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浙江保险企业助力“一带一路”战略的对策研究论文

促进浙江保险企业助力“一带一路”战略的对策研究论文

促进浙江保险企业助力“一带一路”战略的对策研究

韩 雪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摘 要】 “一带一路”是世界的机遇、中国的机遇,也是浙江的机遇。 作为经济强省,浙江应该充分把握这个重要的历史机遇。 “一带一路”战略覆盖辐射的地理区域广阔、受益人口繁多、经济关系复杂,“一带一路”将面临诸多风险,需要浙江保险业保驾护航。 本文深入分析了浙江保险企业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给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浙江保险业;对策建议

1 浙江保险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战略的现状

1.1 信用保证保险迅速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以来,浙江对外贸易发展良好,浙江信用保证保险迅猛发展。 2017 年,浙江(不含宁波)信用保证保险保费收入31.12 亿元。 2017 年,浙江(不含宁波) 信用保证保险赔款支出12.15 亿元。 2017 年12 月27 日, 太平财险浙江分公司赔付浙江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信用险赔款1800 万元。 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可以保障浙江对外贸易得以飞速发展,即便国际贸易环境纷繁复杂。

在构造判断矩阵时存在人为估计因素,可能造成判断矩阵不准确,不一定使判断矩阵的每一个要素满足aik·akj=aij,因此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即计算一致性指标CI是否满足要求,如公式1。

1.2 对小微企业服务力度加大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浙江保险业对小微企业的服务力度加大。 一是加速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的发展落地, 在金华、 温州等多地出台小贷险试点工作方案并确定财政支持额度。 二是协调推动科技保险实现深化发展, 组织召开全省专利保险培训班, 积极推动重点地市出台支持政策。 三是积极探索助力跨境电子商务外贸平台提供保险保障的途径, 助力浙江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争取在25 个县级区域实现中国信保浙江分公司与小微企业的联保合作。

1.3 本地企业加快海外发展步伐

“一带一路”战略中,浙江本土企业相对其他省份的企业来说 “走出去” 更为容易, 因为浙江无论在地缘、 资源, 还是人文方面都具有其他省份无以比拟的优势。 可是由于融资难和对风险的担忧, 浙江本土企业“走出去”步伐缓慢。 有了浙江保险业提供的相应的保险产品和综合服务,浙江本土企业“走出去”的后顾之忧可以得到解除。 浙江本土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势必加快。

多为独生子女的00后在进入大学之前明显缺乏独立生活能力,这是成长环境所造成的难以改变的现状。而当面对全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时,00后普遍显现出较弱的适应能力,尤其在异地他乡求学以及军训期间普遍爆发心理问题,比如因自我意识过强而难以融入班级或团队、因缺乏团结合作精神而被他人拒绝等,都令00后大学生倍感焦虑。

2 浙江保险企业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存在的问题

2.1 对经济社会的渗透不够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涉及的国家众多,面临的风险多样, 浙江保险公司需要掌握企业在国外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情况。 浙江保险公司可以与“一带一路”区域内国家的大型保险公司加强沟通与交流, 在信息数据和风险管理技术等多方面实现共享。 “一带一路”涉及的国家和地区中有些城市一直以来与我省贸易往来频繁, 浙江保险公司要考虑在这些城市设立营业性机构。 保险经营服务网络的完善要具有国际化视野,这样有利于风险信息的收集, 更有助于增强境外保险服务的实力, 使保险公司在促进浙江企业与国外企业合作上发挥独特的作用, 更好地服务 “一带一路”战略。

2.2 服务创新动力不足

浙江“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为浙江保险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浙江银保监局要围绕重点行业及领域展开布局, 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好浙江保险业务中、长期发展规划,具体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与省内“走出去” 的企业形成同频共振, 争取互惠双赢。 自主品牌、 自主知识产权和战略性新型产业是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的重点方向, 加大对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力度,专项安排落实国家出口融资保险政策, 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保障功能, 保障相关企业在风险管控、 融资保全、 追收商款以及合作企业资信调查等各类业务中降低综合风险, 努力为全省 “走出去” 的企业排忧解难。

家住在石门乡间,前后有两个小小的院子,于是,也种了不少杂七杂八的植物,按着季节,也会开出不少好看的花。有时候在廊前一坐,桂花送来淡淡的清香,觉得自己好像也安静古雅了起来。夏天的傍晚,茉莉会不停地开,摘下两三朵放在手心里,所有青春的记忆都会随着它的香气出现在我眼前。我想,我爱的也许并不是花,而是所有逝去的时光,在每一朵花后面,都有着我珍惜的记忆。

2.3 银保合作不紧密

专业人才是浙江保险业服务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因素。 浙江保险公司尤其需要拥有掌握小语种、熟悉相关国家法律法规的跨境人才和懂投融资、 跨境业务及重点产业等领域知识的专业人才, 但是目前上述人才各家保险公司都比较缺乏,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浙江保险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各家保险公司应该加大专业人才与跨境人才的引进、 培养和使用力度,服务好“一带一路”建设。

2.4 专业人才储备有限

作为金融主体之一,保险需要与银行通力合作,更好地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浙江已经涌现出“金贝壳”这样的成功案例。 在“金贝壳”出现之前,贷款方抵押担保相当困难,“金贝壳” 不仅很好地缓解了这一问题, 还促进了保险公司和银行之间在风险分担、 利益共享等子领域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金贝壳”的最大贡献体现为对小微企业发展的支持, 强力推动了银保合作对实体经济的保驾护航。 “一带一路”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浙江本土企业要想迅速“走出去”需要金融业提供全面的支持,银保合作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如何深化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3 浙江保险企业助力“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议

3.1 浙江保险业构建中、长期服务能力

目前,保险业仅能提供较少种类的跨境保险产品,除工程、 车辆、 旅游意外险种外, 均无法提供保障服务, 这与跨境涉外人员、 企业的丰富保险保障业务诉求有较大偏差,而且服务创新的动力明显不足。 “一带一路”建设,众多领域的众多项目涉及其中,服务好实体经济, 单单有保险产品是远远不够的。 实体企业更需要的是对从事前到事后的多种风险都进行保障的一揽子产品, 这对浙江保险企业的专业性和创新能力无疑提出了更高要求。 浙江保险企业需要加快产品服务创新步伐,满足“一带一路”众多领域的保险需求。

浙江保险公司要根据“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紧密结合企业实际,适时地开发新产品,为“走出去”企业在境外合作项目中出现的各种意外事故和未知风险提供保险保障和理赔服务。 海外投资及大型成套设备出口等项目融资金额巨大、 信用风险高、 并且合同条款复杂, 浙江保险公司要能够为这些项目设计量身定制保险方案, 涵盖但不限于海外投资风险、 买方违约风险和买方出口信贷风险等多种保险产品,为“走出去”的企业客户提供贴身贴心的保险服务。 而对于我省企业承接的中小型投资项目, 浙江保险公司可以选择特殊模式的出口信用保险, 也可以探索开发新型出口信用保险。 此外,浙江保险公司还要在合同条款通俗化、服务标准化上下功夫, 坚持诚信经营, 为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保险服务,为推动更多本土企业顺利“走出去”贡献自己的力量。

3.2 创新保险产品

市级医院根除Hp处方的合格处方数为6353份,不合格处方数12558份,合格率为33.59%;县级医院合格处方数为1187份,不合格处方数3506份,合格率为25.29%,市、县级医院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图2。

3.3 完善保险经营服务网络

浙江保险业发展尚不充分, 与世界上一些核心城市相比, 无论是在保险深度上还是在保险密度上都相差甚远。 这说明浙江保险业对经济社会的渗透度还远远不够。 2018 年浙江保险业原保费收入1953 亿元,但是涉及 “一带一路” 的业务保费收入不到总保费的2‰。 在短期内浙江保险业要在渗透率上实现突破,单单在金融领域实施改革还远远不够, 必须把保险纳入浙江省“一带一路”建设的总体规划当中。 出台文件为浙江保险业服务协助企业参与 “一带一路” 的建设提供政策上的支持, 这样才能使浙江保险业更好地融入到浙江“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与实施中去。

3.4 构建风险咨询服务体系

浙江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将面临当地国家或地区内政治、 法律和经济的极大风险, 根本原因是我国或我省在政治、经济、社会、法律、投资环境和商业制度惯例等诸多方面都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有很大的区别。 面对这样的情况, 单个浙江企业往往难以掌握足够的信息, 在投资方向的选择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 浙江保险公司要充分发挥自身作为信息汇聚和风险分析管理上的优势, 应用浙江互联网先进的大数据技术, 帮助浙江本土企业识别风险、 提供信息咨询, 使浙江本土企业在选择海外市场及优质客户上更加从容,做出的投资决策更为科学合理。

3.5 创新合作方式

服务好浙江“一带一路”建设,浙江保险业应该积极探索, 尤其是合作方式上的创新。 作为企业 “走出去” 的两大护航产业, 保险公司与银行的合作要持续深化, 联合提供本土企业急需的融资结构设计、 信息咨询整理分析等附加值服务, 这样可以使浙江本土企业在各类海外项目的竞标中占据明显优势, 同时提升企业的投资效率。 浙江保险公司要寻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保险公司的密切合作, 选派保险公司中的技术骨干到国外保险公司参观学习, 学习国外保险公司先进的技术和流程。 浙江保险公司还可以与国外保险公司设立保险交流会,交流“一带一路”建设中出现的的风险问题,共同探讨如何有效地抵御风险。 此外,浙江保险公司就风险标的进行再保险选择分入公司时一定要选择国外保险公司,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抵消风险的不确定性, 降低理赔风险, 与国外保险公司共担风险。

3.6 技术创新

在信息经济时代尤其是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层面的支持。 浙江有阿里巴巴、 网易等互联网方面的知名企业, 浙江的互联网技术走在全面乃至世界的前列。 浙江保险公司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积极思考、 创新服务手段和销售渠道, 使自身的竞争力得以提升。 浙江保险公司可以通过移动互联使客户的操作更简便、 更快捷,通过移动互联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互动性, 增加客户来源。 浙江保险公司可以通过云计算来提高对企业的服务能力, 也可以利用云计算降低计算成本, 将节约的成本投入到其他投资中。

3.7 人才引进

浙江保险业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和高学历人才服务好“一带一路”建设。 浙江保险公司要加大对内部员工的培训力度, 定期选派优秀的员工到国外大保险公司进行进修, 学习先进的经验, 不断提升公司员工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 浙江保险公司要引进名牌大学保险以及相关专业的硕士、 博士研究生等高学历人才。 浙江保险公司也需要建立专业人才队伍, 既包括掌握小语种、 懂相关国家法律的保险专业人才, 也包括懂投融资、 熟悉风险管理和跨境业务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广会.促进新疆保险企业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对策建议[J].石家庄:经济论坛.2016(3).

[2]葛翎.发挥保险功能作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J].福州:发展研究.2016(02).

[3]周延礼.保险行业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J].北京:中国保险.2019(05).

中图分类号: F1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25-0217-002

DOI: 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25.105

作者简介: 韩雪(1979—),女,辽宁沈阳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商业保险理论与实务。

标签:;  ;  ;  ;  

促进浙江保险企业助力“一带一路”战略的对策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