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科眩晕患者生活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柳翔

柳翔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人民医院五官科;湖北宜昌 443000)

【摘要】目的:评价耳科眩晕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37例眩晕患者采用眩晕障碍量表(DHI)进行生活质量评价,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237例患者, DHI得分为(65.21±3.63)分;Logistic 回归分析,年龄、文化程度、发作频率是DHI的影响因素(OR=3.627, 3.273,1.142)。结论:耳科眩晕患者生活质量较低,年龄、文化程度、发作频率是影响其生活质量的因素。

【关键词】耳科眩晕;生活质量;影响因素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5-0358-02

眩晕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其患病率约为5%[1],临床表现为头痛如裹、眼震、恶心等症状。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其诱发因素包括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失眠等。多个脏器及系统疾病、药物使用不当等均可引起眩晕,其中由耳部疾病引起的眩晕是临床常见类型,约占70%,其疾病包括突发性耳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元炎等[2]。眩晕不仅影响患者的躯体及功能改变,由于其反复发作,还可导致抑郁、紧张等负性心理,影响其日常生活及生活质量[3]。本文对耳科眩晕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择我院耳科从2015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237例眩晕患者,其中男性96例,女性141例,年龄26~71岁,平均(48.28±3.57)岁,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113例、梅尼埃病59例、前庭神经元炎28例、突发性耳聋22例、原因不明15例。

1.2方法 (1)自行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内容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每月发作频率、患耳侧别等。由患者自行填写。(2)采用眩晕障碍量表(DHI)对患者生活质量、症状进行评价,量表包括躯体、功能、情感3个维度25个项目,每个项目分为无(0分)、有时(2分)、是(4分),总分100 分,分数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根据文献[3]进行分级,轻微障碍为0~30分,中等障碍为31~60分,严重障碍为61~100分。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输入SPSS17.0软件包,两两均数比较用t检验,多组均数比较用F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患者DHI得分情况 237例患者, DHI得分为(65.21±3.63)分,其中躯体维度(18.39±2.82)分,情感维度(22.44±3.61)分,功能维度(24.38±3.39)分。本组患者存在较严重躯体、功能、情感障碍。

2.2影响DHI得分的单因素分析 不同年龄、不同病程、不同每月发作频率、不同文化程度DHI得分不同,以年龄≥60岁,病程>3年,每月发作频率>4次、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得分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不同性别、文化程度、患耳侧别DHI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影响DHI得分的多因素分析 将上述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原值代入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为年龄≥60岁,每月发作频率>4次、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DHI得分较高,即年龄、文化程度、发作频率是DHI的影响因素。见表2。

3讨论

研究证明,DHI可评估眩晕诱因、症状严重程度,眩晕患者社会、心理、躯体活动状态及其对生活的负性影响,从而对选择治疗方案、评估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是评价眩晕患者生活质量的工具,具有良好的信度[4]。

眩晕或平衡功能障碍是由于维持人体平衡功能的前庭功能障碍导致运动感知、垂直定向、控制重心及稳定头位等作用异常及视觉、本体感受器异常导致。本组资料中, 237例眩晕患者DHI得分为(65.21±3.63)分,提示患者生活质量较低,眩晕患者的平衡功能障碍导致患者在躯体、心理、功能方面的严重障碍。资料报道[4],有20%~60%的眩晕患者可伴有情绪障碍如孤独、焦虑、紧张、压抑、自卑感等,而上述负性情绪又会导致眩晕反复发作或使其程度加重;眩晕发作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知性,又可导致患者劳动能力、个人活动能力、社交功能的下降,进而引起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

本研究中,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年龄、文化程度、发作频率是DHI的影响因素。年龄≥60岁者较<60岁者DHI得分较高,可能与随着年龄增加,前庭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退化有关[2]。年龄较大者,血管硬化程度增加,血流速度变慢,对前庭系统的供血减少,使其缺血、缺氧,进而导致其导致功能障碍。每月发作频率>4次者DHI得分高于<4次者,与资料报道相似[5]。患者眩晕发作越频繁,症状越严重,造成的心理、精神、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的影响也越大,因此患者生活质量也越低。教育程度较高者DHI得分高于教育程度较低者,可能与教育程度较高者自我保健意识较强,获取眩晕相关知识的主动性较高,因此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较高,治疗依从性更好,治疗效果也更理想有关。影响DHI得分的单因素分析发现,不同病程患者DHI得分不同,病程<2年者DHI得分低于病程2~3年及>3年者,而病程2~3年与>3年者得分无明显差异。可能与病程较短者,对疾病重视程度较高者,治疗依从性也较好有关;而病程较长者,容易产生倦怠情绪,且机体已启动中枢代偿机制,因此病程2~3年与>3年者得分无明显差异。

总之,耳科眩晕患者生活质量不高,其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发作频率。应根据对患者DHI的评估,制定包括心理指导、健康教育、前庭康复训练指导等在内的针对性干预措施,减缓其负性情绪,增强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和对治疗的信心;通过前庭康复训练促进患者前庭代偿机制的建立,以减轻眩晕程度及发作次数,帮助其重塑大脑平衡,改善躯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道宫,樊兆民.耳源性眩晕疾病诊治新进展[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28(19):1453-1456.

[2]王志平,张义,许尧生.应用眩晕残障量表筛查与评估眩晕患者生活质量[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7,23(6):30-32.

[3]王振英,陈国锋,李灶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及疗效评价[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2):95-97.

[4]袁庆,史冬梅,余力生,等.不同周围性眩晕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比较[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29(8):729-732.

[5]熊彬彬,梁勇,赵晓明,等.梅尼埃病患者眩晕程度主观评价的量化分析及其影响因素[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6,24(5):448 -451.

论文作者:柳翔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3月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5

标签:;  ;  ;  ;  ;  ;  ;  ;  

耳科眩晕患者生活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柳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