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和肥胖人群的健康管理与效果评价论文_张艳艳,朱丽萍

张艳艳 朱丽萍

(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人民医院;云南大理672100)

摘要:目的 对超重及肥胖人群的健康管理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接诊的88例超重及肥胖人群为研究对象,予以健康管理,比较干预前后效果。结果 干预后,超重及肥胖人群体质数低于干预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干预后,超重及肥胖人群的血压、血脂水平低于干预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超重及肥胖人群提供健康管理,有助于控制人群体重增加,以及预防相关慢性基础疾病,值得优选、

关键词:健康管理;超重;肥胖人群;效果

超重、肥胖,是导致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发生的主要诱因,同时也是造成人群死亡的重要原因[1]。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有340万成人死于超重/肥胖。所以,需要对肥胖、超重患者健康管理予以重视。为此,本文以肥胖、超重人群为例,对其健康管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已取得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受检者知晓研究的内容及意义,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现对我院2018年4月~2019年接诊的88例超重及肥胖人群予以研究,男49/女38,年龄18~75岁。

超重、肥胖诊断标准:以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依据,肥胖:BMI≥28kg/m2;超重:24kg/m2≤BMI<28kg/m2。

1.2方法

健康管理措施,如下:(1)建立个人健康档案,通过“慢病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录入患者基本信息,包括身高、体重、性别、姓名、血脂、血压等,自动生成健康评估报告,包括饮食评估、个人身体活动水平评估等,以表格形式发给受检者,使其掌握自身基本状况。①个人身体活动水平评估及指导报告系统,记录研究对象每天活动、休闲及工作等活动时间,共2个部分,a将一天当中做家务、出行及工作、锻炼等活动时间换算成步数,设定目标为10000步/日;b每天活动形式,如静态活动、身体活动、睡眠及其他;c整理受检者提供的信息,评估个体身体活动水平。②个人膳食评估与指导报告系统,结合受检者个人膳食信息,计算每天营养物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能量、脂肪等)摄入量,参考平衡膳食,指导受检者调整膳食结构,共4个部分,a模拟个体膳食结构图;b分析将个体摄入能量来源,判断膳食结构是否合理;c比较、分析每天各类食物实际摄入量、个体化平衡膳食所需同类食物的摄入量;d个体化膳食指导原则。③个体化的身体活动和膳食指导,a一对一身体活动指导,医生以面对面形式与受检者交谈,结合是偶见者当前健康状况、运动条件及生活习惯,选择运动方式及时间,再通过“慢病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算出此运动所消耗的总能量,制定下周运动计划。与此同时,受检者将运动1周后的“身体活动记录”反馈至医生;b一对一膳食指导,根据受检者当前饮食状况、活动指导方案中设定的增加身体活动能量消耗目标,确定膳食指导方案,指导受检者每周进行一次反馈,便于日后随访;c定期随访,结合受检者每周反馈的信息,通过“慢病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算出实际的能量消耗、摄入,参照所推荐的身体活动和膳食方案,生成《体重监测记录表》。另外,结合《体重监测记录表》,了解受检者体重变化、调整膳食计划。(2)开展群体干预,如健康步道、食物模具展柜等;在社区安装电子屏幕,时刻滚动播放关于超重及肥胖方面防治信息;建立微信群,邀请受检者加入微信群,不定时推动如何预防肥胖及超重信息资料;组织膳食竞赛,超重及肥胖防治知识竞赛。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干预前后的体重、腰围、体质指数;②比较干预前后血压、血脂等变化,舒张压(DBP)、收缩压(SBP)、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1.4统计学处理

以统计学软件SPSS24.0为工具,计量资料表示为“”,以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干预前后体质指数

干预后,受检者体质指数为(26.25±2.17)kg/m2明显低于干预前(27.19±2.30)kg/m2,对比差异显著(P<0.05)。

2.2比较干预前后血压、血脂变化

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受检者血压、血脂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比较干预前后血压、血脂[(±s)]

3讨论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慢性基础疾病的发生与健康危险因素的联系逐渐被揭示,不仅促进的健康风险评估技术的进一步完善,而且成功促进了健康管理的广泛运用。在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医疗模式的转变下,健康管理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自2000年以后,健康管理逐渐成为医疗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不同人群进行针对性干预后,可以有效减少慢性基础疾病带来的危害性。

本研究对肥胖、超重人群予以健康管理,发现干预后受检者的体重指数、舒张压、收缩压、血脂各项指标等水平均低干预前,表示健康管理对肥胖、超重人群健康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够使其体重逐渐降低直至恢复正常范围,从而降低慢性基础疾病发生风险。研究期间,所采用的“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有助于保证健康管理的规范性、统一性,与此同时,为肥胖及超重人群健康个人信息档案,可以及时掌握肥胖及超重人群健康状况,以指导肥胖及超重人群在接下来的时间内采取正确的健康行为,提高健康管理效果。在此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向肥胖、超重人群提供有效的行为干预,包括膳食指导、运动指导、定期随访等,有助于鼓励、引导肥胖及超重人群主动改变不健康生活习惯与行为,从而控制慢性基础疾病危险因素[2]。

总之,健康管理对超重及肥胖人群健康水平的提升具有良好的促进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董崇林,贾荣娟,侯建华.基于微信平台健康管理方案对超重和肥胖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干预效果分析[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7,11(6):531-536.

[2]谢朴仙.健康体检人群超重肥胖的分布情况及健康干预[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22):171+173.

论文作者:张艳艳,朱丽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7月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4

标签:;  ;  ;  ;  ;  ;  ;  ;  

超重和肥胖人群的健康管理与效果评价论文_张艳艳,朱丽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