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湘西“空巢老人”健康状况的调查及对策研究论文

对湘西“空巢老人”健康状况的调查及对策研究

石进芝 唐利花

(长沙医学院 湖南长沙 410219)

摘 要: 在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速度相对缓慢,人口年龄结构迅速向老年化发展,使得农村“空巢老人”的问题日益严重,在中国,农村空巢老人就达到3500~4000万人。此次研究是针对排料村的空巢老人进行心理、身体健康调查,从而反应湘西整体的空巢情况以及健康状况。本次调查是采取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来进行调研,从而得出空巢老人患病机率最高的三大疾病是风湿病、高血压和关节炎。调查组与当地的政府和医疗机构提出实时性的建议,并根据实际情况建议从努力发展农村经济,逐步提高农村养老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农村医疗合作制度;政府就农村“空巢老人”的健康问题更为深入的宣传;从而更加引起家庭和社会对农村空巢老人的重视,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老年人赡养和当地医疗等问题。

关键词: 农村 空巢老人 孤独 心理健康 身体健康

农村空巢老人是指那些因子女(全部子女)长期(通常半年以上)离开户籍地进入城镇务工或经商或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而在家留守的父母。随着城镇化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城市,同时我国农村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农村空巢老人问题也更加严重。很多农村空巢老人不但基于养老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且对健康方面的问题不能得到保障,承受着心理健康、身体健康所带来的压力。本次是对湘西自治州花垣县双龙镇排料村的空巢老人的医疗设施所带来的问题,结合一些身体指标和心理健康的检测,从而针对社会热点问题“空巢老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医疗保障进行的一些调查及对策。

1 调查对象

湖南省花垣县双龙镇排料村空巢老人。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调查法

查阅有关农村”空巢老人”健康问题的文献及老年人赡养问题解决问题及相关法规的文献,尤其是当地政府的相关医疗政策以及解决方法,以便了解如今湘西空巢老人的健康情况,设计调查问卷、访谈内容。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验实训场所,一方面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按照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建立校内仿真实验室,模拟工作环境对学生进行专业实践方面的训练。另一方面,积极拓展校外实践基地,与企业、工厂等单位合作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将部分实践性课程搬入实践基地组织教学[4]。

2.2 问卷调查法

本调查是对湘西排料村的空巢老人进行调查,调查分为心理健康调查和身体健康状况调查,其中身体健康状况调查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心率、腰围、胸围、反应时、握力测试。

2.3 测试实验法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逐渐衰弱,农村空巢老人也不例外。调查表明,农村的空巢老人常患的五大疾病是下肢风湿,占25.3%,高血压14.7%,关节炎40%,腰椎间盘突出13%,胃病7%。在农村,当空巢老人们感冒或者患病时,41%的会选择立即去就医,39选择在家吃药,还有20%的是选择熬熬就过去,不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排料村的空巢老人的国民体制指数数值与城镇和全国老人对比图来看,数值越大表明体制水平越高。随着年龄的增长,无论是老人们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还是身体素质,都明显下降,与城镇的相比,更是差距大。从男性来看,中国56~60岁年龄段的平均身高为167.5cm,而排料村的为157.83cm,相差9.67cm。而女子51~55岁年龄段平均身高为157.2cm,排料村的只有150.25cm,相差7.05cm。从60~70岁老年人的身高来看,明显要高于71~80岁。

2.4 访谈法

对参与问卷调查的研究进行访谈,从而真正从实际去了解他们的实际健康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和空巢老人的赡养问题。从而对他们所反映的事情进行整理与分析。

2.5 数据统计法

3.1.1 农村空巢老人精神生活情况调查

3 结果与分析

3.1 农村空巢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问题

此次的数据分析用的是SPSS 17.0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并制定了相关的图表。

农村空巢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缺乏,大部分的子女只注重父母的赡养,常年外出工作,与老人的沟通很少。据调查,大多数的子女都是把自己的孩子带在自己身边,而极少数的子女是把自己的孩子放在家里给老人们抚养。从老人们对现在的家庭满意程度来看,23%的空巢老人对现在的家庭很满意,比较满意的有15%,而不满意的却有62%。在排料村80% 的空巢老人还有老伴,丧偶的有20%。

3.1.2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保障的情况调查

被调查的老人绝大多数都是没有存款。对于60~70年代的老人们来说,能上学的机率很小,从文化程度上来看80%的老人都不识字,100个老人中,只有一到两个老人念到高中。94%的老人都是农民,生活保障主要靠常年的劳作。在农村,自古养老防老,在传统观念下,老年人一生劳作的收入全部用于子女身上,极少或者没有专门保留一部分钱用来养老,这样一来等到晚年失去劳动力或者患上严重疾病后就没有了生活保障,只能完全依靠子女。

(1)人固然都是要老的,老了总是需要有人照顾,需要精神慰藉,在物质生活得到不断改善的今天,精神慰藉比物质供养更能体现孝的内涵、真谛,更能满足农村空巢老人老年生活中的需要,是老年生活中极其重要的需求。而子女的孝顺是老人精神慰藉的主要来源。因此,孝顺不仅表现在物质上的供养,更体现在对老人的生活照料。

首先,学徒制有利于因材施教。学徒制使学生能够近距离与老师接触,一方面可以学的更细,更全面;另一方面可以让教师对学生的特点更加了解,有利于因材施教。针对部分学生接受能力不足的问题,教师应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强化练习。而接受能力慢的学生往往掌握的扎实,在实践的过程中更容易发现更多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时候也能做到“教学相长”。只要教师有耐心,是可以把这样的学生带好的。有的学生接受能力快,很容易就能掌握老师的技术,但操作上往往不认真,容易出错,也要让他们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才能巩固。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安排教学任务,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

表1 排料村空巢老人的孤独程度

表2 排料村空巢老人国民体测的数据对比情况

图1 排料村空巢老人患疾病的种类及比例

3.2 经济发展影响农村空巢老人物质生活

(2)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农民的收入低,没有额外的收入来维持生计,从而导致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对老年父母的养老方面是消极影响的。由于子女长期不在老人身边,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都面临着严峻的问题。与此对应,老人非但不能得到其子女的照料,而且还要从事繁重的农活,帮助照顾、教育未成年的孙子女,然而目前有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体系仍然没有建立,相关政策、法制法规也还未曾出台。

法律意识薄弱,在农村,很少有老人通过法律的途径来维护自身的被赡养的权益。从调查中了解到,当老人们与子女发生赡养、生活费等冲突时,93%的老人都会选择默默忍受,极少或没有老人会选择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3.3 农村空巢老年人法律意识的调查

表1罗列了PISA与中考数学在不同内容主题上的分布,可清楚地得出PISA题和中考题对运算和几何概念考察比例相差不大,不过中考题的三角几何知识所占比例较大;PISA题的数据展示、统计和概率相加达到34%,高于中考题;另一方面,中考题包括函数的知识,而在PISA题内并未涉及,而PISA题中涉及的测量和消费者应用方面,在中考题中也未出现.表2罗列了从认知要求维度上的分布情况,可得两者执行程序认知所占的比例都非常高,中考题涉及的回忆的知识和证明题较多,而PISA题中解决非常规问题比例较高.因此PISA题倾向与要求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建立数学和实际的联系,而中考题侧重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4 农村空巢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问题

我们共调查160个家庭,342份问卷,回收问卷342份,有效问卷300份,有效率为87.7%。

4 分析

4.1 对空巢老人生活现状的分析

(1)据调查,如今农村的老人,67%的是空巢老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家庭传统的养老模式正在迅速瓦解,或者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基本保持传统的模式由子女负责养老变成子女常年在外,不能在老人身边尽孝。

农村经济条件差,有些家庭经济条件差,家庭负担重,子女确实没有能力去赡养老人。空巢老人随着年纪的增加,子女常年不在身边,不能给予老人经济上的帮助,导致老人的日常饮食和医疗难以得到保障。随着物价的增长,空巢老人的生活愈加困难,甚至平时的温饱问题都难以得到解决,生病或困难时多是请邻里帮忙。据调查,98%的老人几乎每天都去附近邻居串门,99%的老人在生病时,邻里邻居都会过来看望问候。通过访谈得知,空巢老人们对于“空巢”这个问题表示很无奈,但也理解。

4.2 对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分析

不能因机构改革影响正常工作开展要做到两不误、两促进。针对机构改革期间干部职工反映出来的思想动态和实际问题,要加强研判、妥善处理,有针对性地做好解释疏导工作。要广泛开展谈心谈话活动,注重“一人一事”谈心沟通,对机构改革涉及转隶属的干部职工,要实行谈心谈话全覆盖,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加强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积极稳妥地处理好各种矛盾和问题,确保机构改革期间干部职工人心不散,队伍不乱。

(2)在几千年儒家文明的影响下,“养儿防老”几乎是亘古未变的定律,而圣人们也更是教导人们“父母在,君子不远游”,儿女常在父母身边是天经地义的事。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里,人们养老所需的物质生活来源和精神陪伴及日常生活照料,毫无疑问都是由子女承担。子女是养老责任的主要承担者,家庭养老几乎是唯一的养老模式。

5 建议

(1)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简历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县级政府应更加关注农村空巢老人这个问题,加大空巢老人事业的投入,保证老年人具有最起码物质条件和医疗条件。

(3)孔底高程实际控制点坐标:考虑QZJ-100B型钻机需要一定施工空间,等坡比边坡段40cm,变坡比段可适当增加且≤200cm;把第(2)步设计控制点坐标向坡内偏移;

(2)努力发展农村经济。根据湘西独特的旅游产业,各级政府可以发展旅游业来提高农村经济水平,比如古丈的茶叶、花垣的矿业、永顺的旅游业等进行特定的扶贫和帮助,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带动湘西的经济发展,而且还增加周围人们的就业,就可以让更多的子女有回家就业的选择,从而提高农村的养老水平。

(一)想要全面深化经济改革就必须加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中国经济已经到了改革的深水区和攻坚期,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资产如果能够得到妥善的管理,就能够保障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运转,这就是在在帮助改革事业的顺利推行。严格的资产管理主要是针对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追踪,包含了资金使用的规范程度、使用的安全性以及使用的有效性,这对于深化改革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为改革提供了健康的资金池和高水平的管理方案。

(3)把敬老爱幼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并根据当地的文化教育和生活方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小学开始教育起,把敬老、助老作为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树立尊重、关心、帮助老年人的社会风尚。要大力弘扬和倡导中华名族尊老爱幼的美德,全社会应广泛开展敬老、养老宣传教育活动。

(4)多开展法律相关问题的讲座,普及老年人赡养相关的法律知识。可以根据当地文化特色,抓住农村赶集这一天的人流量从而达到宣传力度,开展老年人赡养相关法律知识的专题讲座。提高老年人的自我保护的意识。

参考文献

[1] 伍海霞.农村空巢与非空巢老人的生存现状:来自七省区调查数据的分析[J].财经论丛,2015(5):3-9.

[2] 贾君杰,郭继志,李敏,等.山东省机构养老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6,29(5):817-820,845.

[3] 刘发跃.我国农村老年人生存状态实证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8(3):5-9.

[4] 孙鹏鹏,王越,张剑妹,等.农村老年人养老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34(3):13-17.

中图分类号: G8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813(2019)04(a)-0200-03

DOI: 10.16655/j.cnki.2095-2813.2019.10.200

①课题来源:大学生创新实验课题“对湘西空巢老人健康状况的调查及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 石进芝(1999—),女,苗族,湖南湘西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运动生理学、运动康复。

通讯作者: 唐利花(1990—),女,汉族,湖南湘潭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健康体适能,运动生理学,E-mail:411138168@qq.com。

标签:;  ;  ;  ;  ;  ;  

对湘西“空巢老人”健康状况的调查及对策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