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规划建设的思索与实践论文_苏黎

新农村规划建设的思索与实践论文_苏黎

摘要:目前我国正在努力推进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努力统筹城乡发展水平。统筹城乡发展内涵的基本要求是努力实现农村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同城镇同步发展,打好农村经济现代化建设基础,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本文通过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思索,期望能够丰富以上战略的具体工作方法。

关键词:新农村;规划建设;现代化;统筹城乡发展

1.前言

城乡发展一体化则是解决农村农民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因此要统筹城乡建设发展水平,努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必须从规划设计开始,改进农村工作的方法、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促进新农村建设高质量发展,“留住乡愁、守望相助”,提升农民经济生活水平。

2.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我们要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建设建成机制,逐步实现城乡发展并轨,推动社会主义发展事业基础设施向广大农村地区倾斜,不断缩小城镇农村发展距离,努力达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目标: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重视农村居民用电条件的改善和需要,满足农业生产设备的用电;“要想富,先修路”要将硬质公路修道到每一座村落,还要设置路灯;建盖垃圾处理点,修建安装垃圾桶,栽培绿植,绿化农村环境,休建丰富齐全的宣传栏,设立停车场,修建安装排污沟,厕所,利于居民基本素养的提升,修建居民活动娱乐中心[1]。

3.城乡发展差距形成原因 新农村建设策略方向

3.1城乡发展差距形成原因

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发展依然存在失衡问题。在我国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距,农村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生活水平及生活条件远不到城市标准。农村远落后于城市,譬如在交通条件、饮水安全、医疗卫生条件、社会福利保障、教育条件远远落后于城镇发展水平。在我们国家开始走上工业化道路的时候,把工作中心放在了发展重工业上,而对于农业的投入并不足够,因此国家工农业发展失衡。城乡社会事业方面的发展差距更是明显,农民思想意识封建落后,学校师资力量薄弱。

3.2新农村建设策略方向

由于很多农村居民思想水平不高、部分居民封建迷信,法制观念薄弱,使新农村建设工作出现种种困难,“等、靠、要”,部分地区发展非常不顺利。因此应当加强调研工作、加大政策力度,找对工作的方向,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建设村民的参与机制,培养村委经济,完善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而在就业条件上,在改革过程中要保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就业机会的公平公正[2]。

4.推进新农村规划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4.1 利用城市化进程引领新农村建设

采用城镇化方式进行新农村建设,农村人口以及剩余劳动力不断迁入城市,导致了农村劳动力不足,城市人口压力剧增,就业压力增大,因此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有利于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收入水平,留住农村居民人口在乡发展,协调城乡发展步伐。所以,要将城市建设和农村建设并到一条道路上来发展,利用城市发展建设带动新农村经济发展建设,以工业促进农业发展,最终促进新农村全面发展建设。在不久的将来拥有良好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和光明前景的新农村不仅仅可以缓解城市人口压力,甚至还可以吸纳一部分城市居民。城市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发挥火车头作用,带领农村全方位快速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2规划设计“先行伴行”

新农村建设首先一定要有科学的规划和发展,才能保证建设合理有效,避免功能重复,坚持规划引导、确保规划设计贯穿全过程。完善构建以“县域乡村建设规划---村庄规划---村庄设计---农房设计”为主体的四级乡村规划设计体系。实现“千村精品、万村景区”,加强农房全过程管理,落实通用图集。

对拥有较好的条件的“景点村”,可以配置资金、重点扶持,确保农房有特色、有品质。比如江西横峰县就要求按照“白墙黛瓦坡屋顶、飞檐翘角马头墙”的徽派风格进行改造提升,达到提升乡村特色风貌留住乡愁的目标。

4.3调动村落积极性的工作方法

农村工作的难点在于与农民的沟通,农民思想中固有 “等、靠、要”及平均主义的思维方式,谁先做谁吃亏,最后还是政府帮建设。针对这个问题,江西横峰县提出不平均的发展思路,想得到政府的资金,必须由村子的理事会提出申请,理事会必须自己把村民思想工作做通,批准后理事会自己先垫资建设,合格后政府再拨发款项。不积极不主动的村子就没钱、就落后,就“没面子”。压力放在村子里每一位村民身上,从而激发群众的建设激情。

4.4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方法途径

新农村发展建设的前提及核心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只要足够的收入才能留住农村劳动力在乡工作发展,助力建设家乡发展。城市的高物价、高工作压力、民间资本投资需求,都构成了村镇的机遇。加强农业内置金融,引入社会资金、保证各方诚信。结合地方文化,“讲述小城故事”,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农家乐、民宿等养老旅游产业,增加本地就业、提高农民收入,为集体创造收益。利用“千万工程”带来的红利,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4.5 加强农村空间布局

改善农村建设布局是改善农村环境的重点工作,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对小村落进行撤除合并,将其规划到大的城镇建设体系中去。要科学合理的对村庄进行的合并和撤除,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村镇体系,最终拥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村庄布局。围绕一个中心村落进行小村落的合并和整合,对原来的村庄旧地还原成耕田。防止小村落散乱分布,导致无法建设的医疗点,学校,硬质道路的情况出现。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村庄可以就近迁入合并进经济生活条件相对较好的村庄,利于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环境。合理的布局规划有利于村庄在未来城镇化进程中加快步伐,提高人口密度和设施政策普及程度利于经济发展,对农村居民的收入提升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有重要作用[3]。

广西田阳县巴某村依托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产业的“拳头产品”,建成既有观赏价值,又有经济价值的500亩桃李景观园。

5.结束语

目前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时期,部分城市的发展水平已经到达了发达国家水平,而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依然十分落后。因此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缩小城乡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是我国能否实现全地区全面发展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寇建芝.当前新农村规划中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2(5):16-17.

[2]郑斌,龚琦,马喜,张晓芳,甘露,朱郢.河南信阳郝堂村新农村规划建设经验与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14(23):22-23.

[3]黄俊舟,赵悠,吴银铃.基于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农村规划原则[J].农业经济,2011(3):25-27.

论文作者:苏黎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20年 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7

标签:;  ;  ;  ;  ;  ;  ;  ;  

新农村规划建设的思索与实践论文_苏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