辑比以前提高了吗”时,87.9%的学生评价有了很大的提升[2]。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以及课上小组的讨论中,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们能自主且独立认真的解析问题。在对问题整体思考和在小组的讨论中,学生会循序渐进的把书本上的理论基础知识与现实情况结合起来,并且能够在其中探索出适合的方法对策,从而提升了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思维逻辑更加地清晰和有条理,这对学生日后进入社会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3有利于增强教师和学生间的互相交流

分享式教学法比较适合学生间的互动和交流,不仅体现在知识层面,还有情感方面。在实践的教学课堂上,前期部署知识任务时,每个小组的学生之间都要共同协作去完成一个作业任务,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学生之间就要相互不断地沟通探讨。在课上的讨论过程中,不但能够提升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同时也加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在展开分享式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增进了教师和学生间的感情,也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3],创造了舒服宽松的学习氛围和沟通环境,促进了学习效率的提升。分享式教学还能让学生之间更多的相互了解、互相学习,通过分享讨论,相互之间还可以学习别人身上的长处,同时纠正自身的短处。

3、分享式教学法在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3.1在教学实践的课堂上运用分享式教学法时,前提是应该确保各小组间的合理分配

例如,教师布置课上作业任务,小组内讨论完毕,各自出代表分享的时候,有的小组没有人愿意分享,有的小组回回都是那几个积极活跃的人在举手。这个时候体现的就是小组的分配不合理。往往这样的分配对后续小组间相互分享是不利的。也失去了分享式教学法的意义。分配原则要结合不同学生性格特点和学习成绩的高低尽量做到平均分配。要充分的调动每个同学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其中。公平也是职业道德中很重要的一点。培养树立职业道德观念的同时更要注重细节。

3.2在教学中,教师抛出问题的难易程度把控好

例如,教师抛出问题“论坚守职业道德好还是不好”就这个问题可以分为正反两个小组进行辩论,要求论点、论据、论证要充分有说服性。学生先独立思考,有大体的思路,列好提纲,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换不同角度和观点,在辩论中分享归纳的成果。教师可适当的总结,起到引导作用。

课堂上传授的信息量要足够大,符合实际贴近生活。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和延展性,让小组间有可讨论的空间,这样后续再分享的过程中才会出现教师所期待的效果。

结束语

分享式的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必然趋势,更具有社会意义和价值。分享式教学法的高效利用不仅让单一传统课堂有了更多生机和活力,同时更重要的是颠覆了以往“填鸭式”教学模式,不再是教师一味的说、读、写,而是彻底改变了以往枯燥且乏味的学习氛围,让课堂上有了更多笑声,更多思考,更多分享和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大大提升了教学效率。

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树立在课堂上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并结合现实状况,多角度关注分享式教学的运用,使教学更加的贴近实际,把教学的实质作用真正发挥到最大。让学生不仅掌握书本上的知识点,还要做到活学活用,真正在以后的生活中体现出它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林汉荣.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12):166+168.

[2]贺瑜丹.浅谈案例教学法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12):299-300.

[3]马军.情景教学法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06):100.

论文作者:谭琪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2

标签:;  ;  ;  ;  ;  ;  ;  ;  

分享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运用论文_谭琪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